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命质量及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2021-09-08周晓丽
周晓丽
(西安医学院护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心理因素对个体健康行为形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自我感受负担是患者的一个重要心理体验,常源于依赖他人的照护、给照护者带来负面影响而产生的挫折和内疚感。高血压病在我国60 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约56%[1],需长期治疗,其靶器官损害和急性并发症引起的后遗症常影响自理能力,易使患者产生自我感受负担。本研究主要探讨我国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下生活在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管理能力、生命质量的关系,寻求更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进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控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19 年1 月—10 月西安市5 个社区255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纳入标准:年龄≥60 岁;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的诊断标准,患有高血压病;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存在认知和沟通障碍,独居及患有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采用问询式调查法。调查前对所有调查员就问卷内容、填写规范和沟通技巧等内容统一培训。
1.2.2 测量工具 (1)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包括经济负担、身体负担、情感负担3 个维度,10 个条目[2]。量表的Cronbach’α 系数为0.91,采用Likert5 级评分法,各条目得分相加为自我感受负担总分,SPBS <20 分为无明显负担,20 ≤SPBS <30 为轻度负担,30 ≤SPBS<40 为中度负担,SPBS ≥40 分为重度负担。
(2)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3]:包括6 个维度(用药管理、病情监测、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工作与休息管理和情绪管理)33 个条目,量表的Cronbach’α 系数为0.914。采用Likert5 级评分,分数越高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越高。
(3)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4]:包括躯体、心理、社会及高血压特异模块4 个领域,该领域分数越高,表明该领域功能状态越好。量表Cronbach’α 系数为0.77。共46 个条目,采用5 级评分法,得到量表的总积分,分数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简单线性相关分析法。检验标准为α=0.05,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状况
255 例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为(31.75±3.96)分,处于中度自我感受负担水平。轻度、中度、重度自我感受负担患者依次为75 例(29.4%)、173 例(67.8%)、7 例(2.7%)。不同月收入水平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无吸烟习惯患者的身体负担,不同照顾者患者的情感负担,不同年龄、血压分级、病程、不同活动频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总分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自我管理行为与生命质量得分情况及相关性分析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总分为(154.89±23.91)分,自我管理行为测评总分为(101.48±17.99)分,处于中等水平。生命质量总分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呈正相关(r=0.340,P=0.000)。
2.3 自我感受负担与生命质量及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与生命质量及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均呈负相关,见表2。
表2 自我感受负担与生命质量、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分析(r 值)
3.讨论
3.1 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
本研究显示255 例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为(31.75±3.96)分,处于中度自我感受负担水平,与唐源[5]等研究结果相似,提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中度水平的自我感受负担。
年龄大、血压分级高、病程长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总分较高,年龄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大,血管硬化越加严重,血压控制难度加大,持续的血压增高造成靶器官损害,心脑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率增高,严重并发症常可造成自我照顾能力丧失和活动范围受限。
收入水平低的患者更容易感受到经济负担,本调查的老人中63.9%月收入在3 000 元以下,长期服药带来的经济负担,使收入水平低的老人对家庭及社会的依赖性增强,心理因素对由于衰老和疾病造成心理状态改变的老年人起着很强的负效应,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不利于血压和疾病控制,应通过进一步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来减轻老年患者的经济负担。
患者情感负担主要来源于对家人的内疚感和自责感,接受子女照顾的老人情感负担水平较高,接受子女的照顾更容易使老人产生“成为他人负担”的感受。
3.2 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
本研究发现自我管理能力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李亚轩等[6]研究指出老年患者出院回归家庭后因缺乏院内持续护理,使得自我管理能力低,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应针对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认知特点研究如何提升其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和生理性老化现象的出现,在记忆和学习等方面常出现困难,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老年人的健康行为形成、疾病康复的信心、治疗的依从性。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增龄可引起身体功能出现不可逆转的衰退,但老年人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这种衰退[7-8],关键在于能否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提示医护人员应思考健康教育活动的新形式,提高教育的效果。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可将自我管理与家庭管理、同伴教育、群组管理等模式相结合、灵活运用,使他们感受到经济和情感支持,激发起老年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管理,改变其行为方式,有效应对和适应疾病带来的生活状态[9]。
3.3 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命质量、自我管理行为均呈负相关
研究中发现患者生命质量越差自我感受负担越重。患者因病情延续及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会引起认知功能减退、肢体运动障碍、日常生活和自我照料能力缺陷,严重降低生活质量,需要长期支持与照顾而产生的内疚、焦虑等负性情绪,会引起植物神经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功能紊乱、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失常,使血压控制困难,病情加重,呈现恶性循环,需要更多他人照护,使患者产生拖累家庭、成为家人负担的心理感受[10],加重自我感受负担。社区医护人员应重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心理社会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对老年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发挥社区和家庭等支持系统的作用鼓励老年患者积极应对,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给予的经济支持,以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全丽丽等[11]研究显示,自我管理能力越低的患者其自我感受负担则越重,与本结果一致。本研究还发现自我管理行为中,饮食管理(r=0.-0.543,P=0.000)、用药管理(r=0.139,P=0.026)与自我感受负担有一定相关性,饮食控制越好的老人,其自我感受负担越轻,药物管理越好的老人其自我感受负担越重。因此,重视非药物治疗,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药物的种类和数量,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及住院事件的发生,有助于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保持及减少抑郁、自责等负性情感反应,促进积极应对方式的形成,躯体和精神状况得到改善,减少对照顾者的依赖,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
3.4 充分利用电子化信息系统,提升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控效果
2017 年起陕西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推行居民健康卡项目,社区卫生服务站或中心,统一更新了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将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实施联网管理。应大力宣传65 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度免费健康体检惠民政策,鼓动老年人积极参与健康体检,对危险和患病人群做到早发现、早干预;落实免费或低价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电子化的数据信息有利于老年人健康的动态管理,对于筛查出的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系统直接归入慢性病管理中,利用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制定治疗干预方案,干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讲座、微信群,向老年人普及高血压疾病知识及危害性,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将照顾者也纳入到健康教育的行列中,杨文娟等[12]研究表明,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能够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帮助老人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及晚年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