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电图检查在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治疗策略选择中的意义

2021-09-08谢艳平

医药前沿 2021年20期
关键词:回顾性脑电图蛛网膜

谢艳平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外科 广东 广州 510000)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1%,儿童略多于成人[1]。蛛网膜囊肿大多数是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少数继发与外伤及出血后[2]。绝大多数蛛网膜囊肿为偶然发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目前关于蛛网膜囊肿的治疗仍有很大争议,尤其对于无症状的患者[3]。脑电图检查常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评估,如癫痫、脑炎、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但目前仍无关于其用于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治疗策略选择评估的报道。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年在我科诊断的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临床资料及脑电图特征,以探讨脑电图在其治疗策略选择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 年5 月—2019 年5 月我科门诊及住院诊断的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66 例临床资料,其中男51 例,女15 例,男:女3.4:1,3 岁以下28 例,3 岁以上38 例;有症状者55 例,其中抽搐37 例、精神运动发育落后7例、头痛头晕7例、抽动障碍4例。无症状者11例。抽搐起病的37 例中诊断癫痫30 例,与蛛网膜囊肿有关系的只有4 例,诊断发热性惊厥7 例。按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分为手术组30 例和观察组3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确诊,其中CT 检查3 例,表现为低密度囊性病变,周围无水肿。MR 检查63 例,均表现为T1 低信号,T2 高信号囊性病变,增强扫描无强化。蛛网膜囊肿位于幕上42 例,幕下20 例,幕上幕下均有3 例。位于左侧18 例,右侧15 例,累及双侧2 例,中线部位27 例。囊肿直径≥5 cm 18 例,直径<5 cm 48 例。手术方法根据囊肿的部位、大小、年龄、是否继发癫痫、脑积水等采用不同的方式。其中囊肿腹腔分流术13 例,开颅囊肿显微切除术11 例,神经内镜囊肿开窗术6 例。观察组36 例选择保守治疗,定期门诊进行影像学检查以了解囊肿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进行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检查设备为日本光电视频脑电图,电极采用标准的国际系统10-20 放置法,放置16 个电极,单,双极导联分别记录,记录时长3 ~24 h 不等,分别记录睡眠,清醒期放电情况,癫痫患者记录至少3 次惯常发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后囊肿变化情况

所有病例都得到随访,随访方式为门诊或电话,随访时间为6 ~24 个月,平均14 个月。手术组30 例中术后囊肿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囊肿缩小率为100%。观察组36 例中囊肿大小基本不变30 例(83.33%),6 例出现不同程度增大(16.67%),囊肿缩小0 例,缩小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的处理方式囊肿变化情况[n(%)]

2.2 脑电图检查情况

所有患者均进行脑电图检查,手术组30 例,脑电图异常24 例(80.00%),正常6 例(20.00%)。观察组36 例,脑电图异常14 例(38.89%),正常22 例(61.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电图检查异常情况对比[n(%)]

2.3 按有无症状分组,其中有症状组55 例,脑电图异常34 例(61.82%),正常21 例(38.18%)。无症状组11 例,脑电图异常4 例(36.36%),正常7 例(6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脑电图检查异常情况对比[n(%)]

3.讨论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由蛛网膜包裹脑脊液样液体形成的良性病变,最早报道于1839 年,儿童多于成人[1]。绝大多数的蛛网膜囊肿为发育异常所致,少数继发于外伤、出血、感染后。文献[2]报道,绝大多数蛛网膜囊肿无症状,少数会有不同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根据囊肿发病年龄,部位,大小等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颅骨局部隆起,抽搐,精神行为改变等。儿童的症状更具有主观性,缺乏特异性。常见的表现是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发育迟缓等,难以早期诊断,偶然头颅外伤后检查发现所占比例较高。关于蛛网膜囊肿的自然病史仍不明确,在1 篇关于111 例蛛网膜囊肿的连续随访报道中称,体积增大的11 例(9.9%),体积缩小的13 例(11.7%),无变化的87 例(78.4%),同时认为,囊肿增大与低龄密切相关[3],与我们的临床诊疗体会一致。目前关于蛛网膜囊肿增大的机制仍有很大争议,目前关于其增大的机制有三大学说,分别是脑脊液流动的单向活瓣学说,渗透压学说及囊壁分泌学说[4]。近年来随着脑积液电影技术的开展,脑积液流动的单向活瓣学说基本被否定,我们认为,囊壁分泌可能是主要原因。

对于症状性蛛网膜囊肿公认需要手术处理,但对于无症状患者是否需要手术干预仍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认为,对于无症状的蛛网膜囊肿,尤其直径≥5 cm,容易外伤破裂出血,应该积极预防性手术治疗;持反对意见的作者认为,巨大蛛网膜囊肿破裂风险仅为6%,即便破裂再手术也不影响患者预后[5]。国内学者建议,4 岁及以下囊肿增大应该积极手术,4 岁以上由于囊肿增大的可能性明显降低,同时手术有不同程度并发症,手术治疗需要谨慎考虑[7]。我们认为,症状性囊肿、影像学有明显占位效应的、低龄儿童均应该积极手术,手术越早,脑复张的机会越大。

脑电图是临床诊疗常用的辅助检查,它主要是通过头皮电极了解颅内脑皮层神经元放电情况,广泛用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重症患者脑功能评估及脑血管等[8],但目前仍无关于脑电图用于蛛网膜囊肿术前评估的应用报道。本次的回顾性结果表明,手术组30 例中,脑电图异常24 例(80.00%),观察组36 例中,脑电图异常14 例(38.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大多数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表现为脑电图异常,表明已出现临床症状,需要手术治疗。而且手术治疗的效果要优于保守治疗。脑电图作为简单易行的无创检查,能指导蛛网膜囊肿治疗策略的选择,尤其适合无症状蛛网膜囊肿患者。但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入组患者数量仍较小,需要增加病例数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颅内蛛网膜囊肿是儿童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仍具有很大争议。脑电图检查无创,简单易行,能有效指导蛛网膜囊肿治疗策略的选择,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回顾性脑电图蛛网膜
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回顾性分析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后牙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回顾性临床研究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