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地区24 h 动态血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09-08卢景华马淑媗

医药前沿 2021年20期
关键词:监测技术收缩压动态

卢景华,马淑媗,蒲 英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 青海 西宁 810012)

高血压受到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种族、民族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我国是发病率极高的一类慢性疾病[1]。由于在当前的临床医学中,高血压尚无根治疗法,因此此病症主要以控制性的终身治疗为主,需定期检测患者的血压值,以便于医师及时调整患者各诊疗阶段的治疗方案[2]。同时需注意的是,高血压在生活于不同海拔高度的人群中存在不同的流行特点,因此24 h 动态血压监测技术是否同样适用于高原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目前尚不能肯定[3]。为此,本研究以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及同期体检健康的正常老年人为例展开对比研究,现报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我院住院治疗的52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男168 例,女92 例,年龄61 ~83 岁,平均年龄(73.59±4.98)岁。观察组男163 例,女97 例;年龄60 ~87 岁,平均年龄(74.16±5.6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纳入标准:①观察组患者诊断结果符合《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7]中高血压诊断标准;②本组人群入组前均未于2 周内服用各类降血压药物;③本组人群均对研究知情。(2)排除标准:①合并高血压急症者;②合并严重心脏病、严重皮肤病者;③合并精神障碍无法正常沟通者;④无法完成实验或中途脱落者。

1.2 方法

选择日本AND-TM-2411 型无创便携式24 h 动态血压监测记录仪,白天测定时间设置为07:00 ~22:00,每30 min 自动检测1 次;夜间测定时间设置为22:00—次日07:00,每20 min 自动监测1 次。监测数据录入计算机处理,按照《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4]中动态血压标准值进行解读,其中白天动态血压平均值小于135/85 mmHg,夜间动态血压平均值小于125/75 mmHg,24 h 动态血压平均值小于130/80 mmHg。

给予观察组高血压患者控制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β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或上述药物组合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压测量并按经验性方案进行常规治疗,治疗2 周后再次对两组人群24 h动态血压监测。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人群白天舒张压、白天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24 h 舒张压、24 h 收缩压,高血压患者临床用药情况以及24 h 内平均血压负荷值,血压负荷值为收缩压超过140 mmHg 或舒张压超过90 mmHg 的次数的百分比,同时记录血压增高峰值时间段,判定高血压患者病情分型,其中杓型血压为(白天平均动脉压-夜间平均动脉压)/白天平均动脉压≥10%,反之<10%为非杓型血压。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高血压患者治疗前24 h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

测 量 观 察 组260 例 患 者 血 压, 其 中27 例(10.38%)单纯舒张压增高,21 例(8.08%)单纯收缩压增高,212 例(81.54%)舒张压、收缩压同时增高;测量观察组患者血压负荷值,30 例(11.54%)负荷<10%,117 例(45.00%) 负 荷 介 于10% ~40%,113 例(43.46%)负荷>40%;测量观察组患者高血压分型,179 例(68.85%)非杓型血压,81 例(31.15%)杓型血压。

2.3 两组治疗前后24 h 动态血压监测分析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白天舒张压、白天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24 h 舒张压、24 h 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天舒张压、白天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24 h 舒张压、24 h 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人群治疗前后24 h 动态血压监测对比(x- ± s, mmHg)

3.讨论

高血压作为典型的“生活方式疾病”,诸多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旦患上高血压,患者终身都需对血压加以监测与控制[5]。得益于医学技术的发展,24 h 动态血压监测技术面世,而随着近年的不断摸索,临床研究者证实该技术一方面可以监测血压昼夜规律与病情分型,另一方面可以监测血压负荷、动态血压时间变化速率等,对心脑血管疾病加以预测,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效率[6]。

崔锦娜[7]在其研究中将24 h 动态血压监测技术运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群体,其结果显示高龄组(≥80 岁)患者及低龄组(60 ~79 岁)患者的血压24 h 均值、日间均值、夜间均值均较健康对照组高,证明24 h 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可以有效显示老年患者血压波动,其结果提示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会逐渐增大。这一趋势临床提供了思路,使其可以针对性地给予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此提高治疗效率。但应当注意的是,不同海拔地区的老年人体质、高血压流行特点、危险因素均不尽相同,24 h 动态血压监测技术是否同样可以运用于此类患者治疗过程中还需验证[8]。

为此,本研究以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及同期体检健康的正常老年人为例展开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白天舒张压、白天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24 h 舒张压、24 h 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上文研究结论相符,提示研究证明的趋势同样可适用于高原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观察本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负荷值与病情类型,结果显示,43.46%的患者血压负荷值>40%,这远远高过魏润生[6]报道的36.0%,且其研究中显示非杓型血压患者占比达58.9%,而本研究中,非杓型血压占比可达68.85%,说明高原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更重,更容易加重靶器官的损害。根据24 h 动态血压监测的反馈结果,本研究给予患者相应药物治疗,其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水平,给予24 h 动态血压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降压药物及给药时间的观察组24 h内各项血压水平均高于正常组,但其均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压控制效果良好,24 h 动态血压监测具备良好的指示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24 h 动态血压监测可以为高原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全面的血压数据,有效帮助临床制定诊疗策略,提示临床可利用其观察患者实际病情并予以针对性用药治疗。

猜你喜欢

监测技术收缩压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磨削加工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