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外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2021-09-08傅建学蔡金玲保成英程芬兰

医药前沿 2021年20期
关键词:心外科胸骨预防性

傅建学,蔡金玲,保成英,程芬兰

(1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手术麻醉科 青海 西宁 810012)

(2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 青海 西宁 810012)

(3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护理部 青海 西宁 810012)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外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不但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心外科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大,其中SSI 发病率高达15%~30%不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术后恢复,并易诱发其他相关并发症,严重者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及死亡[1]。造成心外科术后SSI 的因素较为复杂,为进一步明确高危因素,本文对我院心脏直视术后SSI 发生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医护人员预防心脏直视术后SSI 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2021 年2 月收治的195 例心外科手术患者,依据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分为两组:SSI 组65 例,非SSI 组130 例。SSI 组男36 例,女29 例;平均年龄(44.60±17.89)岁。非SSI 组男69 例,女61 例;平均年龄(43.70±19.83)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纳入标准:均行择期手术,手术前4周未有感染史者;在千级净化手术室内全麻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经胸骨正中切口患者;患者及其家属知情本次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调查,且严格遵循医嘱要求。排除标准:急诊手术患者;存在其他疾病影响结果判断患者;未获得知情同意,未签署同意书,不严格执行医嘱要求者,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术后7 d 内死亡患者。

1.2 方法

诊断标准: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参照2001 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和2010 年《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3]。经术后切口引流、分泌物等检查明确存在病原菌,且医院感染为术后1年内发生的感染。

资料统计:制订心外科术后SSI 患者调查表,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病例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二次开胸发生例数、有无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基础疾病、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否规范、是否接台手术、引流管留置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血液制品用量、平均医疗费用及转归情况,将其归类填写调查表并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转归比较

SSI 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医疗费用均高于非SSI 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转归比较

2.2 两组患者感染危险因素比较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二次开胸发生率、有无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否规范、是否接台手术、术中失血量和血液制品用量、引流管留置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SSI 是心外科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和延长住院时间,严重患者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4]。研究发现[5],手术后发生SSI 源于患者内源性感染和医源性感染。而医务人员首先应明确SSI 相关危险因素,从而进一步掌握SSI 的发病特点、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及时发现、提前干预、积极治疗可有效降低手术患者SSI 的发生率和病死率[6]。本文结果显示,手术时间、二次开胸发生率、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基础疾病、抗生素预防治疗不规范、接台手术、术中失血量和输入血液制品用量等是造成SSI 的相关危险因素。有研究报道[7-8],手术过程中胸骨未直线锯开;过多使用电刀止血可加重局部组织损伤坏死,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条件;术中胸骨钢丝固定不牢固和术后患者活动量过大均可增加SSI 发生率。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间,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胰岛素拮抗激素水平会大幅增高,继而易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手术部位感染风险;而住院时间越长,手术部位感染风险越高,分析是由于医院病种繁杂,细菌种类较多,致使交叉感染的风险也会增高,致使手术部位易发生感染[9];因此,术前合理规划手术流程,以缩短手术时间。待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及早开展康复训练,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连台手术应严格控制手术间工作人员人数,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并严格完成手术间的自净时间和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尤其应加强医护人员无菌观念,防止交叉感染,确保手术安全。王飞燕等[10]术前2 h 应用抗生素是为了让机体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因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引起机体正常菌群失调,加之术后免疫功能低下,因而易引起手术切口感染;因此,应严格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1]要求,根据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药品目录,选择抗菌药物在手术前0.5 ~2 h 内给予预防性用药,并根据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再次追加抗菌药物,特殊情况可延长至48 h,可进一步降低心脏外科SSI 发病率。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SSI 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在加强严格无菌操作和提高无菌观念的同时,还需根据上述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干预对策,术前严格控制血糖、改善心肺功能,规范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和手术医生应密切配合,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对手术医生加强训练,熟练掌握手术方法和技巧,术中准确进行正中胸骨切开并严格止血,加强胸骨钢丝固定,术后患者应佩戴胸部固定装置至少1 年并避免剧烈活动和咳嗽等都是降低心外科SSI 发病率有效防控措施。

猜你喜欢

心外科胸骨预防性
双侧双头胸骨肌变异1例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心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混合模拟工作坊在低年资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双侧胸骨肌与胸锁乳突肌相连变异一例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
胸锁乳突肌与胸骨肌变异1例
亚洲胸心外科医师协会第20届年会(ATCSA)暨中华医学会第10次全国胸心外科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