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效果观察
2021-09-08徐鸿尧通讯作者
刘 佳,张 洁,明 霞,徐鸿尧,夏 冰(通讯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运动关节科 江苏 南京 210036)
前交叉韧带属于十字交叉韧带,同时也是膝关节重要的稳定结构,前交叉韧带损伤会减退患者膝关节功能并加速周围肌肉萎缩,进而大幅增加患者骨关节炎发生风险[1]。前交叉韧带损伤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且高发的运动性损伤类型,若处理不当极易导致膝关节出现功能性的活动障碍从而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传统的开放性重建术创伤较大且术中操作会破坏膝关节的伸膝装置,所以不建议应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有效技术,具备“创伤小、康复快”等优势,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实施,是手术成功、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2-3]。为探讨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特纳我院2019 年10 月—2021 年2 月200 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019 年10 月—2021 年2 月 我 院200 例 行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遵从“平衡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 例。对照组男58 例,女42 例,年龄25 ~54 岁,平均年龄(37.11±8.75)岁;观察组男60 例,女40 例,年龄25 ~55 岁,平均年龄(37.56±8.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治疗期间密切测量患者基础生命体征,遵医嘱按时换药,做好生活指导。
观察组行围手术期护理:(1)术前护理:①心理疏导:强化与患者沟通和交流,获得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构建和谐且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等娱乐方式消除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树立其治疗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②疾病防治宣教:主动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表扬和鼓励患者从而提高其对后续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度。治疗期间通过播放宣传片等途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同时还借助发放健康手册、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对家属展开健康教育,确保其明白护理措施开展的重要性。③术前准备:对术前各项常规准备积极完善,指导患者提前进行床上大小便的练习,将术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前向患者说明,根据患者恢复阶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锻炼计划,确保患者可以正确地掌握康复锻炼方法。(2)术后护理:术后对患者各项体征进行密切监察,待其意识恢复后将其送至病房,和家属、患者做好沟通工作,将注意事项详细告知。①体位干预:术后借助可调式支具固定患膝,确保患膝屈曲15°,松弛前交叉韧带并促进其愈合。同时抬高患肢30°保持外展,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从而减轻疼痛和肿胀。②预防并发症:术后密切患肢血运、温度等情况,术后6 h 若发现患膝明显肿胀,需立即汇报医生并进行处理。③康复训练:尊重患者个体化给予针对性的锻炼,麻醉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下,以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运动为主,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并固定患膝,足跟力下蹬,足背屈,股四头肌行收缩锻炼,每2 ~3 h 进行1 次,每次持续20 ~30 min。术后第1 d 进行直腿抬高锻炼,指导其取平卧位后足尖向上,患膝伸直抬高患肢,10 s 后放松肌肉,以此重复。(3)出院指导:严格以患者病情为基准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指导其在日常饮食中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严格限制摄入高糖分食物的摄入,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叮嘱其注意好个人卫生,避免引起多种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1)并发症发生率:主要从切口感染、膝关节积血两方面进行对比。(2)不同时段疼痛情况[4]:借助疼痛评分标准(VisualAnalogueScale/Score, VAS)评价疼痛情况,分值0 ~10 分,其中0 分记录无痛,疼痛轻度记录1 ~3 分,疼痛中度记录4 ~6 分,疼痛重度记录7 ~9 分,疼痛剧烈则为10 分。(3)护理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5]:借助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 Hip score,Harris)评分进行,满分100 分(分值高,髋关节功能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展开统计,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2 不同时段疼痛情况
经围术期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不同时段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段疼痛情况比较(x- ± s,分)
2.3 护理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数据显示,经围术期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分值低于对照组,其余各指标分值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比较(x- ± s,分)
3.讨论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骨科常见病,患者关节疼痛剧烈且关节的稳定性较差,若干预措施实施不及时,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继发性损伤,进而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6]。医疗技术的发展,致使外科手术成为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但为了确保手术顺利开展并保证治疗效果,需在围术期开展护理干预。
此研究中对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患者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和围术期护理。研究发现,常规护理措施属于传统模式,措施并不全面,且在护理过程中并未充分意识到心理疏导对患者病情恢复的意义,因此远期效果欠佳,而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实施,除对患者开展基础性的干预措施之外,还对其实施心理疏导以及并发症预防等护理措施,可确保患者充分意识到不良心理对疾病康复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促使其调整心态并接受后续治疗和护理[7]。与常规护理模式相较,围术期护理可明显提升服务质量,进而促使患者病情恢复并改善预后。此研究结果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00%,对照组高达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围术期护理后观察组不同时段疼痛评分较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提示:围术期护理效果较明显,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同时缓解其疼痛,进而促使髋关节功能更好、更快恢复的同时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对接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患者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实践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