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探讨

2021-09-07张延荣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初中

张延荣

摘要: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还处在发展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而在教学的同时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有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也是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补充与丰富。为了能够有效做好这一项工作,本文也就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以及具体措施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4-0049

引言:道德与法治课程本就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在教学活动开展的同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与价值观得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含义,将其渗透于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也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在教学期间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做好教学创新与优化,结合教材内容来寻找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点,引导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含义,从而为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打好基础。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观形成与其所处时代社会水平、文化、社会成员信仰等多方面都有着一定的联系。现如今社会呈现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发的激烈,面对西方物质文化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各种文化的影响,我党也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且从三个层面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了探讨,这不仅是我党对重大理论的创新,同时对学生价值观培养也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1]。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思想品德改称,开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责任感以及法律意识,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这一门课程是知识性与思想性有效统一的课程,课程名称的改变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教育本就需要载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规范自身行为与意识,有助于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也能有效丰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更为全面且充实的教育,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1.借助微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

对于初中生而言,道德与法治教材上的内容是枯燥且无趣的,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若直接照本宣科讲解,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为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一定要及时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借助于微课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微课视频优势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之中,这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也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以“捍卫宪法尊严”为例,教师在教学期间即可将这一部分知识制作成为微课视频,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为学生讲解宪法的重要性,然后再将宪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结合在一起来对学生展开教育,这样就能有效促进渗透目标得以实现,最大程度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2]。

2.在情境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来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有效提高渗透效果。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效结合,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例如,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生活来组织社区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轰动中自行设计整个活动,这样学生自然会自主搜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知识,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优化与拓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深意。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探究式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讲解的时候,即可为学生呈现出一幅漫画,让学生就漫画所体现出来的现象进行评析,借此来强化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真正有效促进学生外化为行动[3]。

3.故事教学法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初中生年龄尚小,对于故事具有较高兴趣,还是喜欢听故事的年龄段,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采用故事教学法来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引发学生的反思与探讨,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優化教学效果,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与落实。还是以“捍卫宪法尊严”为例,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即可为学生讲述与这一部分知识相关的法治故事:“某日王小姐在上班路上遇到了邻居李大爷骑自行车压了别人家的狗,小狗的主人正在索要赔偿,王小姐在问清楚缘由之后说道‘养狗需要有合法的养犬证,而且上班高峰期遛狗也是不应该的,你应该庆幸李大爷没有被撞倒,不然后果会更加严重,养狗的主人听完自觉理亏于是离去……”通过这一故事来为学生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友善、和谐等内容,这样学生就能在听故事的同时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从而学会使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组织社会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教学活动实施不能只是局限于课堂之上,也可以适当拓展延伸,在课堂之外组织一些社会实践,借此来有效帮助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能进一步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同时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例如,在“让友谊之树长青”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即可为学生组织诗歌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挖掘与“友谊”相关的诗歌,借此来开展传统文化熏陶和教育,同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善”的熏陶,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4]。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本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这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较为良好的条件,身为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一定要准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的价值,借此来丰富教学内容、深化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认知,有效发挥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侯淑娥.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探讨[J].读书文摘,2016,000(014):279-279.

[2]裴宝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研究[J].新一代:理论版,2019,000(013):P. 60-60.

[3]卫凌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19,000(017):P. 96-97.

[4]王金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J].科普童话,2019,000(025):P. 34-34.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 256300)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