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及实践路径

2021-09-07张雪班晓娜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张雪 班晓娜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文化多元化不断发展,高校相对包容与开放,各种思想冲击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正值思想发展的“拔节孕穗”的时期,为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高校要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红色文化作为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积累下来的厚重的文化底蕴凸显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通过大学生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把红色文化融入其中,能够帮助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当代价值;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3-0087-04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资源和红色基因都蕴含在红色文化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和传承红色文化,一方面有利于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一定社会群体运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一定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使其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规范[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其教育对象是大学生,教育目的是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符合当代我国社会所需要的思想道德规范。大学生正值“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把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让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能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三观”。红色文化可以概括为革命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人”、“事”、“物”、“魂”,通过大学生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实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红色文化感染力,发挥红色文化对于大学生的育人价值,增強大学生思想免疫力,培养大学生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人。

一、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价值在哲学意义上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主体大学生是青年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民族更快更好发展的动力,承担着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使命;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挖掘教育资源和扩展教学形式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大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在教育中获得成长。其对主体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思想影响,使大学生把理想信念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当中,承担时代使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红色文化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实现红色文化融入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能够扩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丰富其教学资源和净化教育环境氛围,从而达到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激励大学生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

(一)扩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2]。但是,现在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教学过多、实践教学缺失。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拘泥于传统理论教学,就会使大学生对于过多的理论内容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导致认同感和接受度降低。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的认同感和接受度,需要高校加强和创新实践教学。只有不断创新教学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学情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理论教学基础上应融入红色文化资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学情需要,扩展和创新教学形式,加强实践教学。在红色文化形成中,为了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辗转各地,从农村到城市一路走来,涌现许多英雄模范人物,留下许多红色文化旧址和现代为纪念其所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纪念馆等。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典型人物,如“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两弹元勋”邓稼先,他们的吃苦耐劳、爱国奉献的精神是红色文化在和平年代新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些蕴涵宝贵精神和文化底蕴的旧址、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事迹等,能够丰富实践课程教学资源,扩展教学形式。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红色文化中的人、事、物都展现出保家卫国和建设国家的爱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3]。然而,一方面,虽然大部分当代大学生都有爱国情怀,但是伴随各种思想文化冲击,大学生这种爱国情怀显得模糊、不够明确;另一方面,身在和平年代,上阵冲锋、牺牲生命的爱国行为不再是常态,部分大学生心怀爱国之情却不知如何表达。因此,大学生在实践课程中,聆听英雄人物事迹,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爱国情怀,为建设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大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中,能够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铭记和感恩先辈们的付出,增强爱国力量,自觉将爱国情怀融入实现国家“强起来”的伟业中,拼搏奋斗,为实现中国梦发一份光和热,努力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接力者和奋斗者。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

红色文化精神集中反映了“革命理想大于天”的坚定信念,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即使面对严刑拷打、恶劣环境也敢于同敌对势力作斗争,不怕牺牲、不怕吃苦。这种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卓越精神和坚定信念是值得大学生进行深刻学习的[4]。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并且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课堂和主渠道[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6]”。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已经覆盖大中小学,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所用教材部分内容有重复性,导致大学生对熟悉的教材内容兴趣降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减弱。红色文化蕴涵的理想信念内容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抗联精神等,每一个精神背后都有着英勇事迹和人物支撑,是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要对红色文化进行系统分析与掌握,把红色文化蕴涵的坚定理想信念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体现的精神品质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在教材内容基础上,探索红色文化背后优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在和平年代,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青年大学生生活在比较安宁优渥的环境中,缺少艰难生活中的磨炼,在面对艰难困苦时容易理想信念不坚定,阻碍其人生发展。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建党之初在危机重重的环境下孜孜以求“站起来”,还是在建国之时不畏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为实现“富起来”奋斗,或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披荆斩棘为实现“强起来”拼搏,都源于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正是中国共产党对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裕、人民幸福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才有今天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大学生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能增强对党的认识、提高认同感,在关系到国家主权和意识形态问题时坚定政治立场,无论在优渥还是艰苦的环境中都能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三观”,帮助大学生追梦、圆梦。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