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运动参与成本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影响

2021-09-07韩振勇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体育运动

韩振勇

摘   要: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身体健康是健康中国推进的重要方面。为了使《纲要》能更好落地,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运用市场观点对影响体育运动参与成本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闲暇时间不足、锻炼场地数量有限及国内运动成本较高等几方面的因素加大了体育运动参与成本。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体育运动;参与成本;健康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F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3-0020-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群众健身意识的逐步增强,我国公民参与体育运动人口有大幅提高。但和西方发达国家人们把体育当做日常生活方式相比,我国体育运动参与人口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原因在于,相对于参与体育运动时的直接经济投入,如体育装备(服装、运动鞋、运动器械等)、租用运动场地、健身教练费用是笔不小的财务开支而言,运动所需的闲暇时间也是一种无形的经济投入。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城市居民尤其是中青年人参与体育运动是一件奢侈的事。不是他们不知道体育运动的好处,也不是他们不愿意参与体育运动,经济也不是主要因素,而没有时间和缺乏运动场地则是制约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所以,不考虑参与体育运动的这些成本因素就不能真正地把“健康中国”战略落到实处。

一、我国大众体育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个人健身意识的提升,为大众体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瑞士、日本等国家的国民运动参与意识非常好,普及率高。但在我国,人们体育参与度依然不高(见表1)。表1是2015年我国参加健身会员人数和英国、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四国的对比,从中不难看出,我国总人口/会员数的比值为207.08,也就是说平均207个人才有1人是健身会员,英国是7.86,澳大利亚是8.34,美国是5.8,日本是27.5。另据卫生部8月17日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可看出,全国83.8%成年人从不参加业余锻炼,仅有11.9%的居民经常锻炼[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调查显示,20—39岁年龄人群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为13.7%,30—39岁年龄组仅为12.4%,40—49岁是14.9%,50—59岁组是18.0%,60—69岁组是18.2%[2]

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全民健身规划了宏偉蓝图和行动纲领

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举措,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从全方位、多角度对人民健康提出了目标、措施、保障。号召全社会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一)《纲要》目标一

用15年的时间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从2015年3.6亿人,到2020年增加到4.35亿人,到2030年则增加到5.3亿人(见图1)。

(二)《纲要》目标二

2015—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实现三级跳(见图2)。

三、参与体育运动成本分析

对照现实和目标,任重而道远。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只有明确了制约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才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能达成目标。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们有选择参与或不参与体育运动的决策权。决策是最优行为的需要,而成本支出或者费用则是决策的重要依据。

(一)参与体育运动直接经济成本

主要指人们直接参与体育活动的个人消费支出行为,如看体育比赛的门票支出、购置运动器材支出、运动服装和体育培训的学费支出等,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前提和保证。目前,我国国民对体育运动直接经济成本主要体现在运动服装、运动装备等体育有形产品的消费上,消费结构单一,且水平规模偏小,而对观赏体育比赛门票等观赏性体育活动参与的投入偏少。体育实物消费占整个家庭体育消费金额的81.2%,体育劳务消费仅占18.8%。在各种家庭体育消费中,消费均值最大的是购买运动装及鞋袜,家庭平均花费204.37,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的分别是购买体育器材和去场馆参加健身娱乐,而人们观看体育比赛门票的消费最少,花费仅17.85元[3]。我国居民体育实物消费比例偏高、体育服务消费比例偏低的结构现状主要是由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据报道,美国人平均每月花费在健身房、私人教练、膳食计划、营养品和健身器材上的费用为155美元。

近年来,随着物质文化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逐年上升。根据某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经常参加锻炼的人口数量逐年递增。从健身人群特征来看,女性参与占比达67.7%,远高于男性;年龄分布是30岁以下过半;经济实力上大部分健身人群众为中高收入及以上水平,说明经济实力决定着人们的健身与否的选择。某理财机构的大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上海市以年均支出3 493元高居榜首,排2—5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2 886元、杭州2 143元、深圳1 660元、广州1 655元。这些数据说明,当前我国的体育消费行为受制于经济水平和个人收入水平。

此外,国内运动成本相对比国外更高。根据IHRSA统计,2015年美国线下健身房市场规模258亿元,会员5 531万人,人均消费466元,占其人均收入水平不到1%。而与此相对应,我国目前商业健身房基本以年卡销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年卡价格基本在5 000元左右,占我国城镇人均年工资水平约9%左右。可见美国人均健身支出/人均收入更小,进行健身消费成本更低[4]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育运动中的物理知识探索
呆呆和朵朵(13)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卫计委再推“健康中国”战略型 健康产业或迎利好
体育运动中的抛体运动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