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复习有层次 学生应考需积累
2021-09-07张忠森
张忠森
古代诗歌鉴赏是文学阅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中明确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1]就古代诗歌学习来讲,课标明确了两点:一是学习途径,即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二是学习目的,即提高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在高考中,古代诗歌鉴赏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有8分之多。可是,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较薄弱。《浙江省普通高中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对古代诗文阅读的两个能力点描述是这样的:
①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要求D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要求D级)。
从能力要求上来看,D级算是很高的能力要求了。怎样才能在高三复习时,让学生在古诗鉴赏能力方面得到较大的提升?这就需要老师的教学有较好的层次性引导,从而让学生在应考中形成有效的备考积累。为了更好地阐述观点,笔者先从2020年浙江卷古代诗歌鉴赏题说起。
【2020年浙江卷·诗歌鉴赏题】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诗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9.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________;而《送柴侍御》突出________,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2分)
20.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6分)
【题目分析】
题中所选的两首唐诗均属送别诗,但所表达的送别时的情感不一样。王勃诗表达离别时的感伤之情,而王昌龄诗则表达送别时的豁达之情。从问题设置来看,有两道题,一道是2分的填空题,一道是6分的鉴赏写法题。第一道题相对简单,只需把握两首诗的大致情感即可。第二道题是将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但命题者已经确定了比较的点和比较的范围,比较的点是写法,比较的范围是后两句。即便这样,命题者还是作了进一步规定,即指定第二首诗比第一首诗好。那么,学生需要思考的就是王昌龄诗的后两句比王勃诗的后两句妙在哪,好在哪。
【参考答案】
19.感伤;达观。
20.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③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从命题者所给出的答案来看,分析诗歌更专业,不再是以前的套路式答题。其专业性表现在,试着从诗歌创作者的角度来思考,诗人如何运用意象,如何处理时空距离,如何处理情感等,这些都是诗人在创作诗歌时需要考虑的。这份答案给我们诗歌复习指导提示了一个重要方向。当然,诗歌复习要循序渐进,从最易处入手,稳步推进,正所谓“诗歌复习有层次,学生应考需积累”。大致来讲,笔者认为,可以做好三个层次。
一、梳理常规术语,积累所谓“套路”
中学诗歌复习,梳理常规术语,积累所谓套路,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些专家在评论现在高考试卷时总要强调,现在的高考命题在反答题套路。这当然是对的,因为在答题时,如果只知道按照套路答题,不依据具体问题作出不一样的回答,就像“傻女婿上门”一样,生搬硬套,结果啼笑皆非。
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学生不用积累所谓套路、术语呢?肯定不是。笔者认为,在复习之初,也就是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阶段,常规术语、套路一定要教给学生,这是鉴赏诗歌的基本工具。就好比学书法,最开始老师肯定要教你如何写好横竖撇捺等常规笔划,横平竖直,每一个笔画都必须到位。练习到一定程度时,书法就可随心所欲不逾矩。试想,没有常规术语的学习,学生拿到一首诗,又该如何去读呢?
在复习时,我们一定要将常规术语分门别类、讲解清楚,要让学生有一条非常清晰的线索去记忆。比如说到诗歌的修辞,我们就要知道常用的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比如说到诗歌抒情方式,我们要知道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和借事抒情等。我在詩歌复习时,会将这些常规术语及答题知识点全部进行归纳并讲授给学生听。比如下面的一张知识导图:
做这样的归纳,可以一目了然地给学生展现古诗词阅读的常规答题术语。包括我们的答题技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对学生答题语言的一种规范。在实际考试中,很多学生问答题的答案语言表达不规范,甚至连句子都不是,只是一些要点式的罗列,这种表达能力是令人堪忧的。我们让学生熟悉一些答题技巧,其实是让他们在回答问题时,表达上更加规范。而且,这些知识点与答题规范就是语文知识体系中一些科学的东西,是基础性的东西,也是学生最容易掌握的,只要老师教了,要求学生去记了,基本上就可以完成。
二、读懂诗歌秘钥,明白写诗思路
任何一首成功的诗歌,都是有秘钥的。要想读懂诗歌,就必须读出其中的秘钥之所在。那么,诗歌秘钥是什么?笔者认为,就是写诗的内在思路,诗人为什么这么写而不那样写,为什么会选取这些意象而不选取那些意象,这些就是我们读懂诗歌的一些秘钥。
首先是意象的选取。读任何一首诗,不可回避的就是诗中的意象。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秘钥,是古代诗歌的核心元素,它是外在客观物象与诗人内在主观情感相结合而产生的极具个人色彩的审美元素。也就是说,“象”本身的意义具有普遍性,但在特殊诗歌里又会有新的情感指向。就好比说起“柳”,代表送别;说起“明月”,代表思念;说起“菊”,代表隐逸,等等,但如果所有的诗都如此解读,那就会刻板。仍以这两首诗为例,王勃诗的后两句,所选取主意象就是“江水”,这是眼前的实景,又是两人分别的一道界线,因为江水的隔离,所以才让诗人有了“山川是两乡”的离愁之感。而王昌龄诗所选的意象则是“青山”“云雨”“明月”,从整体上来看,这三个意象应该是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想象出来的景,为什么会想到这三个意象呢?这当然与这三个意象本身的特点有关。比如说“青山”本身就是人赖以生存的故乡轮廓代表,如谢朓《游东田》中“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齐己《送休师归长沙宁觐》“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青山就有故乡的象征意义,羁旅他乡的人,常会在明月之夜想起。由思乡自然引出对友人的思念,而且,在汉语表示颜色的词汇中,“青”是最抒情、最富于诗意的,甚至在很多时候,它被用于暗示一种缠绵、哀伤的情感。如“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绵绵青草牵惹起离人绵长的思念,以至于梦魂萦绕。所以,当好友离别时,诗人自然就会想到“青山”这一意象。杜甫诗《奉济驿重送严公》中“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刘长卿诗《饯别王十一南游》中“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都有这一层情感抒发。
但诗人王昌龄并没有止步于“青山”的思念之情,他写了“同云雨”,言外之意,无论我们身在哪里,都是在共同的一片天空下生活,这是友情的最高表达,似乎把原本离别的愁绪一下融入到云雨青山里,不再那么悲愁,这既是对好友的劝慰,也是对自己的慰藉。“明月”这一意象,诗人又反传统而用之,不是看到明月起相思,而是看到明月,想到天下只有一轮明月,无论人在何处,看到的都是同样的一轮明月,虽身处天涯,但心在咫尺。
其次是语言的运用。诗的语言和散文语言不一样,诗是高度凝练的语言,有时还会有一些非常态语言,具有极强的跳跃性。而诗人选用哪种语言形式是与其情感的表达有关系的。比如说王昌龄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突显的是“青山”与“明月”两个意象的主体意义。如果这句诗按散文语言,可以是“一道青山同云雨,何曾明月是两乡”,这里强调的就是“一道”“何曾”,所表达的意思可能就与作者想表达的大相径庭。其实这样的句子在古诗中很常见,如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诗,突出明月静照、清泉静流的意境,但如果改成“松间明月照,石上清泉流”,似乎更合情理更合语言规范,但诗味全无了。也就是说,我们在引导学生读诗时,特别要关注诗人那些非常态的表达。
第三是诗歌的关系处理,如时空关系、主客关系、情景关系等。诗难懂就在于诗中包含的内在关系我们没有理清。我们看王昌龄这首诗为什么比王勃诗妙,不仅仅是情感上的豁达,还有就是关系处理上的创新。王昌龄的化远为近的手法,把离别的悲一下子就软化了,让人感觉离别是短距离短暂的,并没有那么伤感。时空关系处理上,有的是在同一时间里写不同的空间。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同一时间九月九日,但地点不同,自己身处异地,远离家乡,佳节思念亲人之情更浓更重。再如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同是在冬至之夜,自己在外,想起家中亲人也应在想自己,和王维之诗异曲同工。有的是同一地点写不同的时间,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虽是回到故乡,但因时间不同,回到家乡,见到的儿童早已不认识自己,这是一种酸楚。
在教学生进行诗歌复习时,我们要有意识引导学生从读懂诗歌的方向着力,不能仅停留在那些术语的记忆中,诗歌如果没有读懂,就会出现答非所问,答案全是术语,没有切中肯綮的情况。应该说,读懂诗歌秘钥,明白写诗思路,是诗歌复习第二层次,也是最最基础的一个层次,需要不断从这方面进行训练,教会学生如何读懂诗歌才是诗歌复习的根本。
三、理解命题意图,找准答题方向
高三复习的目的肯定是为了高考。只要是考试,我们就必须准确地理解命题者的意图,才能找准答题方向。以近十年浙江卷为例:
以下是浙江省近十年的诗歌鉴赏题,除了2016年和2011年是两道问答题外,其他年份都是一道2分的填空题和一道6分的问答题。2分的填空题相对简单,在此就不摘录。我们认真分析,会发现近十年的诗歌鉴赏题在稳中有变化,稳中有创新。2011年和2012年是大而化之的问表现手法、写作特点之类,没有具体到某一个点,这样的题,学生只要将自己所积累的术语结合具体的诗句作答,基本上是可以得分的。而到2014年之后,就变得越来越具体,思考的点越来越小,很难将套路用上。比如2014年,考这首诗的对比手法,考生就只能从对比的角度来思考回答,挖掘诗歌中的对比之处。而从2018年开始,就更具体,而且考的点对学生来讲也非常新。比如2018年考的是诗中“点染”的运用,“点染”是古诗词鉴赏非常专业的术语,一般来讲,学生不会涉及,老师也不会在课堂上讲解。但是不是这道题超纲了呢,没有,因为在必修四第三单元“文本研习”就有一道这样的题:
南宋文学批评家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评价李清照的《声声慢》说:“易安秋词《声声慢》,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结合这段评价,讨论《声声慢》中叠字所包孕的情感内涵及其递进层次,并联系你所学过的古代诗文,说说叠字的修辞作用。
既然是教材中都出现过的题,那就不算超纲,只是我们在教学时对之忽略了而已。其实这也提醒我们要认真用好教材,切不可舍近求远,教材没弄通,拼命到课外找题来做,这是不可取的。
再者,从整体来看,浙江省高考诗歌考查更注重的是诗歌的具体写法分析,就是诗人是如何来写这首诗或某几句诗的。而要答准这些题,读懂诗歌肯定是前提。再看2020年高考题,在命题上又迈进了一大步,有了很大的创新。其创新之一就是引入了前人评诗“翻新脱妙”,学生要答好这道题,必须先要对这四字有正确的理解,这告诉我们在引导学生复习诗歌时,要有意识了解一些古诗简单的“诗话”知识,介绍一些如袁枚《随园诗话》、王国维《人间词话》等普通读物给学生看。其创新点二在于命题者让考生对这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时,告诉考生,第二首诗优于第一首,学生就不用去想哪首诗更妙,只需要指出第二首诗和第一首相比,好在哪里。命题者这样出题,主要是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在辨别古诗的优劣上能力还很欠缺。
从命题者所提供的参考答案,我们应让学生明白,鉴赏诗歌要懂得就某一个具体的点来鉴赏,鉴赏出具体而有深度的内容,从不同角度着手,就如同2020年高考答案那般,从“意象运用”“空间处理”“抒情方式”等不同角度来鉴赏第二首诗的优点。
总之,古诗复习是一项非常难的学习任务。但如果我们按照复习的规律,循序渐进,从基础开始,从积累常规术语(包括教材中出现的术语)开始,稳打稳扎,再通过一些高考题的训练,摸索命题规律,总结答题思路与方向,做到有的放矢,诗歌复习就能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效果。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7页。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江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