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市级党校青年教师队伍发展机制研究

2021-09-07刘静姿王旭

领导科学论坛 2021年7期
关键词:市委党校党校教师队伍

刘静姿 王旭

摘要:《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指出,人才队伍建设是党校(行政学院)事业发展的关键,党校(行政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教师作为党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的建设者和贡献者。本文以中共L市委党校为例,结合新形势下党校青年教师的成长特点,探索党校青年教师的发展规律和地市级党校青年教师培养发展机制。

关键词:地级市党校;青年教师;发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07-0081-05

基金项目:2020年度柳州党校系统研究课题“地市级党校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一、打造党校青年教师队伍发展机制的重要意义

党校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1]。坚持党校姓党是党校(行政学院)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其落脚点在党校教学,其核心是抓党校教师队伍建设。2019年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指出,人才队伍建设是党校(行政学院)事业发展的关键。要根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工作的需要,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应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要求的党校工作人员队伍。青年教师作为党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是推动党校发展的核心力量。要不断探索党校青年教师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创新健全地市级党校青年教师培养发展机制,提升教师队伍能力水平,实现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

1.实现党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设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年龄结构合理、梯队建设有序的教师队伍是L市委党校的目标,也是实现L市委党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一直以来,L市委党校始终重视推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校优秀毕业生进入地市级党校,为党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普遍具有较高学历,学科背景深厚,专业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强,成为推动党校教学与科研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为党校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筑牢了党校的发展根基。

2.发挥党校职责使命的重要依托

L市委党校作为地方党委部门轮训领导干部的主要阵地,既承担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特殊职能,是地方党委、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策和方针的得力助手。党校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直接影响党校职责使命的发挥及其在地方党委、政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走上党校讲台,积极投入科研,为党校教学和科研事业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党校青年教师思维敏捷、思想活跃,乐于探索钻研,善于转换思路,能够敏锐发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是地市级党校咨政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

二、L市委党校青年教师队伍发展困境

1.教学针对性不强,与学员需求差距较大

“党校一些教师是从‘学校门到‘学校门,参加工作后又没有经历过实践锻炼,受条件限制也很少有机会进行系统培训,以致教师学识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1]L市委党校21名专职教师中,40岁以下的有12人,青年教师有限的经历和阅历使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理论讲授脱离学员实际工作,容易“纸上谈兵”,导致青年教师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相对较差。此外,当前党校培训的学员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教师面对的是年龄、理论素养、文化水平与自身差距不大,但实践经验又相差较大的培训对象,既无法满足培训对象的理论需求,又无法根据学员的实践问题答疑解惑,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难以满足培训对象的需求。

2.进修模式较为单一

当前,广西已经建立了以区委党校和区社会主义学院师资班培训为主、各地市级党校师资班为辅的党校教师培养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党校教学规律、教学模式与教学特点。但这一培养体系并不能满足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一方面,培训人员数量有限。如自治区级师资班每期人数为40~50人,培训范围涵盖自治区党校、区社会主义学院、各市县级(含市级党校分校)党校、城区党校、国企党校、机关党校等,平均分配到L市委党校的名额极少,有的青年教师甚至工作四五年都未参加过自治区级的师资班培训。单一的培训体系无法满足青年教师提升业务能力的需要。另一方面,当前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多以本地师资班为主,青年教师难以有机会到中央党校、其他省级党校、国内重点高校或科研机构交流培训,进修环境较为封闭,不利于青年教师创新、多样化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打开思路,调整优化党校青年教师培训模式。

3.人才流失严重

青年教师作为党校重要的人才资源,本应是党校发展的稳定后备力量,但近些年来L市党校每年至少流失3~4名青年教师。部分青年教师面临工资待遇低、发展前途渺茫、不适应党校环境等困境。一些党校教师队伍结构极不合理,既加剧了培训任务繁重与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也使党校缺乏创新发展的新生力量和人才资源,长远发展动力不足。

4.软硬件设施建设滞后

党校软硬件设施是党校正常运转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更是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有益助力。所谓硬件设施,是指与青年教师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设备,模拟教学、互动教学等所需的特色教室等。当前,L市委党校并未普遍建成多样化的教学硬件设施,限制了青年教师情景教学、模拟教学的开展。而党校的软件设施则是包括党校办公、教育培训、学习共享等各类网站平台,“是一项涉及教学工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对外交流和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的战略性工程”[2]。对青年教师而言,党校网络平台是自主学习提升的重要路径。当前地市级党校的网络平台主要以信息发布和管理为主,不仅内容单薄、而且功能简单,缺乏互动,使青年教师无法从中获得成长所需的教育资源或开展学术交流,成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之一。

三、L市委党校青年教师队伍发展机制的构建

在党校所有财富中,教师和其他各类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在党校所有资源中,优秀教师和优秀人才是最急需的资源[1]。党校应充分认识青年教师是党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这一核心理念,积极探索、研究和创新新形势下党校青年教师培养发展路径,着力青年教师的培养,破解地市级党校青年教师发展困境,造就一支思想好、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青年教师队伍[3]。

1.提升青年教师政治素养

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因此,要把政治标准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地市级党校要建立科學完善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使青年教师将“党校姓党”的原则自觉贯彻落实到自身的工作实践中,并成为自身的职业自觉和价值遵守,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作表率。青年教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学研究全过程;党校要时刻关注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强化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升其政治素养,为其站稳党校讲台奠定思想基础。

2.形成完善的青年教师实践锻炼机制

积极完善青年教师实践锻炼机制,拓宽青年教师接触基层一线的渠道,使青年教师增强实践本领。一是继续实行青年教师挂职锻炼机制,注重选派青年教师到与其学术研究领域和授课方向相一致或相近的党政机关单位、乡镇等挂职锻炼,多走、多看、多学。二是发挥主体班学员作用,辅助青年教师开展实践调研。可采用带班制、跟班制、论坛等方式增进学员之间的了解,实现教学相长。三是灵活开展青年教师实践调研活动。如与党政机关单位、乡镇一线等建立良好关系、保持紧密联系,使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实践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可利用“党建+教学”模式辅助青年教师开展实践调研,多渠道提升青年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3.构建科学高效的青年教师培训机制

党校要立足职能定位,通过制定专门的培养考核机制,为青年教师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为党校教学科研发展培养后备力量。首先,继续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师资培训,尤其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通过培训能使其快速熟悉党校教学、科研工作。其次,加大“送出去”培训力度,建立与区外党校、高校、科研机构等的长期互动关系,使青年教师能够有更多机会、在更大层面上进行学习研究。如我国长三角地区多所党校自发成立了党校联盟,联盟内各党校的青年教师可以相互间开展培训交流,也可以共享对外交流机会,这既为各级党校的青年教师提供了日常交流的平台,又为其拓宽了学习交流的渠道。同时,党校还应积极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完善党校培训体系,与重点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长期的人才协作培养模式,定期选派骨干青年教师到这些高校、科研机构进行与自身专业相关的研修。

4.完善科学有效的“传帮带”培养机制

继续完善原有的区委党校与L市委党校教师“传帮带”及地市级党校内部教师“传帮带”培养机制,不断拓宽地市级党校“传帮带”的师资力量。要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选聘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善于课堂讲授的党政军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聘先进典型人物、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党校兼职教师。要将党校客座教授、兼职教师纳入“传帮带”范围,实现校内教师(导师)“传帮带”和校外兼职教师(导师)“传帮带”的双师传帮制;开展实施“名师工程”,以学科带头人为主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指导青年教师,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知名青年教师,为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5.健全青年教师“留用”机制建设

党校要从青年教师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不断健全青年教师“留用”机制建设。一是要提高青年教师的各项待遇,为“留用”青年教师创造公平公正的考评机制和优越的工作环境。如完善教师考核评价量化体系,建立薪酬福利与绩效激励机制等[4]。二是要强化情感留人。从细节上关心爱护人才,尤其要确立涵盖交通、医疗、住房等在内的全方位人才服务政策,每年为青年教师办几件实事,使青年教师真切感受到重视和关怀,进而产生归属感。三是要立足党校实际给予青年教师发展平台,实现事业留人。要深入了解青年教师的学科背景,全面分析青年教师的教学方向、学术兴趣、个人性格特征等,结合教学科研任务、学科建设需要等制定实施“青年教师个性化成长”工程,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量身打造成长计划。要以“确立名师导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健全人才成长机制、营造人才成长氛围”[5]为着力点,创新青年人才系统规划、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激励保障机制等,营造能使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与氛围,积极引导青年教师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目标要求自己,主动将自身学术志向、学术追求、学术兴趣融入党校主业主课中。

6.着力提高党校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

要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依据学员培训需求和青年教师开展多样化教学的需要,不断升级优化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同时重点加强网站等软件设施建设,建设学习型网站,使网站成为青年教师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一是要着重刊载有关马克思主义论著或有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论文,便于青年教师学习;二是要提供与青年教师研究方向或授课方向相关的内容,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民族宗教等多方向、多学科的学术成果的链接,满足青年教师的不同需要;三是要丰富网站的功能,使其从管理型网站转变为服务型网站,完善网站的文献推送、视频课堂、讲座、答疑解惑等功能,使网站成为青年教师自主学习的平台。

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校的发展未来。地市级党校应积极探索青年教师成长规律,不断健全和优化青年教师成才机制和成长环境,使青年教师成长有资源、成才有平台,不断提高党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推动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

[2]付朝霞.“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党校教师队伍建设[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6,39(6).

[3]彭彦.新常态下市县级党校青年教师培养路径研究[EB/OL].http://www.cssn.cn/dzyx/dzyx_mtgz/201701/t20170104_3369163.shtml.

[4]文君,蒋先玲.用系统思维创新高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5).

[5]中央党校实施青年英才个性化成长工程[N].学习时报,2017-12-08.

责任编辑:钟雪

猜你喜欢

市委党校党校教师队伍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编排规范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来稿须知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组稿方向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太原市委党校元旦茶话会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