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巧合宜,雅而得体

2021-09-07朱晓菲

收藏与投资 2021年8期
关键词:美学思想李渔

摘要:中国古代艺术器具向来讲究精巧得体,雅致实用。李渔在《闲情偶寄·器玩部》中也阐释了这种观念。本文以明末清初文人李渔的代表作《闲情偶寄·器玩部》中的几案为分析对象,着重展示了几案的精细工艺,以传达李渔在几案设计中对巧思、雅致的设计美学的追求。李渔富于人性化的创造,不仅考虑到了使用者的感受,而且充分体现了作品的使用价值,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和作品的功能需求。探究分析他的美学思想,对于现代家具设计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几案设计;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艺术作品向来以巧夺天工、精雅细致著称。古代工匠凭借一身技艺,将山石树木摹刻得尽善尽美。除了工匠的精巧构思,文人创作对家具的设计与制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家具有着源远流长的演变历史,因具体需求不同而有不同形态的变化,如古人的坐姿主要分为席地而坐和垂足而坐两种,在设计家具时就要适应类似的起居习惯。

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在明代中后期文人审美观的影响下,催生了一系列带有文人审美色彩的新物件。为了使用方便、生活舒适,家具的样式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中国古代的家具创造以这一时期最为兴盛。这一时期的家具,样式考究,功能合理,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明末清初的李渔,对身边的一些日用之物进行了简单的创新,如在几案上加做抽屉、隔板、桌撒等,增加了几案的实用性,初步体现了他对设计的人性化追求。

一、李渔与《闲情偶寄》

(一)李渔与文人阶层审美

自魏晋以来,以文人为主导的士人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他们凭借自己的思想和才华,不仅影响了社会文化发展方向,还能引领社会审美风尚。作为独立的精英阶层,他们将自己的审美理念及造物理念深刻地应用于艺术创作,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带有文人审美趣味的流行趋势。随着明代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和文人群体的进一步崛起,文人的审美趣味在造物上愈发浓郁。就家具形态而言,无论是床榻还是几案,都备受文人审美趣味的推崇。这一时期的家具大多以“古”为美,简洁朴素。“尚古”“仿古”之风的盛行,定义着明代家具设计的特色。

明末清初,这种仿古之风开始转变,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研究这种趋势,就不能不提到这一时期著名的文人李渔。他一生都在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戏曲、造园理论等。光绪年间的《兰溪县志》中有对他的记载。李渔性格温厚,心思极巧,无论是对服装、床榻,还是对饮食制度,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乡民都十分乐意与他交流,他的名字在当地妇孺皆知。由此可见,李渔的设计思想在当时就能给予人们很多启发,深受大众喜爱。

(二)《闲情偶寄·器玩部》

《闲情偶寄》这本书主要记叙了李渔关于戏剧创作、妆容打扮、园林营建等方面的理论心得,在这些类目下,又细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这八个部分,共234个小题。全书简明扼要,其中关于设计理论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居室部》《器玩部》这两部分之中。《器玩部》主要论述了家具日用品的陈设摆放,涵盖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在家具的设计上,李渔更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几案为例,本来小小的一物,经过李渔的巧手改造,加以抽屉、隔板、桌撒,就能呈现出全新的样貌。

二、几案设计的美学思想:雅致、奇巧、精妙

(一)抽屉:雅而藏拙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雅致、古朴,注重格调,这也是文人逸士的精神追求。李渔是一个有着高雅情调的文人,作品中透露出他精神的高雅和思想的庄重。这些雅致的格调在《闲情偶寄》中也有所体现。在中国传统的审美意味中,雅致是一种很高的审美标准,李渔在日常生活中追求格调,追求雅致的思想,这在他对生活家具的设计上有着多处体现。以几案的设计为例,李渔认为几案设计有三个小物件不可或缺:“一曰抽替。此世所原有者也,然多忽略其事,而有设有不设。不知此一物也,有之斯逸,无此则劳,且可借为容懒藏拙之地。”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抽屉是小物件,是世间本来就有的东西,然而很多人却因此忽略了它的用处。古人向来追求窗明几净,看似小小的收纳设计,却也蕴含了智慧与道理。几案上的物件,本就是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用到的东西,为了拿取方便,就必须把它放到显而易见、触手可及的地方。李渔这种设计,恰好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一直追求的思想—“藏拙”,即掩藏拙劣的,以好的一面示人,将自己的锋芒收起来。不懂得藏拙的人锋芒畢露,就很容易给小人以可乘之机,把愚钝化成智慧是大智若愚,把拙藏起来化作巧便是大巧若拙。李渔虽为明末清初的秀才,却无心走仕宦之路,他隐匿自己的才气和锋芒,醉心于文学与艺术的举动,也正是他藏拙思想的体现。

(二)隔板:巧而惜物之心

古人向来提倡节约、惜物。中国古代文人对节约财力物力的提倡在文献中比比皆是,器物的设计也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思想。在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中,一直有“惜物保福”的说法。古人认为,人们只有珍惜身边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与生灵共存而不互相伤害,对万物存有感激之意,才能够永葆福气。在《闲情偶寄》中,李渔对几案的设计思路也暗藏着这种“惜物”的巧心思。他认为:“冬月围炉,不能不设几席。火气上炎,每致桌面台心为之碎裂,不可不预为计也……此珍惜器具之婆心,虑其暴殄天物,以惜福也。”②李渔认为,几案的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隔板。为什么隔板非常重要?因为冬天大家围炉而坐,温度上升,桌面台心总会被烤碎裂,不如早早做一块活动的板子衬在桌面之下,即使板子被烤坏,也能及时发现,更换备用的板子,这样既减少了花费,又爱护了器物。李渔这种精巧的心思,是别人少有的。除了在几案设计中采用隔板,李渔在橱柜上也大量应用隔板,使拿取物件更为便捷,又增加了其收纳空间。

李渔这种“惜取物力”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就已经提出了“爱物”的观点。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也一直是中国古代哲学领域争论不休的问题。与今天所提倡的“绿色”“可持续”的设计观念相契合,“惜取物力”也是当时人们珍惜物力、节约资源的体现。

(三)桌撒:细而妙用之思

除了高雅的情趣、惜物的心思以外,李渔对生活的细微之处也有所关注,这体现在《闲情偶寄》中他所提到的桌撒的妙用上。他在《闲情偶寄》中介绍道:“桌撒,此物不用钱买,但于匠作挥斤之际……从来几案与地不能两平,挪移之时必相高低长短,而为桌撒。”③

李渔的意思是,所谓“桌撒”,就是工匠制作器具时的边角物料。家中地面不是绝对水平光滑的,几案在搬动后不能保持与地面的相对平整,这个时候,桌撒的妙用就体现出来了,只要把边角物料塞到桌脚底下,几案与地面便可“两平”。桌撒虽小,作用却很关键,一时之间难以用他物替代。这就像人们说的避免“临渴掘井”一样,凡事还是要提早打算。另外,李渔在家具的设计上也提倡整体色彩协调。人们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捕捉到色彩的明艳变化,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们的感受也不相同。所以,对于家居的设计,李渔考虑得极为精细,就连小小的桌撒也要与周围家居环境的色彩相统一。他曾经提到,为防止童子扫地之时将桌撒与其他竹子木头混淆,便将桌撒涂上与家具相同的颜色,一是为了便于童子记忆,警示他们注意区分;二是由于桌撒难找,涂上颜色显得整体家居环境和谐。由此可见,李渔善于观察周围事物,充分考虑颜色搭配,营造了整体的环境效果,心思极其巧妙。

三、几案设计理念对现代家居设计的借鉴意义

几案虽小,但方寸之间,巧思尽显。李渔对家具的设计,既考虑到了整体的美观,与环境相适宜,又考虑到了细微之处,如在小小的桌撒上髹漆,以此追求环境的整体性等。李渔的设计理念,对现代家居设计也具有借鉴意义。

(一)审美与实用兼具

李渔在几案上加装抽屉,并应用于日常的几案设计中,将桌面上的繁杂物件置入抽屉,可谓是“藏拙”思想的体现。在现代家具设计理念中,家具本来就是为人服务的设计,良好的家具应该兼具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特点,在造型典雅的同时,也要兼具收纳功能。

(二)追求“惜物”的可持续理念

李渔在几案上加装隔板,可以尽量减少火烤对几案的损伤,隔板损坏还可及时更换,保持几案完整如新,是他“惜物”理念的写照。古人倡导的“惜物”也是今天所倡导的绿色、节约、环保等可持续设计的另一种形式。

(三)把握整体,重视细节

李渔十分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注重整体环境的营造,善于把握整体,未雨绸缪,以免陷入“临渴挖井”的困境。例如他注意到桌撒虽小,功能却不可忽视,在关键时刻能够解决棘手的使用问题。另外,李渔给桌撒髹漆,防止童子误扔的细节,也值得现代设计师学习。李渔在他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雅致古朴、惜物节用、巧思善用的造物理念,值得现代设计者们借鉴。

四、结语

李渔一生经历朝代更迭和家族盛衰,在这种环境下,其所著的《闲情偶寄》便更具有时代意义与人文价值。《闲情偶寄》一书,为我们了解文人审美思想、探究古人的家具设计思路提供了翔实的佐证。一方面,李渔所处的人文环境和社会背景,导致他在设计方面偏向于简朴雅致,惜物爱物;另一方面,李渔作为文人群体的一员,其审美观更偏向于文人的精神追求,他雅致的思想与创新的设计相互交融,呈现出超出传统意义的美感。另外,通过《闲情偶寄·器玩部》,人们也能一窥李渔的设计观念,无论是在细节方面,还是在整体环境的构造上,李渔都能够完美把握,得心应手。这样的观察能力和统筹能力,也是现代設计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

作者简介

朱晓菲,1998年8月生,女,汉族,山东日照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院设计学专业2020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设计史。

注释

①李渔:《闲情偶寄》,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页。

②李渔:《闲情偶寄》,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103页。

③李渔:《闲情偶寄》,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104页。

参考文献

[1]杜书瀛.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2]张燕.中国古代艺术论著研究·李渔造物艺术思想专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3]胡文彦,于淑岩.中国家具文化[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4]李渔.闲情偶寄(白话插图版)[M].李树林,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5]万晴川.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风流道学:李渔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美学思想李渔
学学李渔的养生经
不敢不乐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菲利普?锡德尼《为诗辩护》美学思想研究述评
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
回忆之城,泪雨之城
倚帝客
嗜好可当药
李渔的幽默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