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技术支持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调查与优化策略
2021-09-07刘洋溪袁梦迪
刘洋溪,张 妍,袁梦迪
(1.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2.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2;3.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由于互联网发展迅速,人们可利用网络在移动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学习和娱乐。正是移动技术带来的便利性,给教育领域的变革带来深远的影响。在高等教育中,移动技术广泛运用,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逐渐转变为在移动技术支持的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然而,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弱,自主学习动机不强,网络资源与网络环境杂乱,缺乏教师引导与督促等等多方面的原因,移动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现状并不乐观。《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高等教育版》发展趋势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已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问题的提出
2018年4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和体系重构,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发挥全球引领作用,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途径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利用线下各种资源,还可以利用移动技术在学校构建的网络课程平台或其他的移动学习平台(如沪江网校、网易公开课)进行线上学习。[1]
考虑到互联网的娱乐用途更为广泛,大学生使用移动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效果存疑,即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用途是消遣娱乐而不是进行学习,导致自主学习效果自评并不理想。同时,大学生普遍存在自主学习动机不足、持续性不强、制定自主学习计划的习惯较差等问题。[2]Yot-Domínguez等[3]通过对西班牙 700多名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他们确实使用了移动技术,但使用范围较小。即使使用工具进行自主学习,但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技术工具支持自主学习。大多数学生认为,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效果不佳,更倾向于课堂传统模式的学习。
通过进一步的文献分析与问卷调查,课题组发现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很多。教师和学校方面的因素有包括:教师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方式的选择;校园学风建设的有效性。[4]大学生自身以及教师和学校的态度与做法等方面的因素有: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明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及学校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缺乏监督指导;现行考试制度导致学生的依赖性和被动性较强。[5]Ben-Eliyahu等[6]认为大学生自我情绪的管理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Delport等[7]认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们的性格和生活习惯有关。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的归属感会影响其自主学习的参与度,[8]而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会影响自主学习的学习效果。[9]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总体为大学在校本科生。大学生的思维要更加活跃,头脑更加灵敏,并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相比于中小学生,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可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监督自己完成。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样本,得到191个样本,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的分布状况
(二)研究工具
研究从网络、学生和以移动技术为核心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三个维度出发,编制《移动技术支持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与影响因素调查研究》问卷,全文分为四部分,共13题。第一部分为大学生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在移动技术支持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现状,包括自主学习的频率、时长、动机和效果;第三部分为对移动技术支持下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调查,分为移动平台、网络和学生自身三个维度;第四部分是关于其他影响因素的开放式问题。问卷主体部分采用李克特五点式量表,从“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五个等级分别计为1—5分。整份问卷的克隆巴赫信度系数为0.82,信度较好,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三)调查实施
调查问卷采取线上发放的形式,调查对象为大学在校本科生,发放单位涉及北京、上海、天津和武汉等地多所“双一流”高校,累计回收问卷200份,剔除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问卷,最终有效问卷为191份,有效率为95.5%。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研究从学习频率、学习时长和学习效果三个方面描述移动技术支持下的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从移动平台、网络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探索移动技术支持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在移动技术支持下进行自主学习的频率均值介于选项1和2之间,即“偶尔使用”和“经常使用”之间;大学生在移动技术支持下每周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长均值为2.58;大学生在移动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效果均值为2.68,即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介于“不理解所学内容”和“一般理解所学内容”之间。就影响因素来言,移动平台、网络和学生自身维度的均值分别为3.6829、3.5759、3.5253,总体而言,这三个维度所包含的因素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都产生着一定程度和不可忽略的影响。
(二)相关分析
为了解在移动技术支持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对移动学习平台、网络和学生自身三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详见表3。
表3 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
(注:*表示在0.0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下同。)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移动学习平台、网络和学生自身三个维度之间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其中网络和移动学习平台的相关系数为0.426,具有中等相关性;学生自身和移动学习平台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50,具有较强相关性;学生自身和网络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442,具有中等相关性。通过分析结果可知,移动学习平台、网络和学生自身这三个维度之间存在中等相关性或较强相关性,说明移动学习平台、网络和学生自身这三个维度在支持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起到协同促进的作用,三者缺一不可。
(三)差异性分析
为能对提高当代大学生在移动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进一步分析不同性别和不同类别的学生在不同维度之间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
结果显示,性别在网络与学生自身两个维度上的P值均大于0.05,而在移动学习平台维度上的P值为0.002。专业在网络与学生自身两个维度上的P值均大于0.05,而在移动学习平台维度上的P值为0.018,具体而言,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在移动学习平台维度的均值为3.5889,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在移动学习平台维度的均值为3.7048,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移动学习平台维度的均值为3.8125,其他类专业的学生在移动学习平台维度的均值为3.7273。不难发现,网络与学生自身这两个因素对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的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移动学习平台因素对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的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影响则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回归分析
为了解移动平台、网络和学生自身三个维度所包含的因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为因变量,以移动平台维度(“移动学习平台页面布局设计”“移动学习平台学习操作”)、网络维度(“网络收费”“网速快慢”)和学生自身维度(“硬件设备”“学生信息素养”“父母态度”)的七个要素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详见表5所示。
表5 移动技术支持下大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以移动技术为核心的移动学习平台的页面布局设计因素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P值为0.044;移动学习平台的操作设计因素P值为0.026;网速快慢因素P值为0.020,网络收费因素P值为0.021;学生所具备的硬件设备因素属于其自身的维度P值为0.018;学生信息素养因素P值为0.011;学生父母态度因素P值为0.039。结果展示,移动平台、网络和学生自身三个维度所包含的因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都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移动学习平台的页面布局和设计是否美观是影响大学生在移动技术支持下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操作设计因素也影响着学生在移动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效果;网速快慢和网络的不合理收费情况两者均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重要的因素。大部分学生认为,在移动技术支持下进行自主学习所需的硬件设备对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影响,相比于手机更喜欢在电脑和平板上面进行学习。此外,自身信息素养非常关键,学生会因为不会进行相应的学习操作而影响自主学习状态,进而影响在移动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父母是否支持学生在移动技术支持下进行自主学习,或是否重视培养与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对移动学习平台的技术支持服务
1.改进反馈应对机制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调查发现,“以移动技术为核心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对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影响因素主要是移动学习平台的页面布局和移动学习平台的学习操作。部分学生认为移动学习平台的页面布局设计不美观、页面凌乱以及学习操作复杂,会影响学习状态,甚至有些学习内容不知如何操作,影响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针对以上的影响因素,可在移动学习平台的主页设计一个反馈留言的区域,让学生反映移动学习平台在设计方面的不足之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提升学生在移动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高等教育个性化学习体验,满足高等学校学习者、教学者和管理者的个性化需求。
2.提升设计人员水平
在探索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的过程发现,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人员对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审美能力对移动学习平台的页面布局是否美观与学习操作是否简单易行密切相关。各高校要迅速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要求,加强教育信息化学术共同体和学科建设。高校要与有关部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设立长期研究项目和研究基地,形成持续支持教育信息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长效机制。在协同创新中心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布局中考虑建设相关研究平台,汇聚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基地,建立学术共同体,加强智能教学助手、教育机器人、智能学伴以及语言文字信息化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教育信息化交叉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学科、科研良性互动,实现大平台、大项目、大基地以及大学科整体布局与协同发展。
3.加强在线教学组织管理
为切实加强在线教学组织管理,发挥好牵头作用综合施策。应由教育部和工信部等部门牵头,由各地教育厅(局)、工信厅(局)结合本地区相关高校实际,帮助学校制定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方案,加强整合区域内外公共服务平台和省、市等级课程平台资源与服务信息,指导相关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学校正式上线了多层次信息化学习平台,并推出了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指南和教育部推荐的22个学习平台,为广大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提供了平台基础。为保障广大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顺利开展,学校教务处根据课程性质进行分类指导,并围绕课程平台、教学要求以及教学准备与安排等方面制定了实施细则。在教学平台方面,学校所有教师均可使用华东理工大学多层次信息化学习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校外则可使用教育部推荐的在线课程平台。超星课程平台已经与学校平台对接,对应的手机APP为“学习通”。智慧树课程平台对应的教师手机APP为“知到—教师版”,学生手机APP为“知到”。其他课程平台也可由教师自行安排,作为学生课程辅助学习。在教学形式方面,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在教学要求方面,所有任课教师都要开展线上辅导和答疑工作,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及时发布学生的线上学习任务, 根据课程要求布置线上练习题或思考题,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和讨论。最后,需将学生的线上学习表现纳入课程的平时成绩。在教学准备与安排方面,需完成不少于4周的教学内容相关资料的建设等任务。
(二)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1.建立教学质量保障联动机制
2020年2月,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高校要以文件、校园网公告等方式公布课程资源质量要求、在线教学课堂纪律和考试纪律要求以及学生学习评价措施等管理措施;引导教师择优选用适合的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以及校内在线课程资源,应用公共课程服务平台、校内智慧教学系统和网络学习空间以及数字化教学软件等方式,开展线上教学、组织线上讨论和答疑辅导等教学活动,布置在线作业,进行在线测验等学习考核;与课程平台建立教学质量保障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学习行为分析数据,了解学生在线学习情况。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充分发挥各专业“虚拟教研室”的组织载体作用,加快研发一批有特色、代表性强和数量充足的在线试题,服务学生在线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程挑战性。
2.确保在线教学安全平稳运行
要想在移动技术支持下进行自主学习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要保证网络的可获得性。只有在有网络的环境下,学生才可随时随地的在移动技术支持下进行自主学习。要求学校要将网络教学环境纳入学校办学条件建设标准,推动实现数字校园全覆盖,以信息化办公室为牵头单位,统筹建立数字校园专门保障队伍,彻底解决学校运维保障力量薄弱问题,保障学校的教室、宿舍、图书馆和自习室都有网络的可获得性,支持学生在网络支持下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注意指导,在课上或课下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保证学生可获得网络,提升学生在移动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方面,则要善于运用网络的可获得性来有目的的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3.倡导社会力量举办在线课程平台免费提供优质课程资源
通过问卷的数据分析可知,学生在部分以移动技术为核心的移动学习平台或者网站上进行自主学习,会遇到昂贵的收费情况,影响学生在移动技术支持下是否进行自主学习的意愿。部分学生认为有些学习内容需要花费昂贵的价钱来买课程,成为影响在移动技术支持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可要求相应的学习平台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制定合情、合理和合法的网络学习收费制度,倡导课程平台和更多在线教育机构面向全国高校和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优质在线课程,使网络学习空间真正成为广大师生利用移动技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主阵地。
(三)加强对学生自身方面的影响因素的管理
1.为学生提供硬件设备
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需要硬件设备,如手机、电脑和平板等。缺少硬件设备支撑,学生无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问卷调查发现,在移动技术支持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硬件设备是影响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学生认为电脑和平板相比于手机更适合作为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硬件设备,不具备电脑和平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大多学生不愿意在手机上自主学习,此因素也成为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针对此影响因素,对有一定条件的家庭来说,可为学生提供可支付的移动学习设备;对没有条件的家庭来说,可由政府或学校进行统一采购,或督促学生在手机上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意识。
2.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是否具有相应的信息素养,直接决定学生能否在移动技术支持的网络环境自主学习。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的信息素养无论对现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还是对未来走上社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问卷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信息素养对学生在移动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部分学生因为信息素养较低,不会进行相应的学习操作而导致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影响。
学校需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视与培养,可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信息技术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各类应用交流与推广活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在提升相关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善于运用相应的支持课堂教学的APP,为学生布置学任务和作业,实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除此之外,学生要提高自我要求。学生在移动技术支持的网络环境下,因不懂某些学习操作而影响了自主学习能力,属于个人原因,随着网络快速发展,学生要持续注重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
3.提高父母对在线学习的重视度
新时代背景下,父母重视子女教育、参与子女教育是高效开展在线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在线教育推进的过程中,由于部分父母不重视学生在移动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关注学生在移动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状态,甚至不支持学生在移动技术支持下进行自主学习,认为网络环境复杂,网络学习资源杂乱,对学生的帮助不大。这些来自于父母传递出的消极态度可能会引起学生情绪的变化,影响他们自主学习的状态与能力的提升。在移动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学生只有具备在移动技术支持下自主学习能力,才可在社会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针对这一影响因素,应改变父母对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态度,由教育部门或者学校不定期举办相应的讲座,建立在线交流平台转发相关资讯,让家长了解具备在移动技术支持下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建立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家校宣传机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