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检查在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病灶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09-07袁亚丽
袁亚丽
(郏县人民医院 放射科,河南 平顶山 467100)
脂肪肝是肝细胞中脂肪大量堆积引发的肝脏病变,与营养过剩、长期酗酒、药物损害、营养不良、高脂血症、慢性疾病等有关,食欲不振、疲惫乏力为其常见表现[1]。随着近些年生活节奏加快和饮食结构改变,脂肪肝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脂肪肝发生率约为25%,已成为仅低于病毒性肝炎的肝脏疾病[2]。脂肪肝进展可导致肝脏纤维化增生,易引发肝脏结节性疾病。由于脂肪肝伴肝脏结节性疾病早期一般无典型症状,易被误诊成小肝癌。因此,寻求一种简单、快捷、高效的诊断方法,早期准确定性、明确疾病类型对后期治疗有积极意义。超声是诊断肝脏疾病常用的方法,成本低,易于推广,但诊断精度较低,尤其是患者合并其他肝脏疾病时[3]。随着CT技术进步,64排螺旋CT(64-slice spiral CT,64-MSCT)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本研究回顾性选取67例脂肪肝伴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旨在分析64-MSCT检查对其病灶定性诊断效能及疾病类型检出率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脂肪肝伴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67例患者:男42例,女25例;年龄25~54岁,平均(39.24±7.02)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1~27 kg·m-2,平均(24.05±1.34)kg·m-2;30例初中或高中,23例专科,14例本科及以上;病理诊断结果39例良性病灶(13例局灶性脂肪缺失、7例局灶性结节增生、19例肝脏血管瘤),28例恶性病灶(12例肝细胞癌、16例转移性肝癌)。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手术或超声下经皮肝穿刺组织活检证实为脂肪肝,且伴有肝脏结节性病,符合《脂肪性肝病诊疗规范化的专家建议(2019年修订版)》[4]中相关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初中及以上,能积极配合完成检查,无超声、CT检查禁忌证。(2)排除标准:①伴有精神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系统疾病、肾衰竭、神经系统疾病;②合并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脏外伤等其他肝部疾病;③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④影像学资料及病理资料缺失,难以完成研究。
1.3 检查方法
1.3.1超声检查 仪器:超声诊断仪(荷兰飞利浦,EPIQ7C型),探头频率2~5 Hz;侧卧位,手臂放于头部上方,平静呼吸,扫描范围右肋肋间到下缘,观察并记录病灶数目、位置、大小、内部回声等,并行多普勒超声,观察病灶血流分布。
1.3.264-MSCT检查 仪器为64排螺旋CT机(东芝,64排CT TSX-101A),仰卧位,全部患者均接受平扫、动静脉增强扫描,并行容积扫描。参数设置为层厚5 mm,螺距1.5,管电流250 mA,管电压120 kV,扫描时间5.92~9.07 s,矩阵512×512,扫描速度0.5 s·r-1,重建间隔1.0 mm。扫描范围为膈肌到耻骨联合下缘。平扫后以高压注射器注入100 mL非离子型碘普罗胺至肘正中静脉,注射速率3.0 mL·s-1,之后注入生理盐水20 mL,冲洗血管,三期扫描静脉期(70 s)、动脉期(20~25 s)、延迟期(3~4 min)。
1.3.3图像分析 影像学结果由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生以盲法阅片,重点分析病灶数目、大小、位置、密度、血流状态、强化特点。
1.4 诊断标准(1)超声检查:良性为血流分级1~2级,血流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恶性为血流分级3~4级,血流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有声晕,无明显包膜回声。(2)64-MSCT:良性为病灶中心可见瘢痕,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期、门脉期病灶表现为辐射状或呈等密度;恶性为病灶中心坏死,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期、门脉期低密度。
1.5 观察指标(1)以手术活检为“金标准”,记录64-MSCT、超声检查结果。(2)64-MSCT、超声检查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3)64-MSCT、超声检查对各类型疾病检出情况。(4)不同性质病变声像学特征。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采用配对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67例患者经手术活检证实28例阳性(12例肝细胞癌、16例转移性肝癌),39例阴性(13例局灶性脂肪缺失、7例局灶性结节增生、19例肝脏血管瘤);64-MSCT检出34例阳性,33例阴性;超声检出27例阳性,40例阴性。
2.2 诊断效能比较64-MSCT检查特异度与超声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MSCT检查灵敏度、准确度高于超声检查(P<0.05)。见表1。
2.3 不同类型疾病检出情况64-MSCT检查对局灶性脂肪缺失、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脏血管瘤、肝细胞癌检出率与超声检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MSCT检查对转移性肝癌检出率高于超声检查(P<0.05)。见表2。
表1 诊断效能(%)
表2 不同类型疾病检出情况(%)
3 讨论
脂肪肝伴肝脏结节性疾病是一种孤立结节,病灶主要位于肝包膜下方,其中良性病灶多为局灶性脂肪缺失、结节增生及肝脏血管瘤,恶性病灶多为肝细胞癌。报道指出,长期饮酒、过度肥胖者脂肪性肝癌发生风险明显高于其他群体,脂肪性肝病所致肝细胞癌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年增长率在5%左右[5]。故及早明确病灶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病理活检、超声、MRI、MSCT是诊断肝脏疾病的常用方法,其中病理活检为诊断金标准,但其作为侵入性检查,临床推广应用有明显限制。超声是常规影像学方法,具有无创、简便、价格低等特点,但其误诊率高,难以精确判断隐性病灶或过小病灶,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加重病情,影响预后[6]。MRI价格昂贵,受限因素众多。MSCT分辨率高,能于同一时间采集多层图像,且可进行冠状面、横断面、矢状面图像重建,覆盖范围广,同时其所获取图像能实施多平面成像,可进一步了解病变细节、空间解剖关系[7]。因此,MSCT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应用日渐增多。本研究显示,64-MSCT检查对转移性肝癌检出率高于超声检查。这提示相较于超声检查,应用64-MSCT检查可进一步反映脂肪肝伴肝脏结节性疾病病变类型。分析原因在于64-MSCTZ轴分辨率较单层螺旋CT更高,扫描时间更短,能减少漏电距离、假运动轨迹扫描问题,进一步提升三维图像质量;64-MSCT增强扫描穿透性更强,能更清晰显示肝脏结节病灶位置、大小;与超声检查比较,64-MSCT能多角度、多方位呈现病灶结构,得到更加精确的立体图像,进一步准确分析病灶,其次64-MSCT扫描数据能经常规图像呈现,通过多层面重建、三维立体重建、器官表面重建,并调节各重建阈值,逐层显示骨质结构及软组织,能进一步准确反映各病变类型[8]。另外本研究发现,64-MSCT检查灵敏度、准确度高于超声检查,可见应用64-MSCT检查能进一步提高脂肪肝伴肝脏结节性疾病病灶定性灵敏度、准确度。究其原因在于良、恶性肝脏病灶血供方式不同,不同性质病灶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差异,而64-MSCT增强扫描可直观显示病灶处及肝脏正常组织血流灌注状况,提高背景影像与病灶对比度,综合病灶血供情况、血管分布、增强表达时间,能进一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病灶性质。
综上所述,脂肪肝伴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接受64-MSCT检查,能进一步提高病灶定性诊断准确度、灵敏度,明确疾病类型,可为临床早期明确疾病性质,制定综合、全面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