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竹海映桃江
2021-09-06习跃进
习跃进
和韵爽朗,挺秀劲美,潇洒多姿的竹子,在鱼米之乡洞庭湖的南岸,碧透清澈的资水之末,巍峨险峻的雪峰山之余,汇成郁郁葱葱的林海——林茂竹修,绝美桃江。7.67万公顷竹林,延绵润远,别于牡芍之丽、松柏之伟、桃李之艳、杨柳之盈,与烟波浩淼的洞庭山水一色,超凡脱俗,形成了“日出有清荫,月照有清影,风吹有清声,雨来有清韵”的滴沥空庭之境。八百里洞庭“荷风送香气”,数万顷竹海“竹露滴清香”,在三湘大地上演绎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韵景。湖山田林镶嵌在竹海里,农舍阡陌相间于修竹中,“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罗指尤凉”之情韵幽深,犹如山水图画而令人心旷神怡。
曾几何时,百年战乱使大自然赐予桃江的竹子财富遭受蹂躏,林残岭荒,荆棘丛生,孤竹只影,风韵流失。新中国百废待兴之时,勤奋智慧的桃江儿女在党的领导下,披荆斩棘、矢志不渝地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通过植竹、育竹、护竹等措施,运用修山、垦覆,坚持“四砍四留”等技术手段,使竹林休养生息,扩繁茂生,集就了桃江最大的竹子植物群落,湖南首屈一指的竹子之乡,成就了三湘四水“夹竹万杆成绿海,风吹凤尾罗拜忙”的景象,再现七贤竹下酣畅清韵,六逸篁里诗酒流连之境。洞庭湖边再装绿色屏风,雪峰脚下添翠碧裙禝。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是桃江竹农生产生活的写照。聪颖的桃江儿女智慧地利用丰富的竹林资源,坚持科学创新,尊重楠竹生物学规律,融合现代技术手段,创造了区域性楠竹产业生态,推陈出新的家居用品,行销大江南北,进入千家万户,桃江成为了全国竹凉席生产基地,“桃江竹凉席”以它环保绿色、舒适廉洁的特点,妆点着人们的家居寝旅;年产能达30万立方米的竹板材,精巧玲珑、独具匠心的“小郁”“大郁”“画篁”和竹编,秉承桃江竹农千百年传统智慧,走入寻常百姓家,古韵遗风修饰着现代生活。
万顷竹海中,每当春雨潇下、万物苏醒时,新笋破土而出,处处见“锦箨”,山山露“琅玕”。心灵手巧的竹农,在桃花盛开、柳絮纷扬的时节,入林采笋,经开水煮、清水漂、木榨压、日光晒而制作出的清香郁芬、糯嫩爽脆的竹笋馐肴,是“寒土山珍”。明朝重臣郭子仪之后,演绎出了“玉兰片”情深意深的爱情故事;“孟宗哭笋”,孝感天地的寓言,传承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更有“摘茶户外蒸叶黄,掘笋林中间绿蔬”的淡雅儒韵。竹笋成为了竹农时令鲜蔬,经历史积淀和工艺手法创新,以“玉兰片”为代表的“桃江竹笋”誉满神州大地。随着技术创新,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相融合,使传统产品焕发时代青春,形成了系列竹笋产品和绿色森林蔬菜,建成湖南第一个2万公顷竹笋生产基地,形成了笋业经济业态,开湖南竹笋高效培育之先河。竹农把传统产品创新为绿色商品,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竹农找到了一条通向富裕的途径,湖南“百亿”竹产业县在桃江率先实现,竹子之乡里的绿色银行,绿色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拂牖分龙影,臨池待凤翔”是桃江人居环境的写照,使桃江“清溪绿潭潭水澈,修竹婵娟同一色”。“山,满山翠竹映蓝天,回首去,身没竹海渊。山,春风吹进空青山,环四周,新笋遍竹山。山,山上山下有奇观,一眨眼,笋柱顶石翻。山,甘洒汗水建青山,斩荆棘,植竹在溪涧”的桃江,更让人们乐不思蜀。连绵竹海,是现代巨大的植物氧吧。座落在洞庭之滨的桃花江竹海里的湖南第一座竹文化博览馆,集湖南、浙江、福建、四川、云南、广东、安徽、江苏、江西、广西等省市竹艺艺术品于一馆。如细腻精致、轻如蝉翅、透明莹浩、微气可拂、状如执绢的竹扇,所点缀的山水、花鸟、走兽、鱼虾神灵活现,是文化匠心的代表,是技艺与心灵的契合之作。竹馆里30多种竹编技艺,150余个花色大成,令人叹为观止。构思独特、布局别致、虚实有度、栩栩如生、超凡脱俗的竹雕竹刻,把僵如直耿的竹杆、盘根错节的竹蔸、婆娑游摇的竹枝,经浅刻毛雕,留青镂空,使山水布于其上,人物跃于其间,花鸟鱼虫活灵活现,展现了中国竹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桃江竹文化博览馆近千件文物遗存,叙述着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为人们陶冶情操、感受艺术魅力,提供了体验的场所,是苍茫竹海中一叶文化之帆,浓妆淡抹总相宜。
“竹径通幽静”“绿萝拂行衣”,桃江人民坚持不懈,用汗水把桃江装扮得山青水秀。苍茫的竹海,使桃江“时有清风来”,人们徜徉在“绿色盈盏”“翠绿满怀”的竹趣里,为桃江“带活了一县经济,造就了一个产业”。绿色竹业兴桃江,依自然而造美好生活,以“及凌云处尚虚心”的品格,自强不息,谱写绿润千秋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