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任务驱动
2021-09-06郑丽华
郑丽华
【摘 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不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就可以实现,关键还要讲究方法。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懂得运用“任务驱动”,让学生参与到任务中来,找出问题,再积极思考寻求解决任务的方法,激发内在潜能。本文以一节区域展示课为例,全面剖析任务驱动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的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探秘水温计》 任务驱动 综合实践活动
“任务驱动”就是教师把整个教学活动交给任务,即把原本由教师讲解的内容放到任务中,再把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完成任务,通过改变被动等待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记牢获取的新知识点,还可以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变得更加善于思考和创新,遇到问题迎难而上,学会克服前进路上的各种阻碍。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分组协作完成任务,还能培养与人沟通、相互协作的能力。从目前实践情况来看,任务驱动教学的主导虽然还是教师,但是学生已经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整个教学圍绕任务主线展开。
与普通室内教学不同,综合实践活动属于课外教学,倾向于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和生活完全可以融合,从而形成学习素养,懂得活学活用。学生在参加这类活动的时候,探索的知识内容更具有综合性,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学科。STEM教育的重点在于将数学与科技相融合,并加入工程元素,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并不单一使用某个学科的知识,而是懂得融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形成综合能力,探索科学问题,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具体而言,可以用《STEM课程之探秘水温计》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作为案例对这种教学方式加以说明。
一、任务内容——源于生活和学生的需求
任务只有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才能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实用性,继而产生求知的欲望。学生对日常生活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把教学建立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升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枯燥乏味的任务。“情境”“问题”“主题”是构成任务的三大基本要素,“基于学生生活的环境,吸引学生参与探究任务,形成一个有意义的实践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真实性、有效性及意义所在。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由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导入:“同学们,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玲玲家就遇上了一件麻烦事。她妈妈平时每个星期六都会带刚满周岁的妹妹去母婴店洗澡,疫情期间,却再也不敢外出。可是在家洗澡吧,水要么太冷要么太烫,宝宝总是哭闹,购买一个新的水温计又不方便,于是她想着,自己做一只水温计怎么样呢?”由此引入教学内容。教师根据任务和学生一起探讨水温计的原理,这样一来,学生对制作水温计产生兴趣,也就愿意跟随教师的思路,继续往下思考问题。
二、任务设计——指向综合运用的分层设计
综合实践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指导要点都必须通过分解细化综合实践活动任务后确定,因此任务的分层细化研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有效指导的基础与前提。设计什么任务,并不是由教师凭空想象,而是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目前已经掌握的知识储备、他们的兴趣点以及如何把知识点融入任务当中等问题。在难度方面,既不能让学生轻松完成任务,也不能让学生感到力不能及,而是要让他们经过一番努力才能完成任务。由于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任务的设计也要讲究层次性,由浅入深,由易而难。
本节课,教师设计了三大任务。第一大任务是要思考做一个水温计,是用粗的有机玻璃管还是细的有机玻璃管。这个任务又分解为五个小任务:猜测、实验、观察、记录、汇报。第二大任务是思考水温计内液体是用水还是酒精,可分解成实验、观察、记录三个小任务。第三大任务是设计宝宝水温计,具体分解成三个小任务,分别是设计、介绍和评价。整个任务每一层都分成了多个层次,做到了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每一次训练都有单独的目标,且这些目标之间环环相扣。
每个任务在设计的同时,指导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及技术支持,比如第一个任务,粗玻璃管和细玻璃管的对比试验,探究哪种管子里液体高度变化最明显。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不同粗细的有机玻璃管、同一种液体、试验记录单等。同时,任务之中也要包含着教师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只不过这些知识点需要学生经过由浅入深的思考才能掌握,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丰富知识储备,也可以让他们懂得知识之间的联系,锻炼思考能力。
三、任务管理——优化经验智慧的平台搭建
教师下达任务之后,并不意味着工作结束只等学生完成任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都需要开展指导工作。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让每个学生明确任务目标,只有这样活动才能按照既定方向推进,活动效率才能得到保证。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做好分组,学生分组之后,要将任务细分,每个人的任务要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任务开展的时候,教师也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当然,这个指导是要讲究策略的。如果指导方式不够科学,实践活动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教师既要给学生一定的引导,又要让学生主动思考,相互协作完成任务。比如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通过PPT展示制作要求:小组分工合作、制作时间10分钟、水温计要实用美观等。学生在这样的指导下掌握了方法,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生活与经验,开展这个活动的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可见,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要想实现这一教学亮点,教师选取科学的指导方式十分关键。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能替代学生去思考,更不能直接包办学生的工作,而只能对学生进行指导。所谓指导,就是给学生一些思考线索和方向,让学生不至于感到迷茫,不至于花费大量时间还是毫无进展。很多时候,教师的鼓励和点拨对学生完成任务会起到关键作用。
四、任务评价——体现价值增长的拓展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存在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综合”,这一点也体现在评价上。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但是通过参加活动,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但是收获的内容又不尽相同。为此,如何评价学生在综合实践中的成绩,也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完成任务的最终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在于他们是否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参与过程中如何表现。所以,评价应该针对过程而非结果,教师评价的内容也应该是综合的,而不是只针对某个问题。因此,教师评价时既要考虑到学生对综合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要涉及态度和情感方面的内容。在确定评价内容之后,再着手选取科学的评价工具。总的来说,在评价时要尽可能尊重学生,关心和爱护他们。
在教学《STEM课程之探秘水温计》一课时,教师在展示学生的水温计作品的时候,同样需要做好评价工作。评价方式有多种,首先,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做出客观评价,再由小组成员对其做出评价,还要把评价主体扩展到全班同学,最后再有教师点评,从单一评价主体发展到多元评价主体。在总结中,教师又向学生布置了课后拓展任务——探究水温计的精确度与玻璃管内液体有没有关系,让学生自己寻求答案,引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凸显对综合实践活动核心素养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抛出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相互协作,在现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将各种科学的孤立知识点串联起来,运用所学和经验解决问题,形成崭新的知识框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真正感悟到知识的力量,也可以提升自我思考能力,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朝侠.巧用任务驱动,提升核心素养——基于STEM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例研究[J].华夏教师,2018(33).
[2]韩娟.任务驱动在小学Scratch课堂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9(20).
[3]谢琼.STEM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浅谈[J].成才,2016(6).
[4]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邹开煌,张美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与关键[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