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e”路推动实践的深入化
2021-09-06王晓亮
王晓亮
【摘 要】BYOD教学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型的多变使得这种学习环境的有利一面得到了放大化,因为主动参与探究的学生多了,学习的面更广了,学习的效率也会更加有效。本文从两节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片段来对如何从智慧层面推动实践的深入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智慧提升 牵引能力 探究能力 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可以是多样化的,其中一种课型特别适合在自带设备(BYOD)环境下展开,那就是网络探究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课型特别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受到了很多教师的追捧。因为这种形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及情感状态,实现和外部社会网络世界相连通。BYOD指学生携带自己的设备进课堂学习,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教学媒体由服务于“教”走向服务于“学”,为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以及协作、交流、共享创造了机会,有利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网络探究,支持和助力学生发挥学习潜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获得持续学习动力。
一、以点带面,智慧提升学生的牵引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指出,教育对生活的动力作用表现在教育本身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继承、整理上。教育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自我意识和未来意识。通过反思和自我意识活动,教育时刻关注着个体和人类的生活方式。既然要求产生自我意识的活动,那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牵引能力。
五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是:充分考虑关注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其健康成长。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周末去哪里》一课的教学目标是:(1)根据“周末去哪儿”的规划任务,学会利用百度地图“搜索”“查看‘详情、路线、搜周边”等功能,学会运用技术服务于生活;(2)能够合理规划“周末去哪儿”;(3)在规划“周末去哪儿”的过程中,培养做事有规划的意识,提升组织规划能力。基于此,笔者通过BYOD,在智慧环境中展开教学。
片段一:调查展示,激发出游设想。
1.提问。
师:“伙伴、伙伴,周末去哪里呀”(唱)一转眼这个周末要到啦!小伙伴们,你们的周末准备怎么过?
生1:去无锡动物园。
生2:去新华书店买书。
生3:参加亲子徒步大赛。
2.揭题。
师:好多同学都说到了周末出去玩,虽说时下流行说走就走,但是心中先有一份计划,会使我们的周末出游变得更充实更精彩。今天,王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规划“周末去哪儿”(贴板书,揭题)。同学们,在规划前,先来做一张调查表,然后根据自己的设想试着规划。
学生投屏分享调查结果,根据学生的规划草图,进行追问评价。
评析:以完成教师的调查表为起点,设想规划,这样的活动前奏,让学生形成了实践活动的规则意识,也为后续的活动规划奠定了基础,学生也获得了如何实践的好方法。通过投屏、分享的方式让教师和学生们快速了解情况,如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构成,精准地把握学情,并牵引出学生的生活需求,有利于教师围绕主题活动——周末去哪儿的规划提供服务。
二、以一及十,智慧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程的力量》一书中提到,课程内容的整体规划与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设计要尽量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不能仅仅考虑学校课程资源的优势。其实就是指,我们需要尽可能地走融合课程的道路,让学科间能相互融合,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在智慧课堂设计的本身,需要依据BYOD环境,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继续以《周末去哪儿》教学片段为例,基于网络的“百度地图”“美团”“大众点评”等软件资源,给学生的探究与创新提供平台,以一及十,做到智慧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片段二:利用軟件,生成初步规划。
1.推荐。
师:王老师可是第一次来东林小学,你们学校好漂亮啊!那这边周围都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地方呀?谁能给我推荐一下?
生1:薛福成故居。
生2:南禅寺。
2.引出百度地图。
师:你们说的地方可真多呀!我都想去。比如东林书院在哪里,它有什么看点呢?什么时候开放呢?这些信息我该怎么了解呢?
学生给出回答和建议。
师:除了刚刚同学们提到的可以请教身边的人……我们还可以求助这些网络资源(PPT出示),比如途牛网、百度、高德地图、“驴妈妈”、百度地图……
评析:以百度地图的引入,让学生牵引出其他的软件,从而有所对比,为本节课的规划路线提供服务。学生在使用百度地图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在小组内进行操作实践,可以相互帮助,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参考百度。实时搜索,给学生搭建了研究探索的舞台,也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片段三:使用百度地图,制定出游方案。
师:“百度地图”就是一款很不错的软件,课前我们已经对它有了一点了解,它有哪些功能呢?谁来介绍一下(投屏并演示)。
点评1:学生讲到“路线图”的时候,点评坐出租车、坐公交。
点评2:讲到“景点的费用、餐馆的费用”的时候,可以归纳到费用这个层面进行评价。
点评3:介绍到“周边服务”比如电影院的时候,可以点评今天有什么电影片,什么时候播放等,可以有选择性,有利于我们安排时间。
师:现在你已经对“百度地图”有了更多的了解,请小组合作制定一份适合小组出游的方案吧。
小组合作,制定方案,投屏展示。
评析:智慧学习课堂更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介绍完“百度地图”,牵引出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软件来学习。之后,利用互联网查找并筛选信息,使用所需软件,小组合作,进行“功能介绍”“投屏点评”等协作活动,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完成知识的自我构建。学生在民主、平等、互助的人际氛围和学习情境中进行实践探究、对话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牵引能力也得到了深层次的提高。
三、点石成金,智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之建构创意与实施策略》一书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提升学生的基本“学力”以及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自主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为锡东新城“打call”》一课教学目标是:(1)指导学生多途径地收集信息,了解家乡的巨变,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并立志为建设锡东新城而刻苦学习。(2)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会用多种形式整理信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通过多角度地展示信息、交流信息,让学生学会交际、分享资源,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素养。基于此,笔者引入BYOD,在智慧环境中展开教学,让“e”技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片段四:主题引领,运用“采访法”实践探究。
主题一:“学在锡东”。
师:今天让我们走进锡东新城,感受它的魅力。有请“学在锡东”小组。
生展示采访街道办负责教学的张主任的视频,并出示选择题,让其他学生在线作答。
师:现在让我们看一下做题结果。大部分同学都做对了,证明听得很仔细。
主题二:“食在锡东”。
师:民以食为天,在大众点评榜单上,哪些锡东美食名列前茅呢?看,它们是兰沁园、锡笼记和凯司令。
师: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的“食在锡东”小组就前往店铺进行探秘。有请。
学生进行汇报,现场把美食和学同学、教师分享,现场点评。
师:把视频中的美食带到了现场,让学生品嘗并评价。
评析:智慧课堂需要学生参与智慧学习,合理地利用学习工具和资源,解决学习及生活中的问题。在这两个主题中,都用到了学生实地采访的方法解决了主题中的问题。通过播放采访的视频让学生画面感更强,采访不是人人去参加,但是这样的一种分享方式更直观,同学们体验更深刻。这也是利用智慧手段带给学生们的益处:在真实的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片段五:发散思维,制作旅游方案。
主题三“玩在锡东”。
师:如今的锡东新城也有了很多值得我们去走一走、玩一玩的地方。最后请出“玩在锡东”小组,带我们去畅玩一下吧。
生:我们小组为大家准备了四条旅游线路,我们将分成四个屏幕,设立四个报名点,请同学们认真听取队员的讲解,扫描二维码报名。
评析:智慧课堂学习内容的范围界限被打破,便捷的学习工具让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和教师认知,学生依据兴趣和能力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学生在制作不同的旅游路线图的同时,也是智慧课堂的融合,学生的表现形式更加的丰富,实践能力也提高了。让所有感兴趣的同学加入旅游路线,用移动端扫描二维码的形式新颖,在便捷技术的支持下,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形态,文字、图片、动画视频、虚拟现实等形式,使学生通过全身感官体验,实现高效学习。
这两节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e”技术为基础,更好地为主题提供服务,哪个地方科学与否,哪个地方合理与否,网上查阅一下便可知晓,所以在BYOD环境下,可以让综合实践活动更加充满智慧。
【参考文献】
[1]万伟.综合实践活动之建构创意与实施策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万伟.课程的力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