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一生只作墨梅香
2021-09-06逸舟
逸舟
王冕如同其笔下的梅花,清雅脱俗却又孤傲不群。其人其画都突显出不流时俗的高尚情操和淡逸清远的艺术品质。洗砚池头,梅树常开,一枝墨梅便是一段传奇人生。
好学成痴放牛娃
王冕(1287—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食中翁、梅花屋主,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代画家、诗人、篆刻家。王冕出身于贫寒之家,没有殷实的家庭背景和广泛的社会关系,其才学技艺都是靠苦学一点一点积累养成的。
王冕自幼好学成痴。七八岁时,父亲让他去田埂放牛,他却偷偷地潜入学堂,听学生们诵读诗书,听后就默默记下来,天黑回家的时候却把牛忘在了田里。经常有人牵着牛来他家找其父亲理论,责备王冕放牛踩踏农田。父亲很生气,便鞭打王冕,但王冕依然如故,书还照听,牛还照忘。母亲见王冕对学习如此痴迷,便对丈夫说:“既然这样,就不如顺从孩子意愿,听其所为吧!”于是,王冕离开家,在一间寺庙旁居住。他白天继续放牛,有空就在池塘边画荷花;入夜便悄悄地进入寺庙,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卷在长明灯下琅琅而读,直到天明。佛像多为泥胎土偶,狰狞可怖,小王冕心性安适,仿佛看不见。
浙东大儒、理学家韩性听说王冕的学痴举动感到惊奇,觉得此子有慧根,便收其为徒。后来王冕继承韩性衣钵,也成为一代名儒。韩性去世后,其门人对待王冕如同对待韩性一样恭敬。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王冕把母亲接入城中奉养。时间久了,母亲想家,王冕就买一头白牛驾车送母回乡,自己穿着宽衣高帽随行于车后,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他。王冕也笑,并不以为意。
王冕后来能在诗文、绘画、篆刻方面都有所成就,与其执着和洒脱的心性有莫大关系。
九里山中种梅花
王冕虽然满腹经纶,才华出众,却因生性孤傲,鄙视权贵,屡试不第。于是,他便把参加考试的文章全部烧掉,决意断绝功名利禄,隐逸清修,一心致力于书画学问。
王冕行事异于常人,时常头戴高帽,身披蓑衣,足穿木屐,手提木剑,引吭高歌,往返于市中,有时骑在黄牛背上,手持《汉书》诵读,人们都以狂生视之。他的好友著作郎李孝光想推荐他到府里做官,王冕却说:“我现在有田可耕,有书可读,干吗还要早晚抱着案卷站在庭下,让人当奴役驱使呢?”于是他便浪迹江湖,下东吴,入淮楚,出塞北,游历名山大川。后历大都,老友秘书卿泰不华想要引荐他入馆就职,王冕力辞不就,南回故乡,隐居会稽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终老田园。
王冕在九里山种梅千株,筑庐而居,题曰“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他又制一叶小舟,名曰“浮萍轩”,放在鉴湖边上,任其漂流,听其所止。他每日吟诗作画,饮酒长歌,赏梅听琴,过着超脱世外的隐逸生活。
元末,朱元璋带领大军平定婺州(今浙江金华),攻取越州(今浙江绍兴),然后屯兵九里山,听说王冕之名,便派人寻访,想把他召入幕府做谘议参军,王冕没有就任。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再次派兵请王冕出仕为官。王冕依旧不愿出山相佐,以出家之名相拒,并把自己住的地方扩建为白云寺,不久在兰亭天章寺去世。
王冕的隐居生活,随性所适,恬淡自然,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创作环境,使得他可以心无旁骛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身处清香淡远的梅花丛中,写梅画梅赏梅,养成了梅花一样孤高冷傲、清雅不俗的高贵品质。他所画的《墨梅图》即是其个性特征和艺术追求的具象表达。
不要人夸好颜色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
这是王冕在其《墨梅图》上题写的一首诗,他以梅自喻,在诗中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把清气流布乾坤的美德,实际上是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诗的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作者笔下的墨梅,“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借此表达自己对艺术的执着和对梅花的热爱。洗砚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水墨点染而成,清淡却不俗。后两句盛赞墨梅的高洁品质,他笔下的梅花虽然外表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他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讨好他人,求得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流布天地之间,表现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
关于此诗有几个不同版本,笔者倾向于王冕题写在《墨梅图》上的这一版,特别是末句的一个“流”字,隐含“暗香流动”之意,相较于后来通行的“留”字更为鲜活灵动,诗意隽永。这一版应该是最接近王冕本意的。此诗立意高远,格调清雅,正是王冕艺术风骨的真实写照。
作为题画诗,《墨梅》意在述志,同时点出了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抒发了个人情感。这首诗题于《墨梅图》左上方空白处,弥补了空间上的空缺,避免上方留白过多,从而将画格、诗格、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诗为画增色,画为诗提神,二者相得益彰。除了画作本身的魅力,这首题画诗也为其增色不少,有点睛之妙。
王冕对宋代有“梅妻鹤子”之誉的隐逸诗人林逋很是推崇,他对梅花的热爱也是受其影响。这幅《墨梅图》的构思或许就源自林逋的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构图简单却意蕴无穷。画面中,数枝梅花从右向左横斜伸展,除此之外是大片的留白,虽然没有清溪朗月衬托,却让人感觉“暗香浮动”,一股清气扑面而来,诗意盎然。
王冕的构思止于暗香,并没有把清浅的水、黄昏的月表现出来,他以留白的方式突破了时空局限,激发人们的想象,同时又以题画诗的形式给人以提示,引导人们进入他所设定的艺术境界,从而跳脱出现实的羁绊,在更深层次上实现了梅的人格化和哲理化。展卷观之,唯觉暗香袭人,神清气爽,由空而满,由淡而浓,令人沉浸在一片流动的清气之中。不得不说,王冕的构思看似简单却十分高妙,体现出其深厚的个人修养和高超的艺术修为。
王冕创水墨梅花画法,以没骨法施淡墨,赋予梅花别样气质,这在《墨梅图》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画中梅花主枝用浓墨一笔挥就,侧枝采用中墨和淡墨交叉画法,墨色浓淡相映,变化自然,枝条挺秀飘逸。主枝先是向上斜伸,然后平展,以一个弧度向左延续,枝头处略微下压,画梅花几簇,使画面平衡且有动感。如果按黄金法则来看,这一簇梅花视觉上位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其上方正好是王冕的题画诗,作为视觉補充,给人以整饬协调的视觉体验。梅枝的高逸斜出和下方的大片留白,让人产生临池之梅的联想,从而生发“疏影横斜水清浅”的美妙意境。梅花用淡墨点染,或绽放,或含苞,或正,或侧,花形多变,疏密得当。苔点和花萼用重墨提点,花蕊用浓墨勾描,简洁而传神,使得梅花虽未着色,却生机勃勃。这点点斑驳浅淡的墨梅,正与题画诗中“洗砚池”相呼应,因为在“洗砚池头”,所以梅花染上了淡淡的墨痕,“个个花开”具有了与众不同的文人气息,其独立于世、清芳自守的品质跃然纸上。
王冕画梅,形态多变,不拘一格。除了没骨法,还常采用淡墨勾描法画梅花,如《南枝春早图》《幽谷先春图》《月下梅花图》等。他笔下的梅花重意不重形,却法度谨然,在浅淡的墨色中透着生活的渴望和艺术的生机,有时还体现着寄托着强烈的孤傲高洁、不畏权贵的精神。一次,王冕从塞北游历回到大都,在墙上画了一幅梅花,并题诗“冰花个个团如玉,羌笛吹它不下来”,以此来暗讽统治阶级和当朝权贵,表示自己不愿为统治者作画,因此受到排挤,只能偷偷逃回南方。王冕这种不畏权贵的精神,也正是梅花精神的体现。
除了在绘画、诗文方面造诣深厚,王冕还是一位篆刻家。他首创以花乳石治印,对后世文人篆刻起到了先导和推动作用。王冕篆刻推崇汉印,风格古雅淳朴,由于没有人继承其衣钵,所以没能像文彭那样成为一代开山宗师,但在中国印学史上,他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王冕一生与梅相伴,自己也活成了一树孤傲高洁的梅花。他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梅花的热爱都融于画作之中,每一根梅枝,每一朵梅花,都是他艺术情怀的自我绽放。
洗砚池头,梅树常开。梅花是王冕的精神寄托,也是其艺术化身,以清远之气广布人间,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