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常识”到“常规”,提高新教师的行动力

2021-09-06蒋从雨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新教师常识常规

蒋从雨

【摘 要】“语文教学要聚焦核心素养、关键能力”“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等诸如此类的“语文教学常识”已耳熟能详,但语文教学的诸多痼疾依旧存在。究其原因,常识属于“知识层面”,只有“常识转化为常规”,成为“行动力”,新教师的语文教学才能落地、扎根、开花、结果。

【关键词】新教师 新尝试 常识 常规

前期,语文教学呼唤“回到常识”。学习、研讨、培训,一番热闹之后,新教师对“常识”的认识得以唤醒。“语文教学不能丢了听说读写;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运用语言;大量阅读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常识”耳熟能详。但是,“学生语文素养提不上”等诸多痼疾依旧存在。究其因,“常识”属于认识层面,由认识到行动除了内因(个人自觉),也需外因(教学管理)的介入,把“常识转变为常规”,把“常识变成教学习惯”,变革才能落地,学生才能在“地里”扎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结合校情,求真务实,笔者尝试从“氛围、课堂、评价”三方面进行尝试。“牵一发动全身,改三招变气象”。时间一久,“常识”成了“常规”,笔者的教学习惯、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在潜移默化中分别有了改变与提高。

一、重视氛围,熏陶从碎片化走向结构化

学校生活有许多碎片化时间,师生在这些时间内常处于无序状态,“教师磨洋工、学生胡打闹”乃是常态。语文学习需要“文火”,需要“熏陶”,这些碎片化时间恰是“积跬步”的最佳期。

1.听唱“常州吟诵”,扎根本土,不忘家乡之音

“吟诵”是古人表现诗情文气的重要方式,“常州吟诵”是其中的重要一支。笔者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发了“听唱课程”。清晨,当学生踏进教室之时就播放“常州吟诵”。春天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夏天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时,“停车坐爱楓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天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吟诵内容时时变换,学生边听边唱,在软软的吴语中习得方法,扎根本土。

2.诵读“必背诗词”,学其精髓,优化言语品质

学生的言语品质不高,其中原因之一即是少了古诗词的精炼、简洁、生动。笔者利用“每周两节20分钟的晨读课”诵读语文配套读本《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如此,既保证了诵读“必背诗词”的时间,又把古诗词优美、生动、简洁的语言渗透进了学生的言语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的言语品质在“润物细无声”中“更上一层楼”。

3.分享“阅读心得”,开阔视野,触摸课外世界

“现在读书、读报、看新闻的学生少了……”在感叹之时,作出引导是关键。课前预备铃响到正式上课之间有3分钟,以前通常是让学生趴在课桌上等教师来上课。笔者对这3分钟进行了“时间管理”,每天让1~2名学生上台交流读书、读报的“心得体会”。既开阔了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读书读报、收集信息、运用信息的习惯与能力。

4.恢复“每日练字”,端正其行,溯源书写本义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却经常被随意处理,甚至边缘化。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规定写字时间”开始。中午12:00~12:50是自习时间,笔者在前10分钟的时间里安排学生写字,并认真指导书写。由此,学生心静了,做人做事踏实了,审美力提高了。“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小小的改变,接近了写字教育的本义。

如此一来,碎片化时间按“听说读写”的逻辑得以结构化。这样看似“规定的方式”把“语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语文学习需要熏陶”这些“常识”转化成了“常规”。虽有“过于刚性”之嫌,可较之原先的随意而为,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明显成效。

二、尊重差异,课堂教学从统一化转向个性化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加强了课程计划统一实施,推进了课标学习落实,强调了教研组协同作战……这些措施让新教师成长迅速。但也出现了“千课一面”的现象,共性力量过大就会压制个性的丰富多彩,而真实情况是:新教师文化背景有差异,学生学习能力有高低,课堂教学方法无定法,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生产力”。

1.变革“集体备课”,求异存同,讲求张弛有度

集体备课是需要研究的,以求得一份“可复制教案”为标准的集体备课是不受欢迎的,因为这样的方式“剥夺了教师的自由与创新”。基于此,笔者对集体备课有了自己的想法:育人目标可以存同,策略方法必须求异。笔者尝试实践“213法”(两周一次集体备课,一文本三种教学设计,一种是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一种是名特优教师的教学设计,一种是自己的教学设计),看似任务重了,却能在“多样的教学设计”中体验到“研究的魅力”。

2.分析“自身素养”,尊重个体,形成自我特色

新教师的教学素养各有千秋,有善于“精讲精练”,有精于“学法指导”,有擅长“写下水文”,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差异性资源”。笔者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上出有“特点、特色”的课,在此基础上,相互借鉴、互通有无,形成了一些代表性课型:(1)“精讲略读课”——精读一篇得法,略读多篇用法;(2)“对比阅读课”——确定议题,聚焦语用点,在多文本之间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发现、提炼、运用知识与方法;(3)“类比阅读课”——同类课文先定“主题”,围绕主题探究同类课文的“前延后续”;(4)“读写结合课”——聚焦表达方法,当堂练笔,先学法再用法。

3.共商“作业菜单”,因生而异,选择学习所需

作业是巩固学习的重要一环,现实中,作业设计往往丢了“选择性、层次性”而变得“大一统”。统一的作业不符合“学情差异”,导致“吃不下、吃不饱,甚至不想吃”等现象。笔者尝试改进作业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形成作业菜单,分为三大类——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特色性作业,供学生选择,学生依据“当日学情”自主选择。

三、审视方式,评价从单一化走向多维化

语文核心素养涵盖“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项内容,可是评价方式依旧是“书面检测”,此方式对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辨识力与表达力,以及由此生成的思维力”这些相对“显性”的知识与技能可作出一定的评价,却很难对“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等“隐性能力”作出评价。笔者尝试变革“书面检测”这种单一的、孤立化的方式,设计了“长高宽三维评价方式”,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

1.注重“平常积累”,拉长过程,延迟成长评价

语文素养的提高非一蹴而就,对学生“语文素养成长”的评价需要“延迟”,需要拉长过程,给足成长的空间与时间。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对“写字、说话、课外阅读”等诸多方面采用了“积分制评价”,根据班情制定了“班级积分细则”。积分的目的不是比“谁的分多”,而是引导学生注重日常积累,同时打破“唯分数的局限”,引导学生发展多种素养,真正做到“各有所长、个个精彩”。每学期末,学生尽情展示努力的“成果”,证明自己语文素养方面的进步:讲故事、朗诵诗词、演课本剧……一学年的努力,一学年的等待,笔者看到了“百花齐放、春色满园”。

2.细化“核心素养”,抬高品位,坚守“取法乎上”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这里的“法”即为语文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学生语文素养不高的重要原因是“标准”落实,没有形成“常规”。因此,笔者尝试在学校、市教科院、区发展中心专家们的指导下制订了“班级语文素养过关检测”制度,针对“识字与写字、写话”等方面进行过关检测,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指向“多元开放”,延展宽度,跨越领域界限

语文教学向宽处行,就要走向“多元开放”,走向“综合性学习”,让语文与其他课程沟通,并貼近现实生活,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认识。笔者尝试立足学校文化,努力开发“主题综合课程”。以“劳动主题”为例,内容设计为:劳动体验与创意劳动,身边劳模采访,与劳动相关的朗诵、绘画、歌唱、习作比赛等系列活动。学校根据内容制订了评价量表,包含“信息收集与运用、问题发现与解决、成果交流与展示”等评价内容,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产生“小劳模奖、小记者奖、小作家奖”等奖项的获得者。在“主题综合课程”中,语文知识得到综合运用,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发展,学生语文课程得以多元开放。

《周易》云:变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语文教学的变革也是如此,变的是教学的策略与途径,不变的是对语文教学的挚爱与追求。愿新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路上不仅做个“被唤醒者”,更要做个主动的“变革者、实践者、思考者”。语文教学变革“如观秋水”,可忧思,可望穿,可清心……

猜你喜欢

新教师常识常规
常规之外
健康常识我知道
健康常识我知道
常识:哪杯更冰凉
新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反思
“功”从“磨砺”出
在爱的阳光里,和孩子共成长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破常规 获巧解
超越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