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难忘的红船采访

2021-09-06朱安平

莫愁·小作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李达南湖嘉兴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特别是随着党的百年诞辰到来,浙江嘉兴南湖作为我们党的“根脉之地”备受关注:一条诞生一个伟大政党的普通小船,一段被迫中断而又成功延续的曲折旅程,一位并非会议代表却为之做出特殊贡献的非凡女性,栩栩如生呈现了如董必武同志所赞颂的“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的沧桑往事,给纷至沓来的瞻仰者以巨大的激励与深刻的启迪。而我更是深深沉浸于二十年前赴嘉兴和上海采访党的“一大”诞生,并有意外重要发现的回忆之中。

那是2001年春暖花开时节,中国记协组织获奖记者赴革命纪念地进行专题采访,首站就是嘉兴南湖。我有幸成为采访团的一员,第一次见到因与党的正式诞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红船,第一次在党的一大相关介绍中,听到一个叫“王会悟”的女性名字,无比感奋与新奇。在之前的有关记述中,或仅笼统地称党的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树德里(新中国成立前改称望志路、现为兴业路)召开,或简略提及先在上海开幕、后转移嘉兴举行,对其经过则语焉不详,王会悟更是闻所未闻。出于对党的光辉历史的尊崇与从业女性媒介的敏感,我就此深入采访,在当地宣传、文化、党史部门的帮助下,追溯这位非凡女性在党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历程中的不朽足迹。

王会悟于1898年出生在浙江嘉兴桐乡一个普通人家,家境拮据,13岁因父亲病故中断在嘉兴师范的学业,返乡独自办起女子小学,后受到排挤又入外国教会所办湖郡女塾半工半读,热衷追求和传播新文化、新风俗。五四运动后,她来到新思想荟萃、先进人物聚集的上海,在辛亥革命元老黄兴的夫人、时任上海女界联谊会长的徐宗汉处做文秘工作,结识留日学生总会委派回国的代表李达,其坚定的革命信仰和渊博的学识令她敬佩不已,而她作为新女性的革命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也使李达产生爱慕之情,两人于1920年结为伴侣,婚礼在陈独秀家的客厅举行。

正是与李达结合,使王会悟得以参与中共一大筹备工作。其时李达作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理书记,负责建党的发起组织,代表食宿及会议地点等后勤事务交由王会悟操办。已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上海女界联谊会理事的她,早从李达那里明白“现在中国首要的事情是要组织共产党,这样才能真正搞起革命来”,她欣然接受这一并不简单的任务,为之东奔西走。先设法以“北京大学暑期旅行团”名义,通过黄兴夫人徐宗汉的关系,向博文女校校长黄绍兰租借了几间校舍,作为一大代表的宿舍。时值盛夏为让大家休息好,她特意买来芦席铺垫,又费了一番功夫几经选择,确定将开会地点放在也是一大代表的李汉俊所寄居的胞兄李书城的家。李书城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刚买下位于法租界上的这幢老式石库门房子,一楼一底另有天井,前后门均可出入,其环境僻静,距代表住处仅200米,行动十分方便,尤其是李书城的“大官”身份,可起掩护作用,恰巧他当时携家眷到外地避暑,房子正好空着。

1921年7月23日晚,在李公馆楼底只能容纳十几个人的小客堂里,从当时全国50多名党员中产生的13名代表,与两名来自共产国际的代表围坐一起,庄重拉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大会议序幕,中国大地终成燎原之势的红色火种由此点燃。为安全起见,会议间隔持续进行,交给王会悟的任务是服务和放哨工作。会议进行中,她一直牢牢守护楼下门户,警觉观察周围动静,密切注意一切动向。

第八天即7月30日夜间,第六次会议正在举行,按计划由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讲话、通过党纲等决议,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刚开会不久,虚掩后门闯入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正在警惕望风的王会悟立即问他找谁,那人随口报了一个显然臆造的名字,然后说声“对不起”便匆忙离去。她马上报告了这一情况,正在发言的马林富有地下斗争经验,当即机警地从座位上一跃而起,用手击桌称此人可疑,建议会议立即停止,说完便和另一位代表尼科尔斯基起身离开,代表们随之散去。当时担任会议主席的张国焘还有些将信将疑,埋怨“王会悟大惊小怪,把会场搞散了”。

事实证明王会悟的警惕并非多余,那个神秘男子正是受雇于法国巡捕房的侦探,一直在盯梢已被监视的马林的行踪。仅隔十来分钟,全副武装的巡捕和士兵就开着警车前来搜查,所幸代表已及时疏散,留下应对的李汉俊以“几个朋友在此讨论十九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搪塞过去。事后马林说:“这个女孩子(指王会悟)很机警,要好好培养。”李达对她竖起了大拇指:“你立了大功!”中共中央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称:“这个侦探的到来,并没有给党带来损失,尽管他来过以后,很快警察就突然进行了搜查。在这以后,我们提高了警惕,为了使代表大会继续开会,只好到附近的一个不大的小城市去。”

这个“不大的小城市”就是嘉兴。经过那个突遭侦探与巡捕袭扰的惊心动魄的深夜,出席“一大”的代表们为会议如何开下去焦虑万分,对改址选择却意见不一,有人提议到杭州开会,又有人提出杭州过于繁华,容易暴露目标。值此紧急关头,王会悟自告奋勇献上良策:“我的家乡嘉兴有个南湖,离火车站很近,湖上有船可以租。从上海到嘉兴,只及上海到杭州的一半路。如果到南湖租条船,在船上开会,又安全又方便。游南湖的人,比游西湖的人少,容易隐蔽。”大家听后表示赞成。

王会悟迅即了解上海到嘉兴的火车班次,又先行赶往嘉兴安排一切。代表们随后到达,除李汉俊因住处被监视不便出门、陈公博受惊吓转去杭州、两位国际代表为避免过于引人注目未便同行。一行人在王会悟的带领下前往南湖,先乘摆渡船至湖心岛,再改换拖梢小船到稍远僻静水域,登上事先租好的画舫式游船,进入中舱客堂间,围坐在八仙桌前继续开会。王会悟则装扮成歌女模样,坐在船头望风放哨,一旦有别的游船靠近,就哼起嘉兴小调,手指敲着舱门打节拍,提醒代表们注意。

在王会悟悉心照护下,按照事先确定“以一日之长开完大会”要求,会议从中午11点左右开始到傍晚结束,先后审议通过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代表们起立轻声呼喊:“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人类的解放者万岁!”

王会悟与一大的缘分不止于此。1959年南湖拟建革命纪念馆,重心是一大续会所用游船,因系在极其秘密情况下临时租借,无法确定和寻找船主,而且原有船型已绝迹,经请示中央决定仿制一条当年的游船作为纪念。正是在王会悟反复回忆与精心指导下,圆满仿制出如今仍陈列在南湖烟雨楼水面的长13米、宽3米的单夹弄丝网船,形象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歷史场景,成为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生动象征。1964年4月5日,曾是一大代表的董必武重访南湖,登上纪念船里里外外仔细察看后,激动异常地连声说“很像、很成功”,欣然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随着时代发展,为使一大南湖会址更好成为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990年6月,嘉兴党员、群众响应市委“我为南湖增光辉”号召,捐资建造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此时已是93岁高龄的王会悟,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得知这一消息,立即从有限的退休费中寄来100元,表达作为唯一尚在的一大亲历者的心意,3年后她在北京溘然长逝。

对王会悟与一大关系的了解,令我深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重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女性并未留下空白,虽因会议在反动统治白色恐怖下秘密进行,其内情一直不为外界所知,集见证人与参与者于一身的王会悟更是长期默默无闻,但她对党的创建所作的奉献应当铭记与弘扬。有鉴于此,我写了《烟雨迷雾访旧踪 ——追忆“一大”幕后功臣王会悟女士》的报道,《中国妇女报》于2001年5月15日,以纪念党80年光荣之旅“史海寻踪”专栏开篇隆重推出,《人民政协报》《党史信息报》《新民晚报》等纷纷转载,激起广泛而热烈的反响。王会悟的名字不再鲜为人知,各种缅怀、宣传、研究以及文艺形式表现等源源不断,最近陆续播出的多部纪念党的百年诞辰的电视剧中都有其身影。她在“开天辟地大事变”中的忠诚、勇毅和智慧,契合与诠释了“红船精神”的首创、奋斗、奉献的深刻内涵,已经并将继续激励我们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朱安平:《中国妇女报》高级记者、原江苏记者站站长,曾获中国新闻奖、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编辑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

猜你喜欢

李达南湖嘉兴
“野马少年”练武上春晚
同学李达
南湖
南湖的船,党的摇篮
嘉兴融沪记
南湖早春(节选)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新性质及应用
嘉兴城区话的声母、韵母变异
美丽的南湖
傻哥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