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2021-09-06马晓峰张海东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14期
关键词:前缘椎弓椎体

马晓峰,张海东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6)

胸腰椎骨折属于临床上较为多见的脊柱损伤,其主要是由外力造成的胸腰椎骨质连续性破坏而致。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开放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术治疗,虽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术后创面较大,患者预后较差[1]。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先进的手术方式,具有术中切口小、创伤出血少且恢复快等优势,于患者背部作4个小切口,从而完成置钉、复位及穿棒等手术过程,可较大限度保留患者腰背肌肉完整性,有助于患者改善预后[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4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24 ~ 78岁,平均(37.64±5.71)岁;爆裂骨折4例,压缩骨折1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22 ~ 77岁,平均(36.42±4.21)岁;爆裂骨折5例,压缩骨折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3]中关于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经CT、X线检查确诊为胸腰椎骨折者;无病理性骨折疏松者等。排除标准:椎体肿瘤或有可疑骨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有骨科疾病手术史者等。此研究已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患者及家属对此项研究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术,全麻后,取俯卧位,将受伤脊椎作为中心,作约12 cm的切口后,将肌肉与软组织逐层剥离,漏出上下关节突,再置入4枚弓根螺钉于伤锥上、下椎体弓根,于纵向伤锥撑开复位后装置连接杆。完毕后逐层缝合各层组织冲洗术野。观察组患者行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术,全麻后,使用C型臂X线机进行定位伤锥上、下位椎体,于椎弓根根部作6个1.5 cm的切口,确认定位后,将定位导针放入椎弓根,逐步装置扩张套筒,确认C臂透视后,将4枚椎弓根螺钉拧入,将纵向连接杆装置打开复位,于C臂透视复位无误后,逐层缝合并冲洗术野。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3],显效:X线检查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均恢复至正常,随访后内固定螺钉无松动情况;有效:X线检查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部分恢复至正常且随访后内固定螺钉无松动或轻微松动发生;无效:X线检查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未恢复至正常或变差,随访后内固定螺钉严重松动。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比、椎间隙高度、椎体Cobb角。测量胸腰椎侧围X线片,作直线延长线于受伤脊椎上下终版,伤锥后凸Cobb角为夹角角度,伤锥前缘高度比=(伤锥下位椎体前缘高度+伤锥上位椎体前缘高度)/伤锥前缘高度×0.5。④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4]、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5]。VAS评分采用0 ~ 10分的4级评分法,无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 ~ 6分;重度疼痛6 ~ 10分。ODI评分总分为100分,其分值越高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术后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0.91%)较对照组(63.64%)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围手术期指标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显著少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对比( ±s )

表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对比( ±s )

组别 例数 手术切口(cm) 住院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对照组 22 10.78±1.20 7.17±0.35 378.26±47.51观察组 22 6.42±1.28 5.13±0.28 90.77±35.35 t值 11.656 21.348 22.771 P值 < 0.05 < 0.05 < 0.05

2.3 伤椎前缘高度比、椎间隙高度、椎体Cobb角 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椎间隙高度水平均显著升高,椎体Cobb角显著降低,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2.4 VAS、ODI评分 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两组患者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椎间隙高度、椎体Cobb角对比( ±s )

表3 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椎间隙高度、椎体Cobb角对比( ±s )

注:与术前比,*P < 0.05

组别 例数 伤椎前缘高度比(%) 椎间隙高度(mm) 椎体Cobb角(°)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前 术后3个月对照组 22 44.13±1.15 94.81±1.53* 5.30±1.82 9.18±1.46* 18.62±5.68 9.32±2.15*观察组 22 44.03±1.18 95.57±1.66* 5.32±1.81 9.28±1.79* 18.15±4.52 8.86±2.13*t值 0.285 1.579 0.037 0.203 0.304 0.713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表4 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对比( ±s )

表4 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对比( ±s )

注:与术前比,*P < 0.05。VA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OD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组别 例数 VAS评分 ODI评分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前 术后3个月对照组 22 6.73±0.82 1.35±0.46* 85.15±4.23 40.64±3.35*观察组 22 6.25±1.12 1.76±0.68* 84.02±5.33 41.86±3.76*t值 1.621 2.342 0.779 1.136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是骨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类骨折类型,多因腰胸段为生理性前凸与后凸的腰椎衔接部,更是关节突的关节面从冠状面向矢状面转移的移行区,易遭受旋转负载的破坏。临床上主要采取开放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术治疗腰胸椎骨折,其目的是重建脊柱稳定,恢复脊柱解剖序列与预防继发性损伤,但由于该手术易损坏椎旁肌与神经组织,故严重影响患者预后[6]。

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要求外科手术应以降低对肌群和软组织的损伤为目的。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术主要采取体表定位穿刺,因其不用对椎旁肌肉组织进行大面积剥离,从而避免了手术电刀对脊神经后支和腰背肌失神经的损害,且手术沿着肌纤维方向对椎旁肌进行钝性分离,进钉点较为确切,加之术中无需牵拉,创伤率大大降低[7]。本研究显示,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手术切口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椎间隙高度高于对照组,而椎体Cobb角水平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与手术切口,且其安全性、稳固性相对较高,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腰胸椎骨折多因外界因素刺激导致,出现胸椎局部肿胀、疼痛及运动障碍等症状;而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术相对开放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术对患者创伤面较小,不需大面积裸露患者腰背肌肉,进而可降低对椎旁肌与神经组织的损害,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和运动障碍[8]。本研究中,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术亦可有效改善胸腰椎隔着患者术后腰椎功能,但其更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加快恢复进程。

综上,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可改善腰胸椎骨折手术情况,缓解患者疼痛,促进病情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前缘椎弓椎体
经皮椎体强化术单侧穿刺方法研究进展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3~6岁儿童寰枢椎椎弓根在3D打印技术下的测量研究
夹心椎体小剂量骨水泥预防性强化治疗“三明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民用飞机翼面前缘的抗鸟撞结构设计思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