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2021-09-06高兴蓉
高兴蓉
(砚山县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云南砚山 663100)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全民身体健康,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意见》及农业农村部部长在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按照坚持严格执法监管和推进标准化生产两手抓、“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总体要求。通过分析砚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际工作中的看法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一)农业生产概况
砚山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全县国土面积3822 km2,管辖11个乡(镇)108个村委会(社区),总人口52.23万人。2020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4.26万hm2,农业总产值57.6亿元。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辣椒、蔬菜等,其中:粮食作物7.2万hm2,总产量30.25万t;蔬菜(含辣椒)种植面积5.22万hm2,总产量达80.6万t;中药材三七面积1000 hm2,总产量达800 t。畜牧业以猪、牛、羊、鸡为主,2020年,全县肉牛存栏17.5万头,出栏10.62万头,生猪存栏19.86万头,出栏25.86万头,羊存栏7.65万只,出栏10.36万只,家禽存栏208万羽,出栏家禽296.3万羽,肉蛋奶总产量达4.35万t,实现畜牧渔业产值19.53亿元。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近年来,砚山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了以冬早蔬菜、辣椒、畜牧、三七、水果等为主的高原特色优势产业,截至2020年底,全县拥有农业龙头企业45家,共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709家,家庭农场64个,农产品加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64.12亿元。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高素质农民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基本建成,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砚山县于2012年12月成立了县、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核定编制45人,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2018年,县级检测站化验室通过省质监局和省农业农村厅“双认证”,县、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实现了“有机构、有职能、有人员、有设备、有经费”。
(二)规范农业投入品监管,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不定期对全县农业投入品经营门市、重点农产品生产企业等重点区域进行督促检查和专项整治,开展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和执法检查,督促完善记录台帐。
(三)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逐步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
建立蔬菜、水果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6600 hm2,“三品一标”企业及准备申报绿色食品的企业100% 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注册登记,积极响应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
(四)农残检测工作全面推进
县级检测站化验室通过“双认证”,为农残检测工作打下基础。快速检测与定量检测相配合,对以蔬菜为主水果为辅的农产品开展检测,2020年定量检测样品451个,快速检测3069个。
(五)兽医卫生监督执法
以兽医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轴心,扎实开展动物免疫、动物疫情监测、畜禽产地检疫、出县境检疫、屠宰检疫、无害化处理等工作,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六)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及监管
当前,砚山县获证有效的“三品一标”企业17家,共有产品76个,“三品一标”企业分布于各乡镇,涉及水果、蔬菜、花卉、鸡蛋、牛、羊等产品。工作中主要采用宣传培训、举办标准化示范样板、监督抽查等方式,对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进行生产指导及监督,使生产严格按相应的标准及要求执行,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不足,监管工作难以全面保障
作为农业大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财政资金投入没有形成长效机制,投入的资金远不能满足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的需要。
(二)未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大环境,农业投入品监管执法不力
一是法制宣传力度不够,全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意识不强;二是农产品的生产涉及的范围广、时间长,受利益驱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事件屡禁不止;三是品牌意识没有形成,大多数消费者没有安全意识和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对品牌产品很少问津;四是农业投入品使用不规范,违规添加禁用药物的现象和不能正确执行安全间隔期制度仍存在,都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五是农业综合执法力度不够,各种监督检查多流于形式,专项整治不彻底。
(三)标准化生产示范效应不足,“三品一标”品牌培育不够
一方面是作为云南省农业生产大县及国家农业示范区之一,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可追溯体系建设面积及品种狭窄而单一,尚须进一步加强推广面积和多品种展示;另一方面“三品一标”宣传不够,全县几百家涉农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获证企业及产品占比少,没有形成农业“拳头”产品,品牌培育扶持未见成效。
(四)县级检测机构整合,致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开展困难
因县级机构改革,砚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撤销,新成立的砚山县综合检测中心尚未全面开展检测工作,导致检测工作经费中断、人员分散,工作开展不畅。
四、监管策略
(一)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技能培训,提高全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一是加强对生产者的宣传培训,提高种植、养殖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安全的农产品是种养出来的,要在生产第一线上下功夫,规范使用生产一线的投入品,严把生产过程这个关键点。二是向消费群体宣传,增强安全意识。农产品的最终目的是走向消费者,消费者要时刻注意农产品安全,提高防范意识;要学会鉴别不合格农产品,增强识别能力;要学会打击不合格农产品。三是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培训,营造提高全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氛围,才能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二)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全面提升监管能力
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成果,逐步增加投入,抓牢基础,稳住队伍开展好面上工作;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尊重知识才能留住人才,特别是在职称评定、岗位聘用上给予指导帮助,留住人才的同时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才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科学监管;三是坚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级检测机构的公益性地位,在提升资质能力建设,也就是提升检验检测功能及人员素质的综合能力,采取派出学习和请进培训的方式,以鼓励和奖励的办法,让文化素质高、专业性强的技术人员,参加资质考试获取资质。对设施设备通过计量认证,全面提升资质能力,提供准确有效的检验检测报告,用实际行动践行“最严谨的标准”。
(三)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可追溯体系建设,在“产出来”上下功夫
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样板,开展农业标准的集成转化、全过程质量控制、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立等,建立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技术和管理标准。加强宣传和培训,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完善农产品生产全程档案管理,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的目标,为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打基础,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行业自律和消费者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四)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在“管出来”上下功夫
一是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在国家全面提倡依法治国理念基础上,贯彻执行好相关农业法律法规,提倡依法兴农、依法治农,做知法守法弘扬法律正气的榜样。二是有计划地开展由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牵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植保站、兽医卫生监督所、渔业站等单位和部门联合的执法行动,对农业投入品进行强化管理,对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坚持打防结合、上下联动、标本兼治、教育与处罚并用的原则。三是依法依规加大对违法违规不法分子的惩罚力度,严格执行“最严格的监管和最严厉的处罚”,只有加大违法犯罪成本,才能有效震慑和打击以身试法者。
砚山冬早辣椒规范化种植集合病虫害绿色防控
(五)加强“三品一标”建设和管理,切实提升农产品质量
一是要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发展绿色、优质、高效、生态农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和合作社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推出和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农产品。二是加强“三品一标”产品的认证后管理,加大抽检力度,严厉查处不合格产品、不规范用标产品以及假冒产品,做到“发现问题,坚决出局”,切实维护好品牌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