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感悟山水 以笔墨幻化灵性
2021-09-06张春华
张春华
《清香图》 李向辉/作
《清香》 李向辉/作
最近,河南画家李向辉展示了他的一批新作。在这些作品中,大部分是山水作品,也有些花鸟画作品。不难看出,这与我两年前所见的作品有了很大的改变,品赏间一股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从这些作品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他的付出和努力,同时也高兴地看到他已然有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审美格调。
李向辉的绘画起点是从线描、速写、色彩开始的,娴熟的西画功底为他的山水、花鸟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早在数年前,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院长、著名画家黄格胜教授就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李向辉年龄最小,也是我唯一的外省的学生,考研前给我寄的资料就可以看出他的综合素质较好,对多种画种均有涉猎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读研后没有半点懈怠,继续精进,在短短的三年学习时间里取得了长足进步。”正是这三年的言传身教,成为李向辉艺术历程的重要节点。
广西艺术学院毕业后,李向辉带着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在安阳师范学院的教师岗位上,继续以一颗平静的心,静静地、不停息地走在自己的艺术之路上,并向关心他的人交出不懈精进的人生答卷。
当今书画界,有些人急功近利,不好好做功课,画工肤浅,作品平庸,却善于包装,自誉名家、大师等。然而,书画家毕竟是靠作品说话,是要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所以作为一位追求作品艺术含金量的青年画家,李向辉是以作品征服观众的。他出生于河南安阳,钟灵毓秀的中原山水、深厚的古城文化积淀的熏陶,是他青少年时代的艺术营养。
为了研习中国画,李向辉先后考入安阳师范学院、广西艺术学院,从学士到硕士,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以极大的精力和勤奋刻苦的精神研究了传统技法,尤其对龚贤、袁江、袁耀以及近现代的傅抱石、陆俨少、黄宾虹等的笔墨语言进行了深入理解。
然而,研习中国山水画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山水或者花鸟画,都不只是艺术家观物达情,绘写江河、林木、花鸟、草虫的手段,更是画者寻找心灵归宿、构建精神家园的重要抒怀途径。
李向辉认为:“生活是艺术之源、发展之源,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他认为学习中国画既要继承传统,也要学习大自然。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中国艺术所要实现的终级目标,是画家在心灵和自然造化之间搭建起的对话通道。
因此,在随黄格胜教授学习时,李向辉深入名山大川以及乡野写生,领略真山真水的四季变化和神韵,通过艺术实践寻找大山的内涵,领会各种山石皴的形成及特色。
《春喧》 李向辉/作
与此同时,他还着重于理论修养方面的学习。可以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李向辉的绘画功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众所周知,中国画既讲究传承,也提倡创新,每个优秀的画家都有自己的观念。赏读李向辉的作品,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才气和灵气。
他笔下无论是山水作品还是花鸟作品都既有写生写实之美,又有他将眼中山水与胸中山水、眼中花鸟与胸中花鸟融为一体,集山川、花鸟风貌之大成,熔铸一炉并运之于笔下的意境之美。
李向辉在创作山水画的过程中以线为骨,线与墨并用,长短、粗细不一的线条与或浓或淡、或枯或湿的墨交相呼应,气韵生动、变化万千。
作品《春雨好似画中游》《清泉石涧流》《秋林幽居图》《雪霁图》等,远山清秀、云雾缭绕,一派灵气氤氲。看得出画家极为注重意境的表达,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他创作时笔墨变化丰富,用笔洒脱,以墨的干湿变化对比出质感、韵味,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的情怀,从而达到了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家园》《太行新颜》《古城新貌》《故乡》《幽居图》等,无论构图、运笔、用墨还是设色都颇见功力,特别是在景物中融入的汽车、古塔、木桥、房舍、小桥、竹子等,具有生活情趣,展现出画家对现实生活的深切体验和炽热情感。驻足于画幅前,能清晰地领略到他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和对家乡、对祖国山河的无尽眷念。笔墨间蕴含着不尽的诗意,隐喻着人们向往的精神家园。
值得一提的是,因受宋画以及黄格胜的影响,再加上长期写生和不断锤炼,李向辉笔下的树木线条质朴、笔墨雄健,枝叶穿插自然,色彩清新、层次丰富,从而成为他个性画笔墨语言的重要元素。
山与水哺育李向辉成长,同时大公无私地给予他无穷无尽的灵感和驱动力。 “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功力打出来。”李向辉深谙其理,他认为,自己尚处在“打进去”的阶段,还需要在教学相长中继续探寻艺术真谛,遵循“不着急、不偷懒”的师训,一步一个台阶地向着艺术高峰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