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的有效融合

2021-09-05柯婷英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课外课外阅读

柯婷英

摘 要: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课内外阅读为写作蓄力。当学生能够领悟到课内外阅读的真义时,我们的阅读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升,内涵也将更加深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读写能力也将得到较快提升。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 写作 有效融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0.035

新《课标》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每一个人(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要求,课外阅读更是一种生活,关系到每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下面我就如何把课内外阅读与写作有效融合,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教师自身素养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自身应该是读者,自己读得多而精,读透文本,才能有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初读,进而深度阅读。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打破传统的“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学方法”的格局,把备课焦点集中在对教材、文本的理解和挖掘上,集中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以及学生的激趣上,还应集中在备课的广度和文化内涵上。

课内选读的文本时常只是某些作品中节选的一部分或一篇,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要想真正理解作品的内在深意,就必须将其放到完整的作品或作者当时特定的创作背景中去感受。显而易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前提是教师自身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对于学生的阅读是否可以从课内延展至课外,以及是否可以用课外促升课内,教师的引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教师只有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灵活运用自己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有效将课内外阅读教学与写作融为一体。

二、课内外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有效融合的措施

在教材的基础上,师生们要建立课内文本与课外读物之间的联系,并加以扩充,使课内外的阅读相互融合,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阅读课外读物时的盲目性。由此,课内阅读就成为课外阅读的依托,课外阅读就成为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

(一)提高课内阅读的时效性

要想在课内外阅读上有所感悟和收获,首先必须在课内阅读上下功夫,使学生真正“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1.教师要读通、读透文本

教师要兼多重身份(普通读者、学生、教师),从角度由浅入深地钻研文本,掌握文本的写作背景、语言特色、人文内涵。

2.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个因素是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应放在语言文字上,着重于让学生读出情感。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能力。

3.机动灵活地开展教学

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带领学生一步步地体验从语言品鉴到情感体验的过程。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年段、不同的课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如,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前,让学生查找我国著名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二)以故事激趣,联系课内外阅读

如何在新的课改环境下,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资源,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联系,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

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是源源不断的动力。讲故事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极佳方法。《陈太丘与友期行》《咏雪》两篇短文很有意思,都选自《世说新语》。于是我便在学完两文后,跟学生讲《世说新语》中一些早慧儿童的故事:孔融、钟毓钟会兄弟、王戎。张玄之等。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也从中了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名士卓尔不群的面貌,从而引领他们走向课外浩瀚的书海。

其他如美文朗读法,教师对课文进行多种朗读方法的指导,或进行朗读比赛,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再融合相关的知识点,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起课外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与信心,为学生搭建好阅读与写作的桥梁。

(三)课外阅读的指导

调查表明,优秀学生绝大多数都喜欢读课外书刊。课外读物既能够帮他们对课内知识加以巩固,又能够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二者可谓相辅相成。

那么,课外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顺读是常规阅读方式,即从头到尾、循序渐进地阅读。选读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理解程度,挑选一些篇、章、节进行阅读,只读重要部分。精读是对熟读文章的反复阅读,把关键的句子背下来。诵读与朗读为有声读书,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诵读音量小一些,用平常的语调,抑扬顿挫地念。抄读是一种古老原始的读书方法,“目读十遍,不如手抄一遍”,抄写过程中眼睛一面看书,一面又有手的动作,抄写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

(四)阅读与写作的融合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不知从何下手,感觉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于是瞎编乱造,内容空洞,言辞乏味,其实问题的根源主要是缺乏必要的阅读和积累。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课内外阅读为写作蓄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总之,爱好读书、终生受用。善读好书,受用终生。因此,将课内外阅读有机联系起来,能促進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融合阅读与写作,以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当学生真正领悟到课内外阅读的真谛时,我们的阅读教学效果将随之提升,内涵也将愈加广阔,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读写能力也将得到较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 《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

(本文为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0年开放课题《初中语文有效阅读与提升写作能力的实践研究》的部分成果,课题号:KCZ2020037)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课外课外阅读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小满课外班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我的“课外老师”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