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中的巧用
2021-09-05李志英
李志英
摘 要:思维导图素以生动、直观、高效和易于引发思考、联想的特点,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发挥着提高分析、运算效率,充分挖掘人类潜能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思维导图引入作文教学中,期望把作文中各级主题的关系和与之相关的层级图外化出来。通过对写作思维的精准展示,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供优异的逻辑思维训练方式,在写作时能达到条理有序、思路清晰、发散思维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提升写作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作文教学 运用方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0.015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方面,学生对作文素材缺少发现的眼睛,缺少敏锐的生活体验,写作时常有“无米下锅”的现象,令学生无从下笔。另一方面,学生的作文呈现出思路混乱、没有主题、不知所云的问题。
教师面对这样的作文批改起来如同嚼蜡。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感知生活、发现素材、架构作文的能力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思维导图的出现,这款学习工具素以生动、直观、高效和易于引发思考、联想等特点,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发挥着提高分析、运算的效率,充分挖掘人类潜能的重要作用。所以,“思维导图”就成为教师手中的“利器”,也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插上了翅膀。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散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全新的、以大脑为基础的外化的高级思维,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是利用色彩、图像、空间等要素,与文字结合来刺激大脑,用来把浩如星海、零零散散的知识结构化,最后快速建构在人类的认知和记忆系统中。
思维导图通常是把焦点设置在图的中心,并从中央图形开始,把联想产生的思维结果与中央图形相关的一级子中心用线条相连,作为一个分支,一级子中心又能成为下一级联想的起点。也就是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放射型的图形化的思维训练工具,它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指挥人类左脑的顺序、逻辑、数字、文字,以及右脑的颜色、图像、想象、空间思维,然后用一种独具特色而又非常高效的方法来驾驭整个范围的技能,来开启人类大脑的潜能。
二、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中的巧用
思维导图的发射性思维非常符合语文作文教学知识面广、跳跃性大的特征,同时又可以将知识点结合成一张有层次的知识网,帮助学生记忆和思考。所以将其运用到写作中,能够用文字将你的作文想法“画出来”。它的放射性思维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逐层递进的线型知识链不仅可以快速整合知识点,还会将各个知识点罗织成一张彼此关联而又分出层次的知识网,从而起到帮助思考和优化记忆的作用。通过对作文写作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供优异的逻辑思维训练方式,在写作时实现条理有序、思路清晰、发散思维,在教方法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提升写作能力。
1.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审题立意
学生的学情和身处的环境决定了他们在观察、思考以及面对不同事物时的看法、立场、态度。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大胆绘制思维导图,记录思考的过程,让这种差异变得真实而具体可视。在学生开始写作前,引导他们绘制思维导图,让他们把自己的构思和理解用关键词和层级的从属关系图示,生动直接地呈现在教师面前,非常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学生还可以通过绘制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准确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把握文章的写作要点。
每篇习作都会有一个主题,当学生看到作文要求之后,第一就是要明确写什么,也就是思维导图的“中心点”是什么。首先确定中心题材,然后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围绕“中心点”展开联想和想象,并以关键词的方式记录下相关的重点。放射性思维是连接到一个中心点的联想和想象的过程,是一种放射性思维的外在表现图形。写作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而思维导图能很好地把放射性思维表达出来。它总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每个词或图像都成为一个子中心,整合起来它又是无限的分支。
例如,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作文内容是“难忘的第一次”。要求把经历写清楚,还要写获得的启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确定“中心点”,也就是作文的“立意”。尽量让学生罗列自己所能想到的所有内容,之后让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定为“中心点”,再向外发射出去。让学生的写作思路清晰地表现出来。
2.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架构行文
平时写作的程序是先审题,然后搜索以前积累的有关联材料,先有思路,然后再写,但是即将动笔的时候,我们却发现学生思路很狭窄,想到的素材很少,结构也老套,作文完全没有新意。写作时需要做到“人人有话说”,之后就是怎样能将“话”说透、说清晰、说独特,这个过程就成为作文训练的重点了。而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思考、研究素材,理清素材与素材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好地激发写作积极性。
写好一篇作文,只有有思路,才能做到主题突出、条理清晰。因此,在审题立意时首先要明确主题,确定好中心点之后,再琢磨怎么写,同时还需要巧妙架构。引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架构行文,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每一个子标题上,标注上提示的关键词语,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写作时更加直观地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到一个词语上,从而起到提示作用。
例如,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会生存》或者写《鲁滨逊漂流记》的读后感。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孩子根据故事内容设计思维导图的框架,让孩子罗列出重点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用关键词标注在分支上,这样既能顾全作文的整体表达效果,又能使整篇文章有序。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上清晰的思路、关键词语的提示,就不至于脱离主题。
3.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遣词造句
新《课标》指出“尽量减少表达形式对学生的束缚”,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注重遣词造句。如果此时引导学生巧用思维导图来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教师来讲就是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在确定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基础上,字斟句酌、遣词造句。
在学生开始写作前,在思维导图的旁边支系中写下可能会用到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对比或者插叙等写作手法,并且在导图上补充、完善,做到合理调配,就能使文章显得更为生动。还可以把可能用到的、所能想到的好词好句记录在导图旁边,并随时使用。
教师要让学生们在写作前对文章有一个全盘考虑,哪里该用什么资料,哪里该用什么语句,最终使文章熠熠生辉。
三、巧用思维导图的积极意义
1.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运用到了思维导图的创新功能,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作文素材也完善了,结构也更加严谨、更加有序而且也更符合逻辑。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总之,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作文教学中,有助于学生确定作文主题、选取素材,能帮助学生巧妙构思,帮助学生找到真正有意义的写作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使作文更具体、更生动。
2.改变了教学模式
思维导图的利用善于创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引领写作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运用了思维导图的作文教学,确实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以前写作时容易造成的前后脱节、逻辑混乱等问题,思维导图就能加以解决,它引导学生写提纲,对作文细节有构思,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再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定能提高作文教學效率。
总之,将思维导图引入作文教学中确实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一篇优秀的作文一定是围绕准确的审题立意、巧妙的架构行文和生动的遣词造句来进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训练工具,能有效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发散思维、厘清结构,使作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薇《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25期。
[2] 程玉红《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时代教育》201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