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1-09-05廖艳燕
廖艳燕
摘 要: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改革工作,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写作素养和写作能力。基于此,本文结合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内涵,分析教学难点,最后教学策略,以期推动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习作单元 教学方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0.014
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充分挖掘习作单元教学的内涵。还要根据目前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的困难,探究教学策略,以期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一、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内涵
小学语文习作单元能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理解学科知识,提升学科教学的整体性,以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小学语文习作单元也可以将其当作一个单元的教学总结,这种方式是以学生习作探究活动过程为主线,为学生构建真实有效的学习情境,提升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选择写作的题材,培养学生构思、写作、推敲、欣赏、反思等一系列能力。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工作也是以培养学生探究知识、技能、方法为出发点,提升学生整体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对写作充满兴趣。
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导入、展开、总结。通过导入环节,为学生构建自主选题的情境,明确课堂教学的计划和任务。在展开环节,要求学生围绕写作过程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创作,其中主要包括命题和材料的选择、构思以及修改和推敲等。在总结阶段,主要包括学生反思提升环节和作品赏析评价环节,从而全面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不断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习作单元教学的水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学习和互动当中。
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内涵,还体现在主体性和目的性、有序性和循环性、整体性和部分性方面,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和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发展学生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習作单元的教学难点
在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中,还包含许多教学难点和重点,需要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机结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写什么、如何写,这也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境。虽然有很多丰富的作文参考书,一些学生也会同时运用好几本写作材料进行参考。但是参考书中有良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部分学生会通过直接摘抄参考书的方式,进行写作。这种方式不仅对学生的写作练习毫无帮助,还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还有一部分学生拿起笔就感到困惑,认为自己没有东西可以写,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学生的有效写作,并且许多学生的共同特性都是不知道具体写什么。在习作单元的教学中,不仅存在学生经常出现无话可说的问题,很多学生还会对习作单元产生困惑。比如,很多教师在批改中,常常发现学生的语言没有情感。还有部分学生不能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思,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习作练习,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碰到许多困难。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中,学生怎么写也成了很多学生和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教师需要强化对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工作的重视,从多角度培养学生语文习作单元的学习效果和创作水平。这样也能帮助学生提升写作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是快乐的,从而不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升写作能力。
三、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
1.强化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首先,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可以强化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教师指导的作用和优势。在学生开始练习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这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和写作水平的关键。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不断优化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需要合理开启学生有关写作的动力开关,还要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如果学生不想写,则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也变得无意义。
在强化教师指导的工作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平时学会观察、思考、记录生活,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的知识面和阅读量,这样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语文习作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可以为学生搜集一些好词好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其次,不同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练习方式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坚持因材施教的方式,用个体指导代替统一指导的模式,提升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的水平。教师要有耐心和善于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潜能,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同时,对写作能力薄弱的学生,教师也要做到手把手教学,尽可能为学生指点迷津,提升技术薄弱学生的写作能力。
最后,在写作练习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作文中的问题进行有效归类,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总结。
2.提升精读课文的教学水平
在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提升对精读课文的教学水平。一方面,小学语文习作单元主要是由六个部分组成,为充分发挥精读课文在习作单元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还需要教师以强化学生语文基本功和素养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合理地参与到精读当中。精读课文也可以发挥课文对学生习作方法的培养作用。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学语文课文,充分研究和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参与到课文的分析当中,增加学生对写作侧重点和文化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合理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应该怎样写好一篇作文,增加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引入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不断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鼓励学生学习写作模式和情感表达方式,这样也能帮助学生强化学习水平和写作能力。
3.做好写作评价工作
统编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开放写作评价的理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过程评价、综合评价,而不是以统一的标准评价去分析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还要充分将评价的导向功能发挥出来,提升学生对写作的认知和理解,这样才能鼓励学生在写作中更好地张扬个性,提升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时,可以从多样化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比如学生在写作开始之前的阅读情况、沟通交流情况、文章情感和写作方式的运用情况,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实际结果。
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让学生自主评价、合作评价的方式,有效分析其他学生的文章特点,从而达到学生之间相互补充、共同进步的目的。教师在语言评价方面,还需要通过鼓励、欣赏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自信心,不要通过批评、严厉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的写作情况。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写作学习当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需要有效攻克教学的难点和困难,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和水平,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以及习作单元练习中全面发展。并且要提升精读课的教学水平,做好学生的评价工作,从而提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平《巧思优习 悦心创作——谈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四优”策略》,《华夏教师》2020年第20期。
[2] 江兰珠《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以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为例》,《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8期。
[3] 吕映《习作知识视域下的习作教材研究——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习作教材为例》,《教育评论》2016年第6期。
[4] 陈先云《课程观引领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