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2021-09-05唐一伟王瑞光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宋江武松水浒传

唐一伟 王瑞光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0.008

随着部编版教材的使用,整本书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但在教学实践中,以往教师所熟练掌握的单篇文章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也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将结合笔者在名著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以《水浒传》为例,谈一谈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根据导读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课本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础材料。古今中外的名著,是一座瑰丽璀璨的宝藏,要把哪些“宝物”着重展示给学生,这是教师在教学中所面对的选择性难题。与其绞尽脑汁拿不定主意,不如立足课本,仔细钻研。分析课本的名著导读部分,我们能够发现它为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

《水浒传》的名著导读部分,大标题是“《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即要求学生学会阅读以《水浒传》为代表的古典小说。正如导读部分的简介中提到的,作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水浒传》,以其史诗般的英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官逼民反”的主题,历来广为读者称道。这些就是整部小说的精华,以此为依据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

二、通过任务设计,激发阅读兴趣

达成教学目标的基本条件是学生能够读完整部作品,而一部名著动辄几十上百万字,这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怎么才能够引导学生读下去呢?我认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而“思考”是鼓励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的重要方式。所以,在阅读前,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需要学生经过认真阅读和思考才能完成的阅读任务,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在读《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庄”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以下阅读任务:1.王教头私走延安府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2.九纹龙是谁,他为什么大闹史家庄,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两个问题既涉及对故事情节的把握、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又涉及对社会环境的思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将学生们的回答进行汇总之后,得出了“任务一”的结论:王进私走延安府的原因是高俅对他的打击报复。这一情节体现了北宋末年吏治的腐败,权力成为“高俅”等贪官污吏谋取私利、作威作福的工具,他们可以依据个人好恶,肆无忌惮地运用手中的权力,打击报复像王进这样的下位者。同时,王进私走延安府也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引出了“九纹龙”史进的故事。在此,同学们通过思考,初步认识到统治阶级的腐败,这对理解整本书“官逼民反”的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

要更好地提高阅读效果,达成教学目标,写作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叶圣陶先生就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所“吸收”,但是“吸收”往往又是不充分的。这时教师如果可以根据作品内容,布置一些练笔作业,学生就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明确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从而更深入地钻研和解读文本;同时学生的作品也给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提供了依据。

比如,在读完“武松大闹飞云浦”这一章回后,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以第一人称改写故事的练笔作业。学生们基于书本的描写,把自己带入到武松的人物角色中,重新讲述了“武松大闹飞云浦”的故事。下面展示一位同学的练笔:

我是武松,景阳冈上打虎的武松,也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武松。一个月之前,我承蒙孟州守御兵都监张蒙方赏识,成为张都监的亲随。张都监待我如至亲,衣食住行,处处体己,凡有央浼,无所不依。在张府,我过上了体面、温暖的生活,找到了家的感觉。

今天是中秋,都监唤我去后堂共饮美酒、同赏佳节。我见有女眷同在,本欲回避,但都监力劝,我只好坐下。席上都监承诺许一女子嫁我为妻,唤做玉兰,我甚为欢喜,多喝了几杯后,回房睡下。夜半三更,听得后堂有捉贼声,我拿起哨棒,闯入后堂,有我在,谁敢在张府放肆!黑暗中,我被一样东西绊倒在地,“捉贼!”一声大喊后,几个大汉把我按住,不能动弹。“我是武松!”“你这个恩将仇报的贼!”张都监朝我喝道,他像换了一个人,面目狰狞。人证物证俱在,我被押入大牢,此时,我完全明白了:之前的抬举、信任和温暖都是圈套,我中计了。我很愤怒,也很心痛,我武松何德何能要让你张都监如此费尽心机!

六十天后,我被拟下罪名,刺配恩州牢城,出城后,施恩来送我,给我一些盘缠吃食,并嘱咐我路上小心。其实,我早就知道这两个公人没安好心。果然,又行了几里,路边出现了两个提朴刀的汉子,他们四人挤眉弄眼,我只做没看见。又走了数里,来到了一处济济荡荡的鱼浦,四面都是阔河,河边有一条阔板桥,牌楼的牌匾上写着“飞云浦”,这里荒天野地,正好结果了这几个奸人。我突然发难,将两个汉子踹下浦去,接着挣脱枷锁,如砍瓜切菜般结果了这几个奸人的性命。此时,河水映衬着夕阳,荡漾着鲜红的血液,几许凉风拨动了我的头发,我提着朴刀朝回城的路走去,我要报仇!

第一人称的故事改写,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武松”,他们把武松爱憎分明、快意恩仇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贪污腐败的古代官僚体系的憎恶。不仅阅读效果得到了提高,写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四、通过专题探究,提高思辨能力

文学名著是具有永恒价值和意义的,而这种价值和意义的获取,不应该来自资料的归纳或者老师的讲授,应该来自学生自身的思考、分析与归纳,只有这样得来的知识才是真实属于学生自己的。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让他们有独立的思考与判断,能够通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专题,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这样,学生各自的观点在交流中会产生碰撞与融合,从而让学生对作品的把握得更加全面、深刻。

读《水浒传》时,学生们对宋江这个人物的认识产生了争议,对其褒贬不一。所以我组织了以“分析宋江的人物形象”为主题的专题探究活动。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在“讲一讲”环节中,经过三個小组代表的讲解,宋江的人生轨迹及事迹变得相对清晰和完整,加强了同学们对故事情节的把握。接着,在“谈一谈”环节中,每一小组就宋江的个性特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学生们在“辩一辩”这个环节,对不同的意见展开辩论。辩论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真理、明辨是非的过程。学生们在辩论中,逐渐抛弃了之前对宋江“好”或者“坏”的片面认识,认识到了宋江身上谋反与忠诚、宽厚与下作、真诚与虚伪等相矛盾的性格特征并存的复杂性。最后,在“品一品”这个环节中,学生们认为宋江的造反是作者认识到社会的黑暗,对社会黑暗统治进行控诉的体现,而招安则是作为文人的作者受到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对最高统治者仍抱有幻想的表现。

通过专题探究这种方式,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深刻认识到封建社会的黑暗腐败,歌颂了梁山好汉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同时指出了农民阶层以及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当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更好地解决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展开合理高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

猜你喜欢

宋江武松水浒传
武松历史原型卞元亨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我家里的武松
武松:喝酒好赚钱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武松的醉与不醉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宋江给李逵的一封信
《水浒传》(节选)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