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伯务:面对绞刑架,忠诚永不渝

2021-09-05熊仲荣彭铿

湘潮 2021年2期
关键词:反动张作霖军阀

熊仲荣 彭铿

1927年,是中国现代史上血雨腥风的一年,年轻的共产主义者方伯务就是在这一年惨死在反动军阀的魔爪之下。他为革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给后人树立了追求真理、对党忠诚的典范。

方伯务,1896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衡山县店门乡天鹅村(今属店门镇九观村)。少时,他酷爱绘画和书法。

1922年,方伯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美术专门学校中国画系学习,所画作品送到宣武门“博识斋”字画店代卖,常被抢购。在校期间,方伯务以强烈的爱国热情,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1924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结识了李大钊和蔡元培。

1926年3月18日,方伯务参加在天安门举行的反对“八国通牒”的示威大会,抗议日本军舰入侵大沽口、炮轰国民军,声讨英、美、日等八国向中国提出无理通牒的罪行。接着他又加入李大钊组织的请愿团,再次向段祺瑞政府请愿。请愿团在段祺瑞政府门前广场被军警血腥屠杀,造成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三一八惨案后,方伯务担任北京车业工会主席,同时兼做中共北京地委的党务工作。1927年,剛进驻华北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便以“宣传共产赤化”的罪名杀害了《京报》主编邵飘萍和《社会日报》社长林白水。面对反动军阀的屠杀,方伯务没有选择逃避,继续一如既往地工作,大声疾呼着共产主义。

反动军阀对共产主义极端仇视,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疯狂阻挠和镇压,视共产党人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1927年3月的一天,方伯务像往常一样在北京的湖南会馆里屋伏案办公,突然一阵纷乱的叫喊声打破了往常的宁静,张作霖派出的便衣特务蜂拥进入湖南会馆。事出突然,方伯务等人没来得及转移就被反动特务包围,房门被擂得咚咚直响。方伯务意识到自己将要被捕,干脆神色自若地打开了门。“你是方伯务?”特务问。“是又怎么样?”方伯务冷冷地反问。方伯务被捕后,李大钊等也被捕,20位革命志士被关在同一所监狱。

为了从方伯务身上挖出有价值的信息,反动军阀派出的审讯者挖空心思,先是以金钱地位引诱,见方伯务不为所动,便施以酷刑拷打。方伯务没说一句有损党的荣誉和利益的话,更没泄露党的任何秘密,只是叮嘱前来探监的妻子要把孩子抚养大,以竟其志。无计可施的审讯者只好跑去对张作霖说:“方伯务等人是完全被赤化的赤党分子,极其顽固,必须严惩。”

1927年4月28日,张作霖操纵的军法会审,决定将李大钊、方伯务等20人绞杀。人性泯灭的反动派将刑场设在法部后院看守所,所中只有两副绞刑架,一次只能执行两人。

当天下午1点,阴暗的刑场弥漫着血腥和死亡的气息。首登绞刑架者为李大钊和谭祖尧,两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在对李大钊等人行刑时,反动派仍然不放弃对未行刑的方伯务等人发动心理攻势,施以威逼利诱,试图劝降他们。生死关头,方伯务铁骨铮铮,义无反顾地选择忠于信仰和誓言。最后走上绞刑架的是方伯务和另一位同志,两人昂首挺胸、神色不变,从容就义。

方伯务以一颗赤子之心,“勇往奋进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坚守信仰,对党忠诚,至死不渝。

(作者单位:中共衡山县委党史研究室)

猜你喜欢

反动张作霖军阀
焦山碑林吴佩孚碑石刻文化背景考察
张作霖:成大业,靠演技
东北军阀有温情
张作霖与日本的恩怨纠缠
专治出墙杏
是反动还是继承
从湖南《大公报》看军阀统治下的端午节(1917—1926)
张作霖巧骗袁世凯
在坏的时代能做好事
反动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