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2021-09-05薛艳艳
薛艳艳
摘 要:面对语文阅读教学要求逐渐提高的教学趋势,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基于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将课程的改革和优化工作重视起来,灵活地融入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为此,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切入点,简单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从兴趣阅读、问题阅读、教学方法、写作练习、群文阅读等多个层面提出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程改革
为了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思考,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突破点,并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实现阅读教学质量和实效的提升[1]。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无法在教师的引导下激起对课程内容学习的兴趣,只能被动地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第二,学生课程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不足。虽然在现代教育理论下,小学语文教师已经普遍认可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但一些地方依旧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教学的,导致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始终无法得到提升[2]。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的对策
1.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要驱动力,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为了能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动力,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学生的兴趣作为重要的突破点,创设趣味性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进而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3]。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为例,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教学资源的豐富化建设角度进行思考。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引入部分与课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借助图片和视频资源引入更多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视野,降低阅读材料的理解难度,为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打下基础。
2.提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注重阅读问题的引入
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是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改革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只有阅读教学实效得到提升,才能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创新以及学生持续、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阅读的有效引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既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教学的内容。因此,为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教学问题,利用阅读教学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逐渐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该阅读文本进行学习时,就需要借助文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和引导,如可以提问学生: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因是什么?分别有哪几个方面?借助这种具体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回归到文本中,主动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整理,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提出教学问题时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让问题具备一定的挑战性,但不能让问题表现出过难或者过于简单的特点。
3.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新焕发光彩,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为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重视起来,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教学为例,为了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考虑将分层教学法引入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如针对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教师除了要求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之外,还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引入更多关于用计谋取胜的历史人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充分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借助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解决具体的语文问题。而针对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掌握课程内容即可,不需要提过高的要求,以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设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兴趣阅读、问题阅读、教学方法等的重视和研究,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英杰.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数码设计(上),2021,10(1):179.
[2]夏银芳.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策略[J].卷宗,2021(3):317.
[3]丁玲迪.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读与写,202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