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021-09-05王定创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8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王定创

摘 要:当今时代,社会和国家对未来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全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迈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学生不只要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更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品质,以优秀的文化品格逐步成长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应该是所有教师聚焦关注的重点。围绕着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引领学生初步感受汉语魅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语感,对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起着重要作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重中之重,教师如何满足时代教育需求、培育栋梁之材,这是一个需要全体教师共同探讨和思考的事情。教育是贯穿始终的事情,绝非一蹴而就。因此,针对小学语文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本文给出以下几种可供教师参考的方式。

一、注重教材教学,引导学生思考

教材是教师进行授课和教学的基础,万变不离其宗,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进行授课时,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用奇思妙想编织出一個语文世界,引导学生自主走入其中,感受文章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和心情变化,引导学生从基本的字音、字词出发,逐步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如在教学《曹冲称象》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首先以一个有趣的小问题进行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大象是一种巨大的动物,那谁有办法来称一称大象的重量呢?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随后,教师要先带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生字、生词,为学生后续理解文章内容做好铺垫,然后教师再通读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让学生理解曹冲是如何称象的。在完成上述一系列授课过程后,教师可以再次回到课前导入问题,询问学生关于如何称象这个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言之有理即可。教材既是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自身基础能力的基石,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总之,基于教材,教师才能更好地制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策略,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地培养自身核心素养。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品质

知识处处源于生活,只有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生命力、有意义的。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语言工具学科,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能够掌握基本沟通交流的正确方式,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良好道德品质,感悟深厚文化背景中孕育出的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从古溯今,语文贯穿历史、贯穿生活。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研究知识的同时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生活背景相结合,让学生感受现实世界中所呈现出的科学知识或者人物品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以“植物妈妈有办法”为主题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询问、搜索生活中常见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记录下尽可能多的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最终,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的调查成果进行汇总,整理成表格以便课上使用。同时,在汇总完学生的调查成果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优美、形象、生动的语言,模仿课本中的句子,描写一些其他“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式。在上述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此外,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时,由于学生生在和平年代且年龄较小,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注意添加一些历史中爱国主义英雄人物事例、当代社会中英雄人物事例,不仅要带领学生感知新中国成立的艰辛,还要引导学生品味当代社会中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

三、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热情

随着新课标改革程度的加深,对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变化,对于教师来说最为明显的就是教学模式的改变。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教授知识,学生在下面看书听讲,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效率非常低下,因此只有优化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教授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提升课堂效率。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匆匆》这一课时可以采取几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由于这篇课文的文字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进行朗读,然后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在讲台上有感情地朗读。朗读之后教师让同学们自己投票,根据票数的多少评出表现最好的学生,教师再根据排名情况进行一定的奖励。而后,教师再统一进行点评,这样既可以鼓励表现好的学生,给他们信心,又可以适当地说明还不够完美,让学生继续努力。此外,朗读过后便是教师讲解课文含义的阶段,这个阶段很容易就落入传统教学模式而降低学生积极性,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讨论这篇课文的深刻含义,自己能够学到什么哲理,最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说明结论,若小组结果相似则说明学生对这篇课文理解较好。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与讲解,这样才能大大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可塑性最强的一个时期,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写作能力以及文学素养的初始阶段。对学生来说根基是否牢固关系着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所能到达的高度,如何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掌握足够多的基础知识,并且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名小学教师应具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罗晓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2019(21).

[2]许嘉艳.聚焦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复述能力培养: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述教学策略探究[J].新教师,2020(3):60-61.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