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未来的六点思考

2021-09-05张小平

国际公关 2021年4期
关键词:商业人类生命

张小平

《未来呼啸而来》是一本展望未来10年产业发展的书

《未来呼啸而来》是一本展望未来10年产业发展的书,它有两个“外在”的地方吸引我阅读和推荐:

其一,本书作者之一的彼得·戴曼迪斯拥有多重身份:他是麻省理工航空航天工程学硕士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横跨多所知名大学和多个知识体系;他是全球商业太空探索的领军人,在长寿、太空、风险投资等领域创办了20多家企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商业的成功;他是奇点大学的创始人兼执行主席,一直保持对前沿的考察与思考。作者经历了从“以知促行”到“践行渐知”的过程,这很难得。

其二,本书的结构十分简单明了:第一部分介绍包括区块链、量子计算、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在内的9大指数型技术;第二部分介绍这些指数型技术融合对社会和商业带来的7大加速的力量;第三部分介绍下一个10年中,上述技术的融合可能完全重塑的8大行业。这种简单,是思想的厚积薄发和逻辑路径的清晰可循。

看完此书,触发了我关于未来的六点思考:

第一,影响技术和产业变革达半个世纪的“摩尔定律”已经失效,取而代之的是“加速回报定律”。后者表明:在未來的100年里,我们要经历的技术变革将会相当于以往2万年。这对创业者提出了挑战:在20世纪的产业竞争中,可以走一步再往后看半步或一步;但在21世纪的产业竞争中,必须走一步往后看三五步。不然,举步即输。

第二,未来考量某种新兴产业前景的核心标准之一,就是看其有几种指数型技术的整合。比如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技术对未来零售业将造成的颠覆性影响。而主导这场产业革命的,可能是拥有Alexa的亚马逊、拥有Now的谷歌、拥有Siri的苹果和拥有天猫精灵的阿里巴巴。

第三,不要对互联网和技术的进步一味地担心,比如害怕机器人夺去普通人的饭碗。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一项研究发现:互联网每摧毁一个就业岗位,就会创造出2.6个新就业岗位。技术进步淘汰的是认知停留在原地的人。

第四,畅销书作家杰里米·里夫金指出,所有主要的经济范式转变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某个时刻,三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技术的出现和融合——有助于更有效地管理经济活动的新通信技术、为经济活力提供动力的新能源、能够更有效地推动经济活动的全新交通方式。而中国是上述三个方面综合表现最强的国家之一,且规模化一直是中国对推动科技产业发展最大的贡献,在未来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第五,我们不要轻视虚拟现实的厉害,因为它能刺激大脑中多巴胺、甲肾上腺素、内啡肽、血清素、神经酰胺和催产素这六种愉悦化学物质(游戏只能触发其中1-2项),从而让人达到一种巅峰的心流状态。也许再过20年,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可能逐渐成熟,它将完全重构人类的社会、商业和治理形态。

第六,人类的历史是一部迁徙的历史,人类因迁移而伟大。而在可见的未来,人类可能面临一次最为重大的迁徙——即从我们正常的大脑的单一意识旅居到基于“云”的集体意识。届时,未来的人类可能有两种诞生方式:一种是亘古不变的肉胎的孕育与祖辈的血脉基因的遗传,也即碳基生命;一种是保存于云端的生命信息和生命意识的重构再现,有可能是一种硅基生命或其他形态的生命。

面对呼啸而来的未来,我们应该送给自己12个字:“提升认知、洞察变化、发现价值”。

猜你喜欢

商业人类生命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