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园城市发展范式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探索

2021-09-05阳帅杨浪梅朱莹张悦奉志法廖佳佩

南方农业·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振兴

阳帅 杨浪梅 朱莹 张悦 奉志法 廖佳佩

摘 要 公园城市的精髓要义是绿地的系统规划与建设,而在建设系统式绿地方面,乡村建设拥有比城市建设更大的优势,然而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缺少配套的乡村发展理念指导,在公园城市建设逐步完善与推广的大背景下,通过研究在公园城市发展范式下,形成一套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理念,建设与公园城市发展模式相辅相成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对于城乡一体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公园城市;发展范式;美丽乡村;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D422.6;F3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60

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强调“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1]。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获得了蓬勃发展,但发展中依然存在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乡村建设,形成乡村建设自有的科学发展理念,通过汲取公园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在公园城市发展范式下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以期形成一套美丽乡村建设自有的发展理念,并将其初步概括为“田院村落”发展理念。

1 公园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联系

公园城市作为国家层面的城市新发展理念,集山水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和花园城市于一体,具有明显的理念先进性。“公园城市”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具有相互联结性,这是它们并置研究的前提与基础。

内涵方面,公园城市是将城乡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公园化的城乡生态格局和风貌作为城乡发展建设的基础性、前置性配置要素,把‘市民-公园-城市三者关系的优化和谐作为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通过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的新型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理念和理想城市建构模式[2]。公园城市是覆盖全城市的综合系统,城市是从公园中长出来的建筑,形成系统式的绿地,而不是孤立的公园。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重点是对农村进行全方位多方面的改造建设。可以发现,二者内涵上的联结性在于都是美化人们的居住环境,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让人们住得舒适,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实践方面,公园城市和乡村建设的发展,两者都容易盲目大拆大建,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及当地文化的破坏。公园城市建设在全国掀起热潮时,部分地区盲目跟风、大搞政绩工程,引发很多社会争议。而美丽乡村建设出现了大拆大建、千篇一律和流于表面的无用建设,如盲目跟风城市建设、暴力拆迁建设、破坏当地的文化底蕴等。同时,这也表明,通过借鉴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能够科学指导乡村建设,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建设发展模式,从而切实为当地居民带来实际效益,促进当地发展。

2 乡村建设融入公园城市建设理念的优势和意义

2.1 借鉴公园城市理念,樹立科学的美丽乡村建设观念

通过借鉴公园城市理念,能够有效转变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观念,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树立起科学的乡村建设观念。公园城市及美丽乡村的建设不单是城市及乡村面貌的美化,最重要的是生态留存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公园城市建设的分析与借鉴,可以帮助乡村建设转变单一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落后经济发展方式,树立科学的乡村发展理念。美丽乡村建设,应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存,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享的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都是以生态保护为基本出发点,这是公园城市与美丽乡村建设共同践行的理念。通过打造与公园城市相结合的美丽乡村发展理念,让新时代公园城市建设的科学思想真正地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达到让美丽乡村建设“少走弯路”“少开倒车”的目的。

2.2 公园城市理念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矛盾化解与途径创新

公园城市设计突出尊重自然本底,基于城市生态系统的优化与重组,生成城市空间形态,实现城市生态与形态的有机统一[3]。这不单是公园城市建设的有效经验,同时,也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矛盾化解找到了突破点。美丽乡村建设长期以来同样饱受“生态”与“形态”的矛盾纠葛。一部分乡村盲目注重形态,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进行乡村规划与建设,过分注重整齐划一与整洁有序,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公园城市理念为美丽乡村建设指出了一条“柳暗花明”的道路:尊重自然底色,保留公园城市竭力想要形成的“拟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与功能,多改少拆,不走先拆除再修复如初的老路。同时,规划乡村空间形态,保护乡村本土特色文化与自然景观,突出乡土特征,努力实现“生态”与“形态”的统一,做到村村有特色,处处有不同,留得住乡愁,看得见改变,公园城市在生态与形态上的发展范式对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大有裨益。

3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

3.1 融入公园城市发展理念,借鉴公园城市建设经验

公园城市是科学的建设理念,是“城在园中”的城市绿地发展模式。要研究在公园城市范式下的美丽乡村建设道路的难点在于将二者结合。成都市归纳概括“公园城市”内涵为:“公园城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态文明为引领的城市发展新理念,是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生态生产生活和自然经济及社会文化综合的融合体,是一个人、城、境和业高度协调统一的城市新形态,也是新时代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4]。

美丽乡村建设同样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们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1)乡村经济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乡村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因此美丽乡村的建设首先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在建设过程中,还要结合当地乡村特色,最好能将天然的资源经过整合形成特色。2)通过实地走访发现,乡村通常具有天然的景色,道路两旁的各式树木,花草等都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重要的景观基础,比如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该村充分利用当地的桂花资源,打造“桂花村”的显著招牌。3)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要抓住公园城市的核心精神,尊重核心生态,尊重历史文化,运用环境美学,营造更加优质的景观来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3.2 传承乡村文化,保留乡村特色,留住“乡愁”

“乡村是文化的家园、维系情感的原乡”[5]。美丽乡村建设是保持乡村怀旧、振兴乡村文化的重要手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要在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当地的文化特色,通过繁荣乡村文化,传承乡村记忆,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感、幸福感及归属感。各地的美丽乡村建设要走出一条独属于当地的传统乡村文化继承发展之路,要把乡愁留存在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

乡村旅游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之一。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在于当地对特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发掘。只有有自己充分发掘乡村的独特文化,才能够吸引人,并留住人。成都市温江区岷江村修缮维护村级绿道,维护原有的自然生态,推广健康有趣的生活方式,有力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将特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让村民在家乡的土地上得到更好的发展,把乡愁寄托在乡村特色产业和不断发展的文化当中,推进乡村振兴。

3.3 创新发展理念,形成乡村发展新范式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必须融入公园城市发展理念,借鉴公园城市建设经验,同时传承乡村文化,保留乡村特色,这就要求乡村建设必须创新发展理念,形成自己独特的乡村发展新范式。城乡一体化发展绝不是盲目模仿城市建设,而是建设与城市发展模式相辅相成的乡村独特发展模式,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田院村落”的乡村发展理念。

“田”与“公”相对,农村田地不是私产,而是集体的资产,具有公共属性。长期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乡村发展的重点工作,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等工作,打击各种巧立名目侵占耕地等损害农民权益的违法行为,守好耕地红线,事关粮食安全和农村兴衰。

“院”与“园”相对,实质上,城中“园”就是村中“院”的扩展,保留特色庭院,发掘庭院文化底蕴与实用价值,对于发展乡村旅游与繁荣乡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村”与“城”相对,村与城,是两个从含量到形态均是各异的存在,城有城的规模和地位,村有村的灵巧和独具特色。

“落”与“市”相对,意为聚居的地方,“落”与“市”相比,多了一份淳朴和烟火,有其独特的文化及与特色。

4 结语

“田院村落”理念是笔者在新时代从经济价值转向生态文明价值的大背景下,践行“以人民為中心”“让生活更美好”理念而提出的,与公园城市相对应的,不成熟的乡村发展理念。中国的乡村,终将与公园城市一起,成为中国城乡建设的独特模板,走出中国人自己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EB/OL].(2013-12-14)[2021-04-2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214/c1024-23841512.html.

[2] 吴岩,王忠杰,束晨阳,等.“公园城市”的理念内涵和实践路径研究[J].中国园林,2018(10):30-33.

[3] 成实,成玉宁.从园林城市到公园城市设计:城市生态与形态辨证[J].中国园林,2018(12):41-45.

[4] 李晓江,吴承照,王红扬等.公园城市,城市建设的新模式[J].城市规划,2019,43(3):50-58.

[5] 章继刚.传承乡村文化,留住美丽乡愁.[DB/OL].(2020-03-28)[2021-04-2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2402834165432097.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绿色建筑在美丽乡村中的运用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