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入侵电竞
2021-09-05杨直
杨直
4月下旬,关于OVS、英超电竞联赛和德甲电竞联赛国际系列赛的消息巧合般同时出现在互联网上。像是整个电竞产业曾经预料般,传统体育终于开始向着电竞靠拢,只不过,用的是电竞产业不太希望的方式。
4月22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将于东京奥运会之前在线上举办名为《Olympic Virtual Series》的虚拟赛事。OVS的比赛项目包括赛车、帆船、自行车、棒球等虚拟体育项目。
在德甲电竞联赛国际系列赛迈入第四个年头时,英超也和腾讯体育、腾讯电竞、EA合作,推出英超电竞中国赛。
在这些合作里,可以看到像国际自行车联盟、国际赛艇联合会以及英超等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均以合作者的身份出现。正如之前杂志专栏里讨论过的一样,即便做电竞赛事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体育的体系。
但在这些单项体育协会主动举办的赛事里,我们没能看到一款熟悉的电竞项目。
与其说这是传统体育向着电竞靠拢,不如说是传统体育对电竞的一次入侵,而且是以传统体育喜好的方式。而OVS等赛事的出现也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电竞入奥的意义。
首先,电竞入奥也许会以一种完全不同于电竞产业设想的方式出现。在了解具体的合作细节之前,我们很难断定这些电竞化的行为谁在主导。但从结果看,传统体育的机构们在里面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
过去,在我们提起电竞时,我们通常使用“利用设备进行的、虚拟的、数字体育”这些描述,被使用的虚拟体育项目虽然都是“非主流”的电竞项目,但无疑都符合这些描述。
而之所以使用这些项目,可能是出于过渡的考虑。
且不说在三大国际电竞赛事都存在的当下,设置主流电竞项目能为传统体育赛事吸引多少真正来自年轻人的关注。盲目的设置主流电竞项目会不会影响到现有的传统体育赛事受众也是一个未知的问题。或者说,从舆论看,一定会有负面的影响。
那么,擺在传统体育面前的就是一个两难问题。一方面,电竞的趋势已经形成,顺应比逆流更合适;但另一方面,这种趋势仍然缺少共识性,而国际性的体育赛事恰好需要这种共识性。
因此,用虚拟体育项目过渡就成了一个可选择的办法。
但这也称不上绝对的好事。
粗略地从2000年算起,回顾过去20年电竞的发展,一个决定性的力量在于代际的更迭。当认可电竞的人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时,他们才能调动足够的资源来推动电子竞技的发展。
当下的一个现状是,在这类人中间,关于电竞的共识正在形成。这时,用虚拟体育项目过渡的办法可能会对当下的产业形态形成冲击。
谁定义主流电竞?是玩家么?20年前是,但当下,不止是玩家这个群体。很多参与到其中的商业力量都在塑造电竞的面貌。在这个自上而下灌输的体系里,可以调动更多资源的传统体育体系也可以反过来塑造电竞。
一个假想的情况是,如果当下社会里大部分40岁以上的人都认可虚拟体育项目为主流电竞项目时,会产生什么结果?
同样是建立赛事体系,传统体育的体系可以调动更庞大的商业和政治资源。同样是对大众输出电子竞技的概念,传统体育的体系也比电竞产业本身更有公信力。
这便是为何我们要使用入侵而不是靠拢的原因。
进一步讲,新的体系最终也会涉及到利益分配。从过去几年看,传统体育机构大多以纯资本的方式涉足电竞领域。本质上,这种合作是电竞利用传统体育的IP、资源,回报给传统体育年轻人构成的流量。
而OVS等赛事代表的新模式却是,传统体育通过丰富自己的内容来吸引部分年轻人的关注,并帮助已有用户建立新的共识。
说回流量本身。所有虚拟体育项目所拥有的流量加在一起真的比不上《英雄联盟》、《守望先锋》、《星际争霸》等这些主流电竞项目拥有的流量么?
退一步讲,2021年的上半年,关于整个电竞产业假赌赛的讨论风潮本身就构成了电子竞技自身最大的风险。单凭这一点,主流电竞项目就很难经得起考量。
经济学里有一些专门衡量政策成本的数据,这种成本可以简单理解为改革带来的成本。毫无疑问,所有的改革都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进行。
那么,回到体育项目自身形态的更迭上,当考虑到这些宏观因素时,两种模式谁更合适一目了然。
对于当下的“主流电竞”而言,减少自身的风险,想办法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并塑造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成了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