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背后的爱与理解
2021-09-05石翔
石翔
在我們的记者最初认识小闹的时候,他和人们刻板印象里,那些“沉迷”游戏孩子的形象几乎是重合的,内向,执拗,对于原生环境抱有较大的抵触情绪,在意电竞带给他的成就感。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就对这个孩子下了“判决”,因为游戏,他已经变得不可救药。
从今年到三月底到八月初,不到五个月时间,所有裂隙都被填上,生活被拨回了原来的方向,小闹从始至终都没有觉悟式的反应,真正发生变化的是他的父亲,从只给孩子提供优渥条件,到开始在游戏里相互陪伴的转变。
这样的转变在我们一直以来的探索路径上构成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并不是一种定量的分析,而是提供了一个方向,让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家庭从濒临破碎,到重新认识自己,彼此相互理解,为重构这个原生环境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可能性。
在面对小闹问题的时候,我们有几个基本的假设是在选题开始之前的,现在看来确实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是未成年人相比于成年人是更敏感脆弱的,同时也是更易于引导的。
过去近五个月时间里,小闹一家人经历的持续变化,让我们印证了这个底层的判断,对于孩子的执拗和叛逆,我们更愿意相信是基于原生环境错误的引导,而非出发点就是如此。
接下来是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家庭和其他社会环境的需求是应该被拆分的,当某一部分非常缺失的时候,问题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了,而想要解决问题,也需要了解和正视孩子本身的需求。
小闹的成长轨迹里,陪伴其实是最缺少的,父母离异,母亲繁重的工作,异地的父亲,很早就开始寄宿制的学校生活,远渡重洋的求学经历,疫情带来的社会性的陪伴唤醒,这些东西都指向一个需求。
当小闹的父亲重新开始审视自己,借由游戏在异地实现了对儿子的陪伴之后,小闹也迅速的从过去的状态里走了出来。
第三点是整个家庭共同构成了这个事件的始末,所以没有人是可以置身事外的,这不是某一种社会分工的形式,有人负责挣钱,有人负责陪伴,有人负责享受。而是所有人都要共同参与家庭的日常生活里。
我们不能把家庭假设成一个仅仅只有职能的群体,而是要重视三个人之间的关系。
很多无法量化的责任和义务是构成家庭的关键因素,现在很多家庭并没有足够重视起这样的问题。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的关系,这是比为这个家庭投入了多少财力更为重要的部分。
当我们明确这些问题的时候,报道的角度也就明确了,这篇绝对不能是《小闹历险记》,克服困难去试训,证明自己的能力,又回到学校的故事。我们花了更多的经历去了解一个父亲的转变过程,了解作为父亲,他的心路历程和转变的契机,这才是这篇报道的核心所在。
当我们转换视角的时候,才能更加贴切的看到对于整个家庭有深入的了解,以此去诠释冲突背后的爱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