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艺术监测结果改进课堂教学
2021-09-05赵茜钱阿剑
赵茜 钱阿剑
【摘 要】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理应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向标,其不仅分别体现在我国音乐和美术的课程标准中,同时也是我国历次艺术教育质量监测的关注要点。但是,从监测结果来看,现实的艺术课堂教学中往往只关注学生审美情趣的培育,而忽视了艺术教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为此,本文提出了艺术课堂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分别是注重学生表现力呈现的课堂教学策略,基于艺术教育信息化的体验教学以及采取小组学习的合作教学模式,以增强艺术学科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
【关键词】艺术监测 表达 体验 合作
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艺术学科监测已开展两轮,从2019年的监测结果来看,我国艺术教育硬件条件提升,艺术教学资源配备、艺术专职教师比例以及艺术教研员配备率等得以改善,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不足、对传统艺术的辨识和鉴赏能力较弱、在艺术兴趣学习方面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凸显。利用监测结果,开展反思,转变教学方式,成为艺术课堂教学改革必要的路径选择。
一、艺术教育培养的关键能力
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艺术学习质量监测学科包括音乐和美术,其框架分别基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音乐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美术课程标准》)制定,监测学生的艺术素养,关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艺术知识进行欣赏、评述分析艺术作品以及进行创作的能力。这也是对我国艺术教育提出的重要导向。艺术教育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方面,是美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手段。
针对我国艺术学习质量监测中发现的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问题,聚焦关键少数能力进行重点的培养,是我国艺术教育质量提升和改进的重要方式。监测结果反映出,在艺术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注重对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高阶能力的关注不足。在艺术学科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必然要求。“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这一概念由经合组织(OECD)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是21世纪人人都需要具备的关键少数高级行为能力。我国学者总结为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自主发展能力以及信息素养。艺术教学需聚焦这些能力进行学生培养。
艺术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高阶能力培养,是世界艺术教育及其监测的重要内容。如美国的国家教育进展评估项目(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NAEP)的艺术学科监测维度包括反应、表现和创作,注重在测试的过程中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新西兰的国家学生学业成就监测研究项目(National Monitoring Study of Student Achievement,NMSSA)的艺术学科监测主要从艺术的本质、艺术表现以及实践任务等三个层面进行监测,注重学生对艺术语境的理解能力、在实践中运用艺术知识、发展艺术创意思维以及艺术交流与阐释能力的测评。
我国音乐和美术课程标准也强调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我国《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同时也是“开发学生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知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的重要依托。《美术课程标准》也表明美术课程需要“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强调艺术教育是让学生通过艺术进行感悟鉴赏和创意表达,并提升创造力、多元文化理解力、合作交流能力。
总的来说,从我国教育发展目标和要求,以及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来看,针对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我国艺术教育特别是学校中的艺术教学需加强学生表现力的培养,在艺术表达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在艺术欣赏和体验中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力,在艺术合作中提升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二、注重表达,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我国艺术教育重欣赏,表达显不足,导致学生艺术的表现和表达能力存在一定问题。2019年艺术学习质量监测报告的结果显示,超过五分之一的四、八年级学生的演唱能力处于“待提高”等级,其中在“音准”和“表现力”维度上“待提高”占比最高。八年级学生的绘画创作与表达能力处于“待提高”等级的比例高达34?郾2%,其中在“色彩”和“形象”维度上“待提高”占比最高,而四年级学生在“创意”维度上“待提高”占比最高。艺术是一门表达情感的学科,是以声音或视觉为媒介进行交流和表达自身情绪的过程,并且艺术的创造也直接来源于这种表达自己情绪和情感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加强创新性表达是艺术教育改进的重点。
目前我国艺术教学聚焦于对艺术创作背景、人物、形式与风格特征的讲解较多,应着重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力呈现。所谓表现力,指的是学生通过某种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来展示自己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它可以具体表现为演唱、演奏、编曲、填词等多种音乐表现形式或描绘、雕塑、拓印、拼贴等多种美术表现形式。在课堂上,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数量和类型的表现性任务,而非记忆任务,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参与艺术表现和创作的实践机会,在切实的艺术实践活动中获得创新的灵感。同时,关注学生表现力的艺术课堂教学,不仅要提供多样化的表现性任务,而且这些任务需要与学生已有的先在背景和现实的生活领域相称。艺术本身就是一门体验的学科,只有立足于现实情境,将实际生活素材融入表现性任务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艺术的魅力,开展以生活感悟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才能使学生更为直观地、真实地感悟到艺术的魅力和实践价值。
在表达中培养创新能力,是艺术教学高阶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我国两次义务教育艺术学习质量监测非常关注创新能力或艺术创作能力的测评。比如,在音乐学科的纸笔测验中,测量了学生的编创能力,要求四年级学生编创旋律2小节,八年级学生编创旋律4小节。但是,从2019年艺术学习质量监测报告的结果来看,相比于2016年,我国四、八年级学生在音乐基础编创能力方面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类型的表现和表达,加强相关能力的培养。其中,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演唱教學、器乐教学是集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关键手段,但是,在现实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领唱/奏,学生模仿”这一简单的、机械的表达形式较为盛行,它无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或情绪表达,甚至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抑制作用。教师除了可以依赖口头、乐器等传统表达方式外,也可以将身体作为学生音乐表达的重要手段,具体包括面部表情、体态律动等,它们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音乐表达语言”。比如,在节奏训练中,学生可以通过拍手、捻指、跺脚、行进、奔跑、跳跃等身体动作去体验和表达节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机械的音乐教学,使得每一个音乐符号都能够获得应有的活力。
此外,还要注重艺术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独特功能。艺术是一种非语义信息,具有明显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恰恰为学生理解艺术与表现艺术提供了无限想象、联想的空间,成为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心理基础。这一优势不仅体现在艺术学科教学中,并且可以通过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教学相融合,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丰富体验,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跨文化理解能力成为了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逐渐打破了传统各民族国家相对封闭的治理空间,使得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艺术代表一个民族的本质和文化特征,成为了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依托。内容纷繁、形式各异的民族艺术文化与我国本土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均会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将其与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联系起来,形成特定的文化语境观,才能更好地体验各民族艺术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同时,全球化不仅为各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也为各民族艺术文化的互鉴提供了机遇。加强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实现艺术文化互鉴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艺术教学和学习中加强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理解成为世界性的选择,如NMSSA基于《新西兰课程》对文化多样性的要求,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在艺术教育质量监测中充分融入了本土文化,在音乐测试题目中,将新西兰本土毛利人的乐器作为试题材料。
文化的多样性带来艺术呈现形式和内容上的丰富性,具体表现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以及不同民族在艺术作品上的差异性。而对于艺术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尤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作品的赏析不但是艺术课程标准重要的课程理念和目标,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的重要着力点。我国义务教育艺术教育质量监测考查了学生对于优秀传统艺术的了解与喜爱情况,包括对中国画、民间手工艺、书法,以及民歌、民族音乐、戏剧的辨别和赏析能力测试。2019年监测结果表明学生对上述优秀传统艺术形式的喜欢程度较高,但“对部分民歌、民族乐器、传统美术作品的辨识和鉴赏能力较弱”。提升学生对多元文化中艺术作品的欣赏和体验能力,是今后艺术教学的重要改进方面。
要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注重学生的体验教学。对以不同文化为载体的艺术作品的理解,必然是建立在对相应艺术作品的充分体验基础之上。我国音乐和美术的课程标准均明确指出了“体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音乐教学中,它要求学生“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和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而在美术教学中,通过体验与欣赏以“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虽然,最为有效的艺术体验方式就是现场观摩,但是鉴于资源限制,并不能成为当下艺术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成为了未来课堂教学重要趋势,它极大地扩展了艺术教学的容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硬件的改善,提供包括VR技术、数字平台以及人工智能等资源,为学生进行“身临其境”的艺术体验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平台。大部分学校和教师也可以利用已有的微课、网络学习平台,以及新媒体等其他公开的网络资源寻找更多的艺术形式,丰富学生多元的艺术体验,使学生充分体验和领会不同艺术形式和样态在形式、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性,丰富学生对于多样化艺术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常态化的全球化背景下,更多的依托于线上平台有效开展跨文化艺术教学显得格外的重要。
四、强调合作,培育学生交流能力
艺术不仅是一种个体表现和体验的艺术,更是一种人际交流和互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艺术教学和学习中开展合作交流并培养合作交流能力也是国际艺术教育的重要趋势。如《新西兰课程》指出“在音乐教育中,学生独立或合作探索声音和技术潜力,以创造、诠释和表现音乐思想”,NMSSA基于此,在音乐表现能力的测试中,除了要求学生单独完成一系列的表现性测试外,同时也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某一给定的曲目,并从小组合唱的一致性、总体的谐美感、节奏准确度和小组演唱的生动性四个维度来评价学生的合唱能力。我国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受各方条件限制,不管是音乐还是美术学科,都只测量了学生个体的演唱能力和绘画创作与表达能力。但在未来的艺术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艺术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基于合作学习的艺术课堂教学,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艺术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艺术教学中,实施最为普遍的典型的合作教学活动就是合唱,它要求多人合作完成,具有较为丰富的表现力与广阔音域。我国《音乐课程标准》将合唱教学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教学手段,指出“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让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为了保证演唱效果的和谐统一,教师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演唱特点、音色音质特点,可将学生依据某一特定合唱曲目的结构划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合唱歌曲的某一部分。在形成演唱小组之后,教师需要为每一个小组确定一个明晰的小组目标,即需要完成的曲目章节以及需要实现的演唱效果,并对每一小组展开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小组在演唱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合唱表演是团队协作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每个小组完成各自的小组目标之后,教师就要积极组织不同小组之间的交流与配合,以共同呈现最终的合唱曲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成员自评以及小组互评的方式,对合唱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予以及时反馈,形成良性的互动学习模式。同样,这种合作的教学模式在美术学科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呈现和实施,它的主要教学任务在于通过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创作视觉作品。
基于合作学习开展的艺术课堂教学,充分结合了“体验”和“表达”两种教学模式,从单一的输入或输出教学走向了双向互构的教学,也就是说,在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小组成员不仅是艺术的倾听者,同样也是艺术的阐释者。因此,合作学习既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重要依托,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并且,后两者也是提升学生交流能力的前提保障,只有在对多元艺术文化的充分理解和创意表达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小组成员之间以及不同小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责任编辑:林彦 刘贞辉)
参考文献:
[1]褚宏启. 核心素养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21世纪中国的国民素质提升与教育目标转型[J]. 教育研究,2016,37(11):8-18.
[2]李燕芳,宋莉薇,陳福美.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质量监测的探索和思考[J]. 艺术教育,2017(15):41-45.
[3]尹小珂,李燕芳,陈福美. 新西兰音乐学业成就测评及其启示[J]. 中国考试,2020(09):72-78.
[4]张旭东. 美国NAEP艺术教育评价研究述评及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02):28-36.
[5]赵德成. 表现性评价:历史、实践及未来[J]. 课程·教材·教法,2013,33(02):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