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中小学线上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2021-09-05杜娟裴若鹏

新教师 2021年7期
关键词:线上教学中小学

杜娟 裴若鹏

【摘 要】在当前疫情常态化时期,线上教学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线上教学存在全线上教学、半线上半线下教学、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三种形式,其中面临着智能化教学环境资源建设、教育观念、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及教师自身能力等方面的挑战。本文提出了相关策略应对挑战,重点对做好线上线下融合,形成常态教学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疫情常态化 中小学 线上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2020年的新冠疫情使我们认识到:新冠病毒与人类共存几成定局。全国上下抗击疫情取得巨大成效,但在国外新冠病毒不断变化的压力下,我国疫情感染在小范围内偶有发生,局部蔓延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这种疫情常态化时期,在线教学仍然是疫情高风险地区的选择方式。同时,疫情爆发时期,很多中小学教师尝试探索了丰富的在线教学模式,在客观上提升了各界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1]在疫情常态化时期,我们更应该考虑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会长时间存在,也要反思中小学教师在由“应急”转为“常态”的混合式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二、疫情常态化期间线上教学存在的形式及特点

在疫情常态化期间,线上教学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全线上教学。疫情高风险地区的全员线上居家学习,在当前高速互联网时代,其最大的特点是教与学完全空间分离。即“师生分离”“师校分离”“生校分离”“生生分离”的极端性教学分离状态。[2]这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在线学习,是综合应用全媒体的居家远程教育或居家学习。[3]无疑,全在线学习对于身处异地的师生,是最便捷、最有效、最节能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具备克服“分离”的困难,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及社交平台,开展相关的教学或辅导,保障教育的有效性。

第二种是半線上半线下教学。这种情况多发于疫情防控期间实行“行程追踪、密切接触者隔离”前提下,为了不让被隔离学生掉队所进行的教学方式。其特点是部分学生居家隔离线上学习、部分学生课堂上课。可以采用的是实录同传方式,让隔离学生通过网络实时在线观看课堂教学;也可以采用教师正常线下教学,课后为隔离学生集体线上补课。这不仅要求学校要做好统筹工作,也需要教师既可以面对面教学,又可以进行“隔空”线上辅导,以尽量减少学生由于隔离带来的各种教育损失。

第三种是线上线下融合的(OMO,Online-Merge-Offline)混合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多为在经历大规模疫情后,教师发挥线上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过程留痕、点对点反馈”等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有意创造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机会,在教研、教学、管理和评价中积极应用网络技术,探索信息技术无缝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疫情常态化时期乃至疫情结束后的常态趋势。

三、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线上教学面临的挑战

1. 智能化教学环境建设亟须完善升级,资源供给仍需优化。在线教学可以高效集聚社会各地的优质教学资源,为全社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最大限度发挥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效益。对于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缺乏智能平台,教师更多应用社会性互动软件,缺少过程性系统记录、推送资源及智能评价功能;优质资源不足,获取的多为课件等通用型资源,专业学科教学工具等智能工具的使用仍不多;教师对优质数字资源的获取渠道不畅通,缺乏优质资源的多渠道推送。

2. 教育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变化,信息技术水平仍需提高。在线教学的多种组织形式和技能操作也考验着教师信息技术技能水平和适应能力。疫情全面爆发以来,教师从紧张到兴奋,从抱怨到从容,教师的教学信息化素养空前提高,也涌现出很多网红教师。但仍有很多教师在线上教学时盲目追求教学进度,忽略教学质量,把知识的讲授搬上屏幕,甚至将在网上下载的微课直接发送给学生就不了了之。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还没有转变教育观念,从理论上讲,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本质区别,是不同赛道上的变革,其复杂性和艰巨性超过了任何一次教育教学改革。

3. 教学互动的局限使得教学质量、师生关系受到影响。线下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通过学生的面目表情、神态及细微的动作等非言语信息就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也可以通过对教师的熟悉程度判断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意图。这种直接的互动、沟通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线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生和教师是空间分离的。屏幕的互动虽然可以尽量弥补语言之间的沟通,但也会产生心理的疏离感,不仅影响到教学质量,也会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特别是面向隔离学生开展的线上教学时,隔离学生心理难免会有恐慌、不安和自卑,这对教师洞察学生心理状态和情绪感受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4. 教师的线上教研经验不足,缺少团队支撑。线下教学中,教师教研往往以学校年级为单位开展常规的校本教研,也有区域性的集体研修,总体上具有规定性、真实性和科研结合性等特点。而在线教学期间,教师往往更多关注信息技术的平台操作及个人教学实施,强调“单兵作战”的技能,忽略了教师间的团体力量,缺乏专业合作和深度研修。中小学教师在线上教学中实践经验不丰富,还需要通过专家引领、指导示范的方式开展协同研修。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经验欠缺的教师跨越数字鸿沟,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互通共享。

5. 家庭成员重要作用凸显,需要协调家庭的通力配合。在线教学环境下,师生关系、家校关系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线学习特别是全在线教学需要教师、学生、家长三方的紧密配合。家长扮演着监督者、助教、学伴、心理咨询师,甚至是班主任等多个角色。家长的参与使得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大有不同,也为教师在处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关系问题上提出新的挑战。

四、应对策略分析

1. 加快建设智慧平台,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线上课程体系。智慧平台的实质是构建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学习环境。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学习平台及核心素养的智慧课程体系。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更应加快速度建设汇聚智慧教学模式、智慧学习资源及智慧分析评价系统的综合性平台,打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网络课程体系。

2. 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师在线教学水平。全在线教学实际上也是倒逼教师进行一次历史性、系统性教育观念变革。教师应该转变职业观、课程观、资源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在线教学不是一味的“不在教室中讲新课”,而是要达到“不中断教育”的目的。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从单纯的知识传递向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转变;在课程体系上,教师更需要根据课程特点,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设计,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加工,特别是合理利用学科学习工具(包括线上和线下),重构教学的技术流程,完成对课程的再造;在信息技术技能上,教师不仅要能够操作各种设备,而且还要具备灵活处理教学问题和教学设备的能力;在评价管理上,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包括学习者的学业成绩,也包括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态度、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意志品质等各方面信息,还包含某个时间节点和某个学习阶段的信息)。

3. 做好线上线下融合,形成常态教学趋势。疫情也催生了不同组合的同步/异步+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无论是何种方式的线上教学,教师都需要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1)常态教学中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关系。可以说,疫情大规模爆发时期,线上教学解决了“停课不停学”的基本问题,改变了教师教的模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在这种重大影响下,回归常态课堂也需要延续这种理念,线上教学作为线下教学的有益补充,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例如,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单元或主题进行设计,开发在线学习活动,发挥互联网资源丰富、便捷的优势,充分激发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而教师依然充当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资源的补充者、思维活动的点拨者。

(2)线上教学经验如何很好落地现实常规教学?笔者认为,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学优势的教学,从不同角度上分类能够总结出很多教学模式,但从大的框架上,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种。

一是从教学流程角度上来讲,翻转课堂是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结构的创新模式。翻转课堂包含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微视频(技术要素)、“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活动(流程要素)、带有智能诊断功能的学习分析系统(环境要素)。[4]在疫情居家教学期间,优秀的教师开始尝试“在线翻转”取得很好的效果。可以将这种思路延伸至现实常规教学中,实现教学流程翻转,分解知识内化的难度,增加知识内化的次数,促进学习者知识获得。

二是从知识结构角度上来讲,项目化学习是能够将线上线下教学无缝衔接的有益尝试。项目化学习是指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研究和解决一个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和复杂的问题、课题或挑战,从而形成对重要知识和关键能力的理解。其重点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包括基于标准的内容以及如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合作和自我管理等技能。[5]项目化学习可以是跨学科的,也可以是在学科内进行的。[6]学生完成项目的同时实现对知识形成深度理解。教师在组织、设计项目化学习时,需要注重学科跨界融合,实践任务导向,鼓励分工协作,启发高阶思维,实现深度认知,尊重个性发展。还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的认知工具”的作用,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表征,用技术支持可视化表达,支撑团队协作学习。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素养,实现“育人”目标。

三是从教师分工角度上来讲,“双师课堂”是能够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区域均衡,提升师资水平的有效途径。停课不停学期间,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仅三个月瀏览次数就达20. 73亿次,27个省份开通了省级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居家学习提供托底服务。很多地区依托优质资源开展“双师课堂”,即讲授新课接受区域统筹安排,班级原任课教师与学生同步听课,然后通过校园平台、班级空间、微信等方式,进行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等,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疫情常态化教学中,这些由名师录制和开发的优质视频资源依然存在相当大的价值,如果教师善于利用这些优质资源,不仅自身可以学习名师教学经验智慧,也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3)在常规线下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线上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采用问题驱动、主题探究等方式设计教学活动,有机地将线上教学融入自身线下课堂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进行优化设计,使线上活动目标更加明确,学生的线下操作有章可循,从而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同时,还要注意主题式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4. 关注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全面育人。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关系。教师需要探索新型的师生交往模式,将师生的人文关怀放到首位。树立学校和教师的智慧形象,建立友善、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利用在线平台的优势,从课前准备到教学互动,再到课后反馈与评估,尽可能消除线上教学对师生关系造成的距离感,同时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教师还要关注家校关系,全在线教学中的家校共育为抓准建设学习型家庭提供很好时机。常态化教学中,教师依旧要与家长一起制订线上学习方案,做好线上与线下教学衔接,与家长合力打造一个良好的线上学习圈。还要研究、设计、增设优化学习方式的课程,让学生们掌握在线学习的好方法,增强互动性,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并增强他们的自律性、自制力,提高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还要关注缺乏运动及近视等身心健康问题。

5. 加强教师线上线下研修,形成团队合力。首先,需要加强培训,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开展线上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其次,很多地区的教师积累了自身线上教学的经验,也涌现出很多名师、网红教师,教研部门应及时发现总结他们的实践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广大一线教师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有益尝试。最后,要加强缺乏线上教学经验的教师与线上教学能手之间的合作,还要加强学校内部、跨校区、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教师专业合作。通过深度的专业合作,教师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获取开展线上线下教学的宝贵经验,从而确保教学质量。

总之,中小学线上教学对中国教育界从观念上到手段上都是一次大冲击、大变革,引发了教育工作者对未来教育的深度思考。在疫情常态化时期,为应对疫情防控的各种变化,我们必须在教育观念上、教学方式上,以及家校沟通、团队协作等方面有足够的能力,才能胜任未来多变的环境。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一场史无前例的社会实践——专访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008/t20200803_476456.html,2020-08-03.

[2]李芒,张华阳.抗疫之中话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20(4):8-15.

[3]祝智庭,郭绍青,吴砥,等.“停课不停学”政策解读、关键问题与应对举措[J].中国电化教育,2020(4):1-7.

[4]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5]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What is PBL?[EB/OL].http://www.bie.org/about/what_pbl.2014-3-1/2016-2-21.

[6]夏雪梅.在学科中进行项目化学习:学生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9(2):83-94.

猜你喜欢

线上教学中小学
高职英语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互联网+环境下工艺美术设计情境驱动教学方法探索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