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文化的奋斗者

2021-09-05程建

南风·中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新桥宝安区宝安

程建 汉族,1962年3月出生,四川省崇州市人,1979年考入中山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分配到江苏镇江博物馆工作。曾任江苏省镇江革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镇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1999年调入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工作,现为新桥街道党建服务中心(文体中心)职员。编撰出版《沙井历史资料汇编》《沙井记忆》《阅读宝安》《千年传奇沙井蚝》《沙井旅游》《激荡30 年—我们的宝安》《深圳古诗拾遗》《沙井地名录》《茅洲河边的步涌村》《深圳风物志(家族记忆卷)》《深圳风物志(地名密码卷)》《深圳风物志(村落往事卷)》《沙井蚝业志》等书籍,还参与《沙井镇志》《沙井街道志》《新桥街道志》《深圳文物志》《宝安文物志》《宝安区志》的编撰工作。现为沙井蚝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宝安传统文化协会副会长、宝安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古迹保护协会理事会理事。

1999年,从锦绣江南来到南国深圳,程建成为宝安一名普通基层文化工作者。他扎根基层,二十年如一日,平凡的岗位甘坐冷板凳,潜心研究历史,整理地方文化,为深圳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他翻遍发黄的书卷,在字里行间打捞历史信息,编撰镇村志书,保存地方的历史记忆;他走完每个古村角落,在残垣断壁寻觅文化的印迹,梳理出这座城市的文脉;他不厌其烦向各级干部群众讲述这方热土的前世今生,让大家看到文物古迹在文明创建和城市发展中的价值。在他眼里,每一个古村落都和故宫一样珍贵。他相信,创新的城市更需要文明建设,千年的城市文脉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纽带,会让深圳这座伟大城市更加精彩。

用双脚 丈量60平方公里的每一处角落

沙井位于深圳市西北部,与市中心相距50公里,与东莞市长安镇为邻,应该是深圳最偏僻的地方。刚到沙井,程建凭着人类学学术训练和多年的文博工作经验,敏锐地察觉这座珠江边上的古镇并不简单,通过考察,证实沙井是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的一个古镇,确实可以代表深圳的过去。他将沙井看成是自己的“江村”,一个非常好的田野工作重要基地,他想解剖一个沙井镇,就可以了解整个深港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等等各个方面。二十年来,程建用双脚丈量这片60平方公里的土地每一处角落,整理发现石塔、石桥、古井、寺庙、围屋、家塾、祠堂、围墙、墓葬和碉楼文物、古迹300余处,每一处都有详细的文字、图片、历史资料留档备考。关于晋钦赐孝子黄舒墓的发现过程,还有一段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故事。

黄舒是深港地区最早的历史名人,历代的地方志,无论是《东莞县志》还是《新安县志》,都将他列在乡贤的首位。清嘉庆《新安县志》中有明确记载:“晋孝子黄舒墓在大田乡猪母冈。”文物工作者多次到该村调查,都没有结果,大家认为早已湮没。程建一直想找到这座墓在哪里。沙井步涌村有一个自然村叫大田村,程建认为这应该就是志书中所说的大田乡。2001年5月中旬,程建再次来到步涌村走访,快要离开时,向步涌村的老书记江炳球问起黄舒墓一事。江书记略微思索一下回答说:“村里有个黄公墓,是不是黄舒墓就不知道了?”他们来到一个工业区,到处是崭新的厂房,就在大家毫无头绪时,江书记指着路旁一堆荒草说:“就在那里。”大家兴奋地拔开齐腰的杂草,一座古墓呈现在面前。尽管花岗岩的碑字迹有些模糊,“晋钦赐孝子乡贤始祖考参里黄公之墓”十六字还是认得出来的。黄舒墓就这样在不经意中发现了。令人慨叹的是,遍地大兴土木中,黄舒墓的保存纯属侥幸,墓址位于高压电线下,这里是不许修建筑物。更让人吃惊的是在古墓旁的墙上还赫然张贴着迁坟的告示。如果不是程建慧眼识珠的学术眼光和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这座珍贵的古墓或许早已被当成无主坟处理掉了。经过清理和维修,终于使这座荒草掩盖多年的古墓重現于世,成为深圳这座城市文脉的地标。

以前,这里的人们没有文物的概念,明清古建筑对于他们来说,是不能满足他们居住要求的古村旧屋。2000年,在程建的提议下,沙井镇成立了镇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出台《沙井镇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公布了镇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立起市、区、镇、村四级文物单位组成的基层文物保护网络。2000 年沙井镇被评为市文物普查先进单位,2001 年沙井镇被评为市文物保护先进单位。2006年沙井街道被评为市文物保护先进单位。前不久,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祥应邀到深圳,考察沙井金蚝小镇,当他发现每个文物都竖立着镇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碑,大为惊讶,他说想不到深圳还有乡镇一级的文保单位。

用文化 拯救传统的行业和传统的文化

沙井是世界最早养蚝的地方,沙井蚝有悠久的历史,是深圳最有名的地方特产,然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却面临衰落的局面。为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蚝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蚝田被一块一方征用,蚝民被迫到惠东、阳江、湛江一带去异地养殖。看着蚝民的愁容和蚝业的困境,程建决心要用文化的力量振兴蚝业,将这一地方特产打造成深圳文化的名片。他查阅档案,走访老蚝民,收集资料,撰写文章发表在各类报刊上,提高了沙井蚝的知名度。2003年,向深圳市旅游局提出开展深圳农村一日游的概念。2004年,倡导设立宝安区沙井金蚝节。如今,沙井金蚝节是广东省旅游文化节的重要活动,成为深圳市最有地方特色、最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之一。2009年,协助沙井水产公司创办沙井蚝文化博物馆,成为该馆长期的义务讲解员。

程建认为,深圳文化是海洋文化,移民文化,开放文化。这三点在沙井蚝上就能够体现得淋漓尽致。沙井蚝是从海里产生、海里培育,本身就是跟海打交道的生产和文化;这些蚝民又都是从别的地方移民到这边来的早期移民;还有一个就是开放的文化,一代一代的移民在这个地方共同筑造了宝安的文化,或者说深圳的文化。

关于沙井及沙井蚝的未来,程建希望政府和企业在沙井这边办一个国际蚝城,让全世界各地的蚝能够汇聚在这个地方交易、消费,真正把沙井打造成为中国的蚝乡、蚝都。如今自媒体时代盛行,他也很希望这一代的年轻人能利用互联网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延伸沙井蚝产业,把沙井蚝文化传播出去。

逆行者 在伟大的城市里寻旧觅古

在一个人人都在创新和创业的城市里,一个人执意在村落里寻旧觅古,确实有些另类,也是逆行者。同事说他是老古董,程建说自己是拾荒人,将那些被世人丢弃的东西收集起来,再过四十年,这个城市的人们一定会来寻找这些东西。他坚信,城市越伟大,越需要历史加持、越需要城市文脉。

程建一直重视地方志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早在2000年就率先编撰《沙井镇志》,这是深圳市有史以来第一部镇级地方志,填补镇级地方志的空白。2017年又编撰《深圳市沙井街道志》。2016年12月31日,新桥街道从沙井分出来,程建用1年时间编撰出版《深圳市新桥街道志》,该书的出版对提升新桥街道知名度,打造新桥文化品牌,促进深圳地方文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程建编写出版《沙井历史资料汇编》《沙井记忆》《阅读宝安》《千年传奇沙井蚝》《沙井旅游》《激荡30年——我们的宝安》《深圳古诗拾遗》《沙井地名录》《茅洲河边的步涌村》《深圳风物志(家族记忆卷)》《深圳风物志(地名密码卷)》《深圳风物志(村落往事卷)》《寻味宝安》《潘氏诗存考释》《沙井蚝业志》等著作,还参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深圳文物志》《宝安区志》《深圳标准地名词典》《深圳地名志》的编写。其中《阅读宝安》荣获改革开放30年广东省档案编研成果一等奖。这些书籍现在就入藏在深圳大大小小的图书馆,成为市民了解深圳历史文化的参考资料。

程建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还兼任沙井蚝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宝安传统文化协会副会长、宝安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古迹保护协会理事会理事。近年来,程建参与全市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不仅完成沙井街道(包括新桥)的普查任务,而且还应邀参与审定全市各区普查文稿,担任《全粤乡情·深圳市宝安区卷》《全粤乡情·深圳市龙华区卷》《深圳市自然村落历史人文调查》丛书宝安区卷、龙华卷的总纂工作。他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邀请担任深圳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专家,审定全市地名普查结果和上报资料,对许多地名错误进行更正,补充大量历史资料。先后参与凤凰山森林公园、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尖岗山公园、沙井蚝乡湖等项目的道路和景观的命名工作。

在研究学问的同时,程建始终坚持在文物宣传的第一线。由于熟悉地方历史文化,他很好地完成街道的每次重大接待任务,无论是省市领导、专家学者,还是老干部、青少年学生,他都认真对待,热情投入,讲文物细节,谈历史渊源,把本地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播出去,让人們明白现存的古村落、古建筑对这座城市的价值,被誉为本地“首席导游”。

2020年,沙井古墟、清平古墟、新桥古村、新二古村被深圳市政府公布为深圳市第一批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如今,清平墟影视小镇、沙井金蚝小镇项目都已启动,项目通过“重点城市更新单元+历史街区活化整治”的创新实施路径,将历史性、未来性文化元素与文旅产业打造为古墟新名片与深圳文旅融合发展的全新范本。在不久的未来,沙井将成为宝安文化之魂的人文节点、深圳西部城市级文化中心、大湾区兼具本土特色及先锋气质的文化高地。

猜你喜欢

新桥宝安区宝安
用笔墨表达关爱 为慈善贡献力量
岂有此理!弟弟要分我买给父母的拆迁房
岂有此理!弟弟要分我买给父母的拆迁房
从函数的视角巧证一道竞赛题
新桥擂茶
相亲
小蚂蚁过河
“我在路上,还没干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