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书法明白生活的真谛,在生活中体会 书法的流美

2021-09-05刁秋月

南风·中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作品展刘老师书法

刁秋月 现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市宝安區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天河区书法家协会会员,渐闻书画院副院长。

作品先后入展 “翰墨贺国庆”宝安区书法作品展 、深圳市“水墨有法”冼建文工作室七人书画作品展 、 坚信爱会赢,龙川战“疫”主题书画作品网络展、 “春暖花开 芳翰抗疫”春暖花开·第七届女子书法作品网络展、广州众志成城 同心战“疫”书法作品网络展、“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全球抗疫主题书画作品展、第四届书法临帖作品展、广州“春暖花开”女子扇面书法作品展、全国第八届女子书法作品展等二十余次全国书法篆刻展。

中国女书家历来屈指可数,细数下来,仅卫夫人、武则天、管道升几个人。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今天的女性越来越以一种独立的姿态融入到书法艺术创作的事业中来。

老一辈的书家周慧珺,近一点的有孙晓云、韦斯琴,现在又有方放等人,在与刁秋月交谈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锐,也能发现对于艺术的执着和独特的理解。

在艺术的追求上,刁秋月是深入的,在艺术的选择中,她也是聪明的,在喧嚣的人群和城市中,她走得那样踏实,就像她说的,“每当灯下独坐,静对法帖,敬仰之情便油然而起”,这份对梦想的笃定无疑让人敬佩。

看了她们的字和人,许多人不禁赞叹:“这才是新女性的状态!”

“你都那么厉害了,还这么勤奋!”

1979年9月,刁秋月出生于广东河源市龙川县。龙川县旧称“佗城”,素有岭南古城之称,她的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时期设置龙川县,在历代都是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是中国保留最古县名的县份之一。

刁秋月出自书香门第,祖辈就有人成为大学士,父亲虽然是一名部队军人,但是他的书法很漂亮,经常给寺庙或者邻里写一些对联和春联。一有时间,父亲就给刁秋月讲解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知识,并演示书法的技巧,刁秋月直言:“我从小就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成长。”

因此,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刁秋月的硬笔字都是全班最好的,初中毕业,她考上耒阳师范学校,学生时代,无论学习任务多么繁重,对于书法的热爱她始终没有消退。本来有个好的开始,但是由于工作的一些缘由,艺术的种子在刁秋月的心田种下,可是等到这颗种子真正发芽却又等了近十年。直到刁秋月工作了好几年,她才重新开始书法之旅,提及这个过程,她不无叹息:“要是一直坚持下来,现在的书法技艺一定会更好。”

让刁秋月重新拿起毛笔,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有一次客户买了电子产品,她要将东西送过去,当走进办公室,那个客户正在埋头写字。刁秋月不敢打扰,静静地在那里等候,心想:“一个副局级领导,到了四十多岁,怎么还那么好学?” 直到顾客抬头看她,刁秋月痴痴地望着对方,情不自禁地说道:“你都那么厉害了,职位那么高了,怎么还这么勤奋!”

顾客看到了她的疑问和渴望,笑着说:“你想学吗?我可以送你一套笔墨纸砚,但是有一个前提,你必须坚持学习。”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就这样,刁秋月重新拾起了曾经喜欢的书法,开始了一段全新而又奇妙的艺术之旅。

因为小时候打下了基础,刁秋月也没有找老师学,更没有报什么班,一个晚上就写一摞纸。同时,她觉得既然答应了别人总要坚持下来,这是信义的体现。

就这样,那一颗尘封的艺术种子重新破土发芽。

“ 写书法的时候下笔要果断,收笔要缓慢!”

当然,学习书法的过程并非一番坦途,刁秋月也遇到过很多瓶颈。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付出辛勤的努力,有时候上天似乎都会帮你。

正当刁秋月为书法的很多笔法问题不解之时,著名书法家刘京闻来龙川开办书法专题培训班。刘京闻老师的作品多次入展全国书法展及兰亭奖,曾获全国第二届青年展二等奖,全国第三届扇面展一等奖。曾多次担任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展览评委,2015年为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法公益大讲堂”专家组成员。

听到这样一位名家来龙川,全县的书法爱好者都蜂拥而至,有的甚至从深圳、广州等地专程赶来。刁秋月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她赶紧收拾了一下习作,匆匆忙忙地朝刘老师所在的酒店位置赶。

因为太着急,没想到刁秋月走在路上和一个人撞了个满怀,她来不及说道歉,赶紧就朝教室跑去,生怕自己去晚了。然而,走到教室她才发现,原来刘老师还没有到,等了没多久,一位气质儒雅的老师缓缓走进培训教室。

刁秋月定睛一看,心想:“这不是刚才在外面撞见的那个人?”没想到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刘老师。

两个人就这样对视,刁秋月自然感到羞愧,刘老师会意一笑,赶紧走到她的前面,看着她满头的大汗,说:“你也喜欢书法?”

刁秋月红着脸回答:“是的,刘老师!” 刘老师发出爽朗的笑声:“那好,你把你写的字拿过来,我给你点评一下!”刁秋月就拿出了作品,刘老师端详了很久,然后拿起毛笔递给她:“你要不现场写写试试?”就这样,刁秋月当着众多同学写了几个字。

刘老师站在后面仔细地看着,对于得意之笔频频点头,等刁秋月结束书写,他建议道,“你的书法整体还可以,不过下笔要果断,收笔要缓慢!”说着,刘老师拿了一张宣纸,给她示范,刁秋月专注地看着,刘老师边写边讲解,所有的同学都被其深厚的学养折服。

写完,刘老师顺便就盖上了印,然后拿起来仔细端详了一会,转头看着刁秋月说道:“今天与你有缘,这幅字就送你了!”说到这里,即便过了很多年,刁秋月还是记忆犹新,回忆道:“看看周围,当时都是嫉妒羡慕恨。”

原来每个单位刘老师只送一副作品,刁秋月是当时唯一一个得到老师作品的书法爱好者。培训结束,当地书协领导就告诉刁秋月:“收了刘老师的作品,你就要对得起这幅作品。”

从此以后,刁秋月对于书法的热爱就更深了。

“我要用一生来守护这个古老的艺术!”

有了众多老师的指点,刁秋月的书法有了长足的进步。

临帖也日益广泛,从《九成宫醴泉铭》到《圣教序》,从《大字阴符经》到赵孟頫的手札,只要她喜欢的,她都仔细临摹。

她的作品先后入展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全球抗疫主题书画作品展(第一期)、广州(天河)“春暖花开”女子扇面书法作品展、全国第八届女子书法作品展等二十余次全国书法篆刻展。找到自己所爱的人是幸运的,守护自己所爱的人是幸福的,刁秋月就是这样一个既幸运又幸福的女生。有了这些荣誉,刁秋月却看得很淡,她说:“书法现在对于自己而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在书法中明白生活的真谛,在生活中体会书法的流美。”

一位哲人曾说:“塑造民族从女性开始。”在书法的熏陶下很多女书家被美育出非凡的修养,在中国数千年书法史上不仅有过王右军的老师卫夫人,还有过唐代的吴彩鸾、元代的管道升、明代的邢慈静和蔡玉卿等女书家。除此之外还有能诗善书的才女蔡文姬,有雄才大略的女皇武则天以及王羲之之妻郗夫人,王凝之之妻谢道韫,郗音之妻傅夫人,王洽之妻荀夫人,王珉之妻汪夫人,庾亮之妻荀夫人,王献之保姆李意如等等,她们都留下了精美的诗文墨迹。

刁秋月说:“在我国传统的书法理论中,习惯把写字与做人,完美地结合起来。有修养的女性不是上苍的恩赐,而是后天努力学习不断自省的结果。”

她将书法与人生完美地融合。她觉得,书法恰恰是涵养女性修养的最佳方式,因为这一切都可以在极其放松,随性的状态下,极其优雅地恒持浸润,熏习修行。在对书法的学习过程中,刁秋月在世事流动的喧嚣中,洗练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宁”与“静”,无所谓荣辱,平和内敛,从容娴雅,嫣然面对淡淡天际。

希拉克说:“中国文化的高峰之所以能形成世界文化的高峰,正是因为有书法、青铜器、诗词、绘画的艺术,以及这些艺术折射出的境界,它构成了人类文化的高度。”

尤其对于中国女性而言,刁秋月认为,书法是一种神韵,一种魅力,一种气质、一种品位、一种灵性,修养出一种超然的智慧。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刁秋月愿意用一生来守护这个古老的艺术,传承这个古老的艺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书法艺术更多惠泽这一片山,这一片水。

猜你喜欢

作品展刘老师书法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春天的样子
作品展
小主编作品展
幽默的刘老师
诗书画苑
小主编入选作品展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