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克效应:越外行,越自信

2021-09-05张旭

人力资源 2021年8期
关键词:达克考研效应

张旭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言论:公司年会上,你的同事作为优秀员工上台领奖发表感言时,旁边总有人会发出酸味的言论,“他能力也没那么强,我要是稍微努力一点,做得比她更好”,“他是和领导关系好才获奖的吧”;在打游戏时,玩游戏的人的口里面常常喊着“打啊”“回防啊”,更有甚者骂爹妈的,输了都是队友没配合好。还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实,回想学生时代,每次考试你预估的成绩总比实际的要高很多;看到你的上司,你是不是也经常幻想如果给你一个同样的机会,你会做得比他更好。当我们回到现实,哪怕你特别努力,你还是不能和优秀员工做得一样好,别说让你当上领导,就让你在员工中发言,你都可能会紧张到说话磕磕绊绊,做不到你的领导那样挥洒自如;现实中,我们总会高估自己实际的能力而且还不自知,能力欠缺的人在欠考虑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为什么会产生盲目的自信心理呢?心理学家指出,这是病,得治。

杠精背后的达克效应

“杠精”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指经常通过抬杠获取快感的人、总是唱反调的人、争辩时故意持相反意见的人。在职场中,20%的员工做了80%的工作。但奇怪的是,不干事的看不惯干事的,你做事他嘲讽,习惯用的“杠语”是:“那么多人都没弄出来,你算老几?”然后开始盘算怎么出你的丑,习惯性反驳你的任意观点,显得自己很强势。但是,你真干出成绩了,他们还要分杯羹,再杠你一句:“也就这样啊,简单!谁都会,只是看想弄不想弄而已。不是我给你出主意,你肯定做不好的。”就这些技术、业务都不懂,也不去学的人,但他们能在各种项目、成果、论文上落上自己的名字,他们也有了“专业能力”。这种对自己能力迷之自信的杠精,大多都在专业领域是外行。这种行为特征,就被称为达克效应,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

为什么不懂的人反而会更自信呢?这是因为这一部分人缺少一种关键的“元认知”能力,在自己表现不佳的时候无法退一步思考,看清自己的真实表现、认清自己的真实不足,反而自我感觉过于良好。

邓宁和克鲁格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12%时,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

后来他们做了一个实验,在实验中,邓宁和克鲁格先让专业的喜剧演员来为30个笑话的有趣程度做评级,作为标准答案参考。然后,让65名大学生也为这些笑话评级,把他们的评分对比专业戏剧演员的评分,来排出名次。

此外,他们还会询问这些学生,看他们认为自己的幽默感水平和平均水平相比如何,请他们为自己排名。

结果非常有意思:在对自己幽默感的判断力上,大部分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过高的;测试结果比平均水平略高的人,对自己的成绩预测非常准确;测试中表现最优秀的人,却认为自己仅比平均水平高一点点,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偏低。相反,那些测试中最不能辨认什么是有趣的人,反而认为自己高出平均水平。所以,达克效应指出人们经常会呈现如下特点:

1.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准;

2.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准;

3.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这种认知偏见的背后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自我,很少有人愿意把自己放在平均水平以下的位置上,因此我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来满足自己的自信心。其次是邓宁和克鲁格在他们的论文中强调的更重要的一点,即我们在一个区域内的低于平均水平的能力本身,就使我们无法判断到我们在这项技能中的实际表现如何。我们的认知偏差是由于认知缺乏而导致的,就是没有能力看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就好像你对表演这件事情了解很少,是很难评断一个演员的好坏的。

达克效应的另一层内容是,越是知识丰富的人越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如果把你拥有的知识比喻成一座孤岛,而大海就是你不知道的知识,我们可以称之为无知之海,岛屿与大海的接线处就是海岸。你知道的越多,这座孤岛就越大,而海岸线就会越长,无论你的岛屿怎么扩张,海岸都会跟着宽广起来。也就是说,你了解到的东西越多,你就越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失有多少。这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你只能确定你什么不知道。

纠正偏差承认无知

波特兰·罗素说过,整个世界的问题在于,愚者和狂徒对自己总是如此确信,而智者则满是疑虑。显然,这种矛盾在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达克效应的完整因果逻辑是这样的:越无知的人,越不知道自己无知,因此就越是想当然,也就越难以进取,结果命运就越糟。而越有知识和技能的人,就越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越容易改进,就会变得越厉害,在生活中也会过得越来越好。

高估自己,也就是过度自信,这是人类固有的毛病。过度自信除了高估自己外,还会过低地评价别人的实力。很多人倾向于对他人的优异表现不屑一顾,认为自己也一定能行。许多经济水平一般的人经常会有仇富心理,他们会认为,有几个钱了不起啊,他除了有钱还有什么啊。事实上,“有钱”这个特点,只是普通人能感知到的唯一区别。他们不会想,有钱人为什么会有钱,有钱人是通过自己的学识、阅历、人脉、资源获得的财富。还有些人,喜欢私下指责领导和同事。他们认为,如果公司把某一个重要岗位交给自己,公司便会成为世界五百强。

曾有一个包括2000位经理人的大规模调查统计,高达90%以上的经理人都认为自己诚信正直,而按照对他们下属的调查,同意者只接近50%。在沟通努力方面,90%的经理人都认为自己做得非常出色,但他们的下属中只有不到60%的人同意经理人的自我評价。也就是说,在下属的眼里,这些经理人并没有自己认为的那样好。某些人的人生已经深陷达克效应中,很难实现认知上的跃迁。而另外一些人,生活得越来越好的趋势是没有止境的。

知乎上有一位题主,他在第一次考研失败后,曾经问过一个问题,“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到高级阶层?”他在知乎发布的这个问题当前有16871人关注,属于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

问题发布的一年后,这位题主在问题说明里写下一段文字:这个问题是一年前提出的。如果还有朋友记得我当时的描述,那我想说一下我的近况。当时大家说得对,既然我可以为了变得更好什么都做,那么为什么我就是不愿意再考一年。后面的故事是我果然参加了第二次研究生考试,并且考进了本专业在国内最厉害的研究所。第二次考研的付出完全超越了第一次的自我感动,花了更多心力,只做学习这一件事情,每天伏案15小时。这也证明了你以为一件事已经付出到最多,殊不知玩起命来,你完全可以付出更多。就像第一年每天12小时好像已经让我头昏眼花,但第二年我可以含着眼泪清醒地把时间利用到15小时。我有一个朋友,本科大学很普通,考研考了三年,最后跟我同年考上了一所名校的最热最厉害的专业。我想一年前提问时我那急功近利的样子,大概只是因为太急躁,也太绝望。不是想证明考研可以怎样,只是举一个努力去做成一件事的例子。而对于我当时提的这个问题,我可能有了更踏实的答案。感谢所有回答过我的良师益友。

没有过类似经历的人读到这段文字,大多看到的是一篇简单的流水账。而感同身受的人,不但能读出文字以外的东西,还能看到其中的关键。

从努力到“感动自己”到挫败,从挫败到“急功近利,太急躁,太绝望”,又从人生大困惑中觉醒,从觉醒到苦其心志,从苦其心志到踏踏实实全力以赴,从全力以赴到败中求胜的涅槃。从因果关系来讲,这位题主克服了达克效应。一次次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并且一次次鼓起勇气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最终达成目标。

“花了更多心力,只做学习这一件事情,每天伏案15小时” “含着眼泪清醒地把时间利用到15小时”,以及这短短几百字,都在说明突破达克效应之艰辛。

然而从人生更长远的历程而言,这位题主只实现了阶层跃迁的一步。虽然考上了最好的研究所,但未必就真正实现了阶层跃迁。因为即便是北大、清华的研究生,碌碌无为乃至生活惨淡的也比比皆是。

反达克效应突破意识能级

不仅是那些本就不屑于、不善于学习进取的人总是有着谜之自信,即便是那些身居高位或被视为社会精英的成功人士,都无法避免自己表现出这样的认知偏差。

梭罗曾在《瓦尔登湖》中写道:“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就是真正的知识。”回到个人建设的角度,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转变,本身已经是认知水平的一大飞跃,它意味著你已经跳出大多数人的思维模式,开始走上独立思考的道路,这一飞跃能让个人从自满变为谦卑,从懒散转向勤奋,从狭隘走向开放,但是要从“知道自己不知道”进阶到“知道自己知道”的境界,比起第一阶段需要更为漫长的学习、感悟与历练,它要求已经意识到“自己不知道”的个人通过努力学习来理解那些自己不知道的领域,通过理性思考来掌握批判性思维的工具,通过开阔眼界来让自己变得更为开放与宽容,最后通过发现与总结规律,到达“知道自己知道”的境界,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直到最后到达“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自觉阶段,即“始终认为自己不知道,但其实已经属于理解程度最高的那一群人”。

“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哪个阶段在前其实有争议,如果是把“知道自己知道”放在前面,强调的是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过程;如果是把“不知道自己知道”放在前面,强调的是对自身认识能力的评价。

这样的人,对事物的认知将不再仅仅停留在“求真”的检验真伪阶段,而是在“求真”的坚实基础上进一步达到了“求善”的追求价值阶段。不过在“求善”阶段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即“善”本身的标准应该是什么,什么样的价值才值得我们去追求呢?这恐怕是一个至今难以回答的问题,不过有一个标准我相信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那就是为了人类更加全面、平等、自由、健康、持久的发展。

就像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说的那样:“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保持对世界的学习,就能保持对世界的敬畏,就能认识到自己的普通和不足,指导别人时也就更谨慎了。

作者单位 中国建设银行 沈阳于洪支行

猜你喜欢

达克考研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为什么是他设计了那么多上海地标建筑?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考研不易,更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