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策略
2021-09-05王诏
王诏
[摘 要]家长教育素养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要从培养家长教育素养入手。家长核心素养是家长教育素养的核心要素,是家长为适应孩子成长需要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而进行家庭教育的正确教育价值观、必备教育品格和关键教育能力。中小学(幼儿园)可以采用价值澄清策略、案例教学策略和体验式教学策略培养家长核心素养。
[关键词]家长教育素养;家长核心素养;价值澄清;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
家庭教育指导是中小学(幼儿园)对家长实施的教育指导,它是中小学(幼儿园)工作的内容之一,有助于实现家校(园)合力育人。然而,当前大部分中小学(幼儿园)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对于家庭教育指导普遍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影响了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对此,笔者认为,家长教育素养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中小学(幼儿园)只有从培养家长教育素养,特别是家长核心素养(即家长教育素养的核心要素)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庭教育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进而提高学校教育效率。以下,笔者将结合县域探索和实践,探讨家长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及其培养策略,以期对中小学(幼儿园)实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一、家长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如上所述,家长核心素养是家长教育素养的核心要素。要解读家长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必须先研究家长教育素养及其构成要素。
关于家长教育素养,国内学者做了一些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观点。例如,赵忠心认为,家长应具备的素养包括高度的责任感、抚养教育子女的现代科学知识、治家的能力和威信[1]。吴奇程、袁元在《家庭教育学》中提出,家长素质包括作为公民的综合素质以及作为教育者的教育素质两方面,其中家長教育素质由教育观念、教育知识及教育能力等构成[2]。蔡岳建、谭佳在《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提出,家长素质由家长教育观念、教育素质及教育能力组成[3]。吴小叶总结了上述观点,认为家长教育素养是家长为了合格地担当家庭教育实施者的角色,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应当具备的特殊品质,包括教育知识、教育观念与教育能力[4]。可见,吴小叶规范了“家长教育素养”的基本概念,明确了家长教育素养的三个构成要素,对相关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但是细致考察发现,有两个问题尤其需要注意。一是家长教育素养的构成要素中忽略了家长作为教育者应具备的“品格”素养,如赵忠心教授提出的“高度的责任感”。事实上,家长对孩子施教需要具备良好的品格。二是关于教育知识与教育能力的关系问题。教育知识是形成教育技能和教育能力的基础,而教育能力是教育知识在新的教育情境下的综合应用,二者实质上是同一个维度上的两种水平,其中教育能力是更高的层次和要求。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家长教育素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品格和教育能力三个要素。参考和借鉴教育部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即“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笔者认为家长教育素养的核心要素是正确教育价值观、必备教育品格和关键教育能力,由此对家长核心素养作如下定义:家长核心素养是指家长为适应孩子成长需要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进行家庭教育的正确教育价值观、必备教育品格和关键教育能力。其中,正确教育价值观是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基本信念,是家长认为教育子女最重要的内容,包括身心健康、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生活能力等;必备教育品格是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必需具备的品质,包括负责、慈爱、诚信、耐心、细致、宽容、平和、民主等;关键教育能力是指决定家庭教育效果的关键能力,包括儿童认知能力、教法应用能力、问题沟通能力、行为评价能力等。在构成家长核心素养的三个基本要素中,正确教育价值观是核心,是导向;必备教育品格和关键教育能力是依托,是情感和动力系统。
二、家长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笔者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以下三种培养家长核心素养的策略。
1.价值澄清策略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充满了冲突和矛盾,劝说儿童接受某种正确价值观的传统教育方法已经不能胜任对儿童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任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指导学生在澄清自己价值观的基础上,把这些价值观排出顺序,然后进行自我选择并转化为自身行为。价值澄清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指在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评价的手段,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促进价值观的形成[5]。与儿童相比,家长由于是成年人,其价值观的形成历经时间较长,更具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因此,通过简单劝说而让家长接受学校期望的正确家庭教育价值观,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价值澄清理论为培养家长的正确教育价值观提供了参考和思路。借鉴价值澄清理论,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和引导,引发家长对家庭教育价值观的自我认知和对正确家庭教育价值观的自我选择。具体操作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一是澄清分析价值观。如前所述,家长的家庭教育价值观隐藏在其家庭教育行为的背后,有很多家长可能并不熟知。为此,教师可以设计问卷,引导家长清楚地列出和认识自己所持有的家庭教育价值观。问卷题目示例如下。
(1)您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视培养孩子的哪些方面(比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请您按照重要程度将这些内容排序。
(2)在您列出的这些内容中,您为什么最想培养孩子的第一个方面?其重要性何在?
(3)其他几个方面的重要性何在?
通过引导家长思考和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可将隐藏在家长日常家庭教育行为背后的家庭教育价值观较全面充分地挖掘出来,并让家长思考这些教育价值观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及其重要程度,从而使家长对自己的家庭教育价值观多一些理性认知,并从中认识到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是辨析选择价值观。教师首先向家长展示几种不同的具有倾向性和代表性的家庭教育价值观及其重要性的分析,使家长从中既能找到自己,又能看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从而引发家长之间教育观念的碰撞。然后,组织家长们对不同的教育价值观进行思考辨析。在不断引发的思想碰撞中,增进家长的自我认知,从而对家庭教育价值观作出新的判断和选择。接着,教师展示一些内含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理论、政策以及专家观点,引导家长分析隐含其中的家庭教育价值观,给家长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强化其初步形成的正确的自我判断,进而对自己的教育价值观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最后,让家长尝试重新选择合理的家庭教育价值观。
三是践行反思价值观。这一步主要是指导家长针对自己的选择,重新规划家庭教育方案并坚持付诸实践。家长可以在家庭教育实践中观察教育效果,体察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并通过分享教育故事和感悟,形成价值认同,树立起正确的家庭教育价值观。
2.案例教学策略
案例教学最早应用于法律教育领域,后来扩展应用到商业教育、公共管理、教师教育、工程教育、军事教育、基础教育等领域。不同领域的案例教学应用具有明显的共同之处。
一是以案例为素材。案例教学是借助于案例这一具有事实性和模糊性特点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和深度参与,以获得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
二是以讨论为核心。与传统讲授式教学不同的是,案例教学既强调学习者个体的思考,又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讨论。
三是注重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案例教学的这些特性,恰恰可以解决传统宣讲式的家庭教育指导不注意发挥家长主动性、不注重通过思考讨论引发家长自我教育等问题,使家长成为以案例为载体的学习的主动建构者。
因此,可采用案例教学策略培养家长核心素养。例如,教学“家长的必备品格——宽容”一课时,为了让家长学会善待孩子的错误,教师呈现了一个家庭教育案例,并围绕该案例展开教学。案例内容如下。
一位有洁癖的妈妈每天总要把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她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甜甜把地面弄脏。一天,甜甜端着一个小杯装的冰淇淋,边吃边往沙发走,一不小心,把整个冰淇淋掉在了地上。妈妈当即大发雷霆,吓得甜甜站在那里,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不敢哭出声来。正当此时,爸爸回来了,在问清楚事情原委后,对妈妈说:“孩子嘛,把东西拿洒了很正常。”妈妈听后,立刻把矛头对准爸爸。爸爸没有和妈妈争辩,而是当即安慰甜甜,还给甜甜拿了一个新的冰淇淋吃。晚上,爸爸看到妈妈消气了,和颜悦色地问妈妈:“老婆,你说我每天这么辛苦挣钱是为了什么?”妈妈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为了这个家。”爸爸又问:“那么,你这么辛苦地操持家务,又是为了什么呢?”妈妈嗔怪道:“废话,当然是为了给你和甜甜一个干净整洁的家,让你们在家里感到快乐。”爸爸继续启发妈妈:“是啊,我们这么辛苦,说白了都是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那么,甜甜才四岁,不小心犯错是很正常的,而且犯的也不是特别严重的错误。再打扫一下地面就可以了,你又何必对她歇斯底里,毫不留情地责骂她呢?今天你只顾着喊叫,我回来的时候看到甜甜正在瑟瑟发抖,哭也不敢哭。你可知道,再富丽堂皇、干净整洁的家,对于孩子而言,都没有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更重要。”在爸爸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懊悔不已。
在呈现案例后,教师并没有直接告知家长“教育孩子要学会宽容”和“宽容,就是要善待孩子的错误”这些基本的观点,而是以案例为载体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家长展开讨论,目的还是引发家长的自我认知和建构。问题一:面对甜甜的不小心,妈妈和爸爸在教育方式上有何不同?谁的教育方式更好?问题二:爸爸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怎样的教育品格?你是否具有这样的品格,请举一个事例。问题三:你从这个案例中获得了哪些启发?教师通过组织家长阅读案例,并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使家长自然而然地认识到宽容的内涵及其在教育孩子中的重要性,同时习得了如何做一名宽容的家长。这种教学方式远比宣讲式的说教更走心,更有效。
3.体验式教学策略
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活动。体验式教学提出的理论依据是:体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心理活动,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最深刻的方式。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为以生命体验为主的教学方式,其目的就是通过体验引发真学习和深学习。依此观照,体验式教学不仅适用于学校教学,也适用于培养家长核心素养的教学。它能改变教师台上讲、家长台下听的传统授课方式,通过引导家长亲身参与各种活动,把新的观点、信念、价值观等传递给家长。
例如,教学“沟通从倾听开始”一课时,教师先后组织家长进行“撕纸游戏”和“传话游戏”。在撕纸游戏中,教师给每位家长发了一张A4纸,而后发出游戏指令:“请家长闭上眼睛,在游戏中不许提问题,按照教师说的动作进行操作。先把纸对折,第二次对折,第三次对折,把右下角撕下来。请家长睁开眼睛,把纸打开并进行展示。”在传话游戏中,指令是:“以每一排小组为单位,每一位家长用耳语把教师指定的一句话悄悄告诉下一位家长,直到小组最后一位家长,且只传达一遍。传话结束时,第一位家长和最后一位家长分别把自己所传所听的话讲出来。”然后,教师引导家长讨论如下问题:为什么在教师相同的口令下,纸会被撕出各种不同的形状?为什么一句话从头传到尾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您从两个游戏中获得了怎样的感受?怎样实现与孩子更好的沟通?
有了体验,就会有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体会。在交流与讨论中,家长很自然地认识到,在沟通中要注意清楚、准确地表达,同时注意认真倾听。就像有的家长在参与游戏后说:“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共鸣。面对孩子的不听话,以前我总是怪罪孩子,从来没有在自己身上找问题。现在看来,很多情况下,是自己的指令传达让孩子误解了。要想让孩子听话,就要教会孩子聆听,并让孩子重复你的指令。”这正是体验式教学产生的良好效果,是发自家长的肺腑之言。
三、结语
总之,基于家长核心素养的理念,培养家长的正确教育价值观、必备教育品格和关键教育能力,是有效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和形成家校共育合力的关键所在。家长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除了坚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培养以外,还需要开发相应的课程、配备相应的师资、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同时也需要中小学校的积极探索、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等。唯有如此,才会取实效、见成效。
参考文献
[1]赵忠心.提高家长素养是家庭教育的关键[J].班主任,2010(9):24-25.
[2]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第三版)[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30.
[3]蔡岳建,譚佳.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1-48.
[4]吴小叶.家长教育素养: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成人教育,2015,35(7):60-62.
[5]赵文芳.价值澄清理论及其启示[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1):35-38.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