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与学业幸福感的关系

2021-09-05倪百明

基础教育参考 2021年8期
关键词:效能学业成就

倪百明

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报告中显示,西班牙学生的数学平均分數为481分,显著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平均分数(489分),这一现状反映了西班牙的数学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教育系统无法达到与其他国家相当的水平。事实上,数学相关的知识技能与学生的职业理想与选择密切相关。并且,随着学校教育的开展,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伴随着与数学学科相关的动机、态度和情感的发展。考虑到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以及数学学业成绩与一系列情感、动机变量的关系,Rodríguez及其同事考察了数学学业成就与同时涵盖积极维度(包含感知的能力、感知的有用性与掌握动机)与消极维度(焦虑与负向情绪)的学业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研究收集了来自西班牙拉科鲁尼亚13所小学的897名9~13岁的学生样本数据。结果发现,前期数学学业成就与学生感知到的学科能力和学科有用性以及掌握动机呈正相关,与焦虑和负性情绪呈负相关。这一结果表明,数学学业成就与学生的学业幸福感相关。具体来说,随着数学成就的提高,学生感知到的数学能力、数学的有用性以及掌握数学的动机也显著提高,同时,焦虑和负向情绪也会随之降低。

这可能是因为,在某个领域自我效能感的建立首先是从该领域的成功和失败经验中产生的,当学生在数学方面取得成功时,他们对该领域能力的感知也会增加。换句话说,在数学方面取得好成绩有助于增强对该学科自我效能感的信念。而对自己能力的感知也与对数学有用性的感知和内在的掌握动机等变量有关。事实上,自我效能感是一个关键的动机信念,它在概念上和经验上都与幸福感、个体对事件的应对方式和自我调节相关联,相信自己有能力的学生也更有动力去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此外,认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有用,并觉得自己有能力学好它,可能是抵消许多学生在数学方面产生焦虑和其他负向情绪的最佳“解药”。

因此,改变消极的学业幸福感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增加数学的成功经验。而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关键是教师,其对科目和教学的态度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心理健康,适当激励学生,增加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的成功经验,让学生感知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科有用性的渗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进而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促进学习成绩与学业幸福感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S Rodríguez, Regueiro, B., Pieiro, I., Valle, A., B Sánchez, & Vieites, T., et al.(2020). Success in mathematics and academic wellbeing in primary-school students. Sustainability, 12(9), 1-11.

(责任编辑   姚力宁)

猜你喜欢

效能学业成就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燧人氏钻木取火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年轻有为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教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