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疫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1-09-05林仁琅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抗疫精神教学运用思政课

林仁琅

摘 要:在抗疫斗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高校思政课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大力弘扬抗疫精神,把抗疫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实现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同频共振,有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

关键词:抗疫精神; 思政课; 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8-127-002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形成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把这一伟大抗疫精神充分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对于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切实领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奋力实现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抗疫精伸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

抗疫精神,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精神注入了鲜活生动的时代内涵。“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1]”。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抗疫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具有深远的价值意蕴。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思政课教学中从理论层面去诠释抗疫精神,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中国人民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2]。有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也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二,有助于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生命至上”的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同时,这次抗疫斗争也有力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思政课教师要抓住这个最佳契合点,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个层面引导大学生深刻体悟抗疫精神的理想信念意蕴[3],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抗疫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教学过程中大力弘扬抗疫精神,有利于教育引导学生胸怀国家和人民,增强为国家和民族奉献青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总体思路

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习总书记多次对思政课教学提出指导意见,强调要坚持“八个相统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4]”“‘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5]”“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6]”等等,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首先,教学内容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做到因事而化。高校思政课要在丰富的理论教学内容基础上,将理论知识与大学生思想状况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融入社会性教育元素,是达成课程目标、实现价值内化的有效途径[7]。比如教学中紧密联系抗疫斗争实践,讲好抗疫故事,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国家与人民,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其次,教学载体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做到因时而进。高职思政课要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上注意充分发挥“互联网+思政”的优势,利用好教学直播平台、教学资源平台或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运用案例、视频、图片等讲好抗疫故事。同时也要加强线上线下联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延伸教学时空,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以做到多种载体相结合、全方位、全过程教育好学生,激励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再次,教学方法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做到因事而新。教学中紧扣疫情,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8]。

三、抗疫精神融入思政教学的教学案例

根据教学思路,现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的“奋力实现中国梦”一学时的教学设计为例,探索将抗疫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

(一)课前任务

教师通过职教云平台发布任务及推送课前学习视频《诗朗诵:中国阻击战》。学生观看视频后回答“什么是中国精神”?并根据自身特长围绕抗疫主题制作或创作摄影、书画、文学、歌唱等作品。同时,教师通过课程微信群调查了解是否有学生在疫情期间参加志愿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通过视频学习及作品创作活动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激發学生爱国情感。此作业也隐含着课程内容的一个知识点: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而微信群的调查活动则是了解学生志愿服务情况与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实际行动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二)课中教学

1.教学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那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为实现中国梦,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通过追问形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进入课题的情景中。

2.课中环节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抗疫素材】通过数据与案例展示,中央决定全国支援湖北和武汉,建立了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的机制。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各地和军队的援鄂人员迅速集结,346支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以及6.5万余件医疗设备从四面八方汇聚武汉、驰援湖北各地[10]。

【师生互动】为了让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我国用3个月的时间基本取得战略性胜利。1、我们国家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打退来势汹汹的疫情?2、结合抗疫实践,谈谈对我国制度的理解。讨论后小组负责人将讨论结果上传到雨课堂平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点评与讲解。

【设计意图】教师分组布置探究任务,通过小组合作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同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进行分析这场疫情的来龙去脉,并从党中央对防控工作的运筹帷幄中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教师讲解】没有正确的道路,再美好的愿景、再伟大的梦想,都不能实现。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这次抗疫斗争有力地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9]。

3.课中环节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抗疫素材】用视频(战“疫”中的青春力量)和图片等素材,展现各行各业的代表如何通过履职尽责,坚守岗位,助力抗“疫”;用图片展现全国各族人民向武汉捐赠物资等事例,说明中国人民如何凝心聚力共同抗“疫”。

【师生互动1】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没有振奋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坚定的志向,一个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师结合红船精神、抗洪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以及抗疫精神等主题的图片,向学生说明,中华儿女在攻坚克难时,不断传承和弘扬伟大的中国精神。教师播放视频:战“疫”中的青春力量,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抗疫过程中体现出了哪些精神?

【师生互动2】教师邀请校内19级两名抗疫志愿者分享抗疫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图片的生动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中国精神的伟大。邀请校内抗疫志愿者进行分享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好身边榜样的力量,讲好身边抗疫故事,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向善。

【教师讲解】疫情防控战“疫”打响以来,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用勇敢和担当诠释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念具化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4.课中环节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抗疫素材】在武汉10天建成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16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并将各种配套设施、医疗设备及时调配到位。还先后建立16家方舱医院,床位达到1.4万余张,创造了人类防疫建设史上的奇迹。

【师生活动1】播放视频《中国战疫录之中国速度》,视频内容主要讲述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量,以中国速度建设雷神山、火神山两所医院以及方舱医院,生产防疫物资以及研发药物、试验疫苗等等,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面对生死考验,面对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巨大身心压力,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

【师生活动2】虽然我们不能奔赴抗疫前线,但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为抗疫出一份力。比如通过作品为抗疫前线的同胞們加油。课前教师已布置学生展示围绕抗疫主题创作的作品。该环节学生需在课堂中展示小组制作或创作摄影、书画、文学、歌唱等作品。

【设计意图】从建设火神山、雷神山等医院的战“疫”速度中认识中国力量,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同频共振。

【教师讲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中国力量归根到底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内聚的结果。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大合力。内聚而成的中国力量就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磅礴战斗力及其强大威力的集中体现。

5.课中环节四:引导学生理解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启示。

【师生活动】14亿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战中,表现出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对新时代大学生有何启示?学生在雨课堂平台分享学习体会。教师邀请1-2位学生堂上发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同频共振。

【教师讲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青年必须艰苦奋斗,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都是在奋斗中实现的。第一,青年要胸怀大志,为奋力实现中国梦修身立德。中华女儿团结奋进同心抗“疫”昭示我们,青年应当结合国家的发展需要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选择职业。第二,青年要苦学本领,为奋力实现中国梦积蓄力量。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国家的发展、日益取决于科技的进步。青年最具创造活力,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要实现中国梦,必须练就过硬本领。第三,青年要勇于担当,为奋力实现中国梦拼搏奋斗。全国人民携手并肩、同心抗“疫”表明,国家的苦难需要青年共同分担。同样,民族的复兴也离不开青年的努力奋斗。

6.课后拓展

【社会实践】两个任务二选一:1、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形成报告;2、寻找身边的抗疫故事,谈体会(附上调查照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先进典型,把敬仰和感动转化为投身实现中国梦的实际行动中。

四、结语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11]。伟大的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2][9][10][11]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09(2)

[3]王庆云.论抗疫精神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6):113-118

[4][6][8]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2019-03-18

[5]习近平:“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N].人民日报,2021-03-07(1)

[7]魏华.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801/c40531-31268496.html,2019-08-01

猜你喜欢

抗疫精神教学运用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 若干着力点
新时代抗疫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硬核力量
用好“抗疫精神”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
停课不停学之“疫情中的我”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