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剂对槟榔树黄化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2021-09-05龚佳望共放鸣
龚佳望 共放鸣
槟榔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种植作物。但是在种植过程中,槟榔树频繁遭到黄化病侵害,产量减少,种植户收入也随之降低,整个槟榔产业受到严重影响。对此,应以科学种植管理方法降低槟榔发病率,有效防控黄化病。
黄化病症状和病因
槟榔树感染黄化病后,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从整个植株的底部叶片或者中部叶片开始黄化。黄化过程多以黄绿相间的形式扩散,随后顶部嫩叶也开始黄化,树冠开始萎缩,叶片开始干枯开裂、出现畸形,最后叶片脱落,植株无法再结果。最严重时,整个植株会秃顶,全部枯黄直至死亡。
黄化病有两类。第一类是生理性黄化病,出现的原因是水源或者营养供应不足。第二类是病毒性黄化病,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类菌体感染,植株病变引起萎缩性黄叶症状和束顶型黄叶症状。病毒性黄叶病相比生理性黄叶病而言,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往往会导致成片槟榔树倒下,环境修复难度更大。
土壤改良剂防治槟榔树黄化病的实验设计
黄化病的控制难度很大,控制成本很高,且至今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目前,我国的黄化病防治多以预防为主。对此,专家们提出用土壤改良剂来控制槟榔树黄化病。土壤改良剂是指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能,促进植物吸收成长的混合物料。
为了研究土壤改良剂对槟榔树黄化病的防治效果,开展本次对照实验。实验包含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实验区域为以往出现过黄化病的区域。各实验组和对照组选定同一块地,之后以独立隔离的方式进行实验。从生长到成熟阶段,固定接种黄化病病毒,观察植株反应。本次实验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槟榔树培育方法。在实验组1添加土壤改良剂的推荐剂量,在实验组2添加推荐剂量的一半,实验组3则添加1.5倍推荐剂量。其他实验条件基本保持一致。
土壤改良剂防治槟榔树黄化病的实验流程
稀释配置改良剂药液。此药剂的推荐剂量和水的配比为1:75,各实验组按照预定的方案分别配比。在配置时,边搅拌边添加。加入药剂时要缓慢均匀,防止搅拌中出现起团的现象。在搅拌10分钟后静置,观察没有出现溶剂沉淀即为合格。
混合药液和土壤。应注意土壤的湿度最多不能超过10%。在混合过程中,取药液的上层清液按照清液和水1:5的配比喷洒药液。
小盆配置。将土壤均匀铺放在小盆中,在加入稀释液的同时要做好土壤的混合搅拌工作,尽量保持均匀混合。在混合完成后将小盆土压实,用清水浇灌,观察下层渗漏出的液体是否澄清,如果澄清不浑浊,则表示配置成功。
团粒土的制作。取配置好的澄清药液待用。按照水泥土的配置方式,先将土壤铺成长条垛,中间留好沟槽以用于喷洒药液,完成后取待用药液加入,然后使用铁锹对打2~3次,将药液和土壤均匀混合。
下土。在需要种植槟榔的地点挖出直径0.5米,深度为0.2米的半球形坑,把原土和团粒土按1:3的比例混合,再将种植坑压实即可。
实验外部环境的控制要点
整地。除了种植基坑的实验土壤不同外,其他外围部分的土壤基本保持一致。选取疏松肥沃的土壤地带,做好相同的光照环境控制。在丘陵地带,要考虑风向和风力因素。在坡地上整地时也要按照水平方案整地,整地宽度达到3米即可。在带状平地内,应挖好蓄水沟做好坡地的水源供应。做好整地后按照2米×3米的方案挖穴,待植。
选种育苗。不必专门选用具有抗击黄化病的植株,采用该地区常用槟榔种植植株品类即可。选取15~20年生长期的母树,用其健康果实的内核培育做种,每千克鲜果选用20粒左右的种子即可。在催芽中要注意保持湿度,一日一次翻动,及时剔除腐烂霉变的种子。催芽后开始进行育苗,育苗周期为1~2年。此次实验为了节省时间,直接采用本地已经完成的育苗植株进行实验。
移栽。将生长趋势大致相同的槟榔幼苗分为4组: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由于移栽过程对植株根系影响较大,移栽前期不作对照记录。来年3~4月后,所有植株基本恢复完成后,正式开始实验记录。
试验期间的管理。包含浇水、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在用法用量和培育手段上基本保持一致。定期观察检测土壤成分,防控人为因素或者关联性病虫害引发的黄化病。
实验结果和分析
根据此次土壤改良剂实验室的预估分析,槟榔树在改良土壤中生长2年后,基本已经被改良土壤全面改善,且在改良土壤中添加的绝大部分抗黄化病活性因子也被植株吸收。此时可正式开启接种实验,并进行数据记录。
接种黄化病后,對照组的10株槟榔树在接种后的53天内全部死亡。实验组1中,有7株在78天内死亡,其他3株在63天后逐渐复苏。实验组2中,有8株在75天内死亡,其他2株在90天后缓慢复苏。实验组3中,有7株死亡,其他3株在55天后复苏。
实验说明,添加有抗黄化病活性因子的土壤改良剂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槟榔树的抗黄化病能力。虽然不能完全免疫黄化病,但是搭配其他防控手段,能进一步提升槟榔树的存活率。这打破了传统黄化病防治中“黄化必砍”的防治理念,有效保障了种植户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