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

2021-09-05雷绍业

林业与生态 2021年8期
关键词:林长林长制全面推行

雷绍业

怀化是全国南方重点林区、全省林业第一大市。近年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林业发展成果丰硕,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位居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达71.04%,有力助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大部分排名全省靠前。2020年开始,我们又积极探索推行“林长制”以促进“林长治”,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高位推动,着力构建四级林长组织体系。中央《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印发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和部署我市推行林长制工作,并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怀化市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一是高规格构建领导体系。成立以市委书记任总林长、市长任第一副总林长的怀化市林长制工作委员会,市委专职副书记兼任市林长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纪委书记任林长制总督察长。县、乡、村参照市级组织架构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截至目前,全市共设各级林长4003名,其中市级林长14名、县级林长214名、乡级林长962名、村级林长2813名,树立林长制公示牌705块。二是高投入落实经费保障。市级林长每年各安排林长专项经费 20 万元,市林长办每年安排工作经费200万元;各县市区每年林长制工作经费不低于 100 万元。三是大力度推行绩效考核。将林长制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和干部年度考核内容,推行下级林长制工作委员会、林长每年向上一级林长制工作委员会和林长述职,对年度考核排名末位的县市区林长和排名后3位的市直成员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排名靠后的年度考核不能评优评先。

二、勇于探索创新,强力推进林草资源保护发展。今年,我市将林长制改革列为“2021年改革十大攻坚行动”之一,扎实推进靖州县省级林长制改革试点和芷江县、新晃县两个市级林长制改革试点,探索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新机制,并重点抓好“四个结合”。一是把林长制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化支撑有机结合。全面构建“一长三员”(林长+护林员+监管员+执法人员)网格化护林队伍和监管机制,已落实护林员8311名、监管员963名、执法人员487名,实行全覆盖分区域常态化巡山护林。积极筹建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平台、森林资源“天空地”监测平台和林长制智慧信息平台,全面提升森林资源全天候动态监测水平。二是把全面推行林长制“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有机结合。结合怀化市情林情,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行林长制的“规定动作”基础上,科学设计“自选动作”,把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等重点任务纳入林长制工作范畴。 三是把全面推行林长制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有机结合。把林长制、河长制和其他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一体化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解决生态保护理念淡化、职责虚化、权能碎化、举措泛化、功能弱化等问题,实现治理效能的最大化。四是把全面推行林长制与林区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将林长制作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构建林长制组织、责任、制度、考核四大体系,充分兼容林区社会治理现行体制机制和发展需要,有效解决了生态保护和社会治理“两张皮”问题。

三、狠抓生态惠民,推动资源优势转为发展优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发展”与“保护”两手抓,切块生态功能转移支付资金5000万元,设立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园区建设,大力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受保护、林业增效益、群众得实惠。一是加强森林培育,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大力推进33.33万公顷速生丰产林、6.67万公顷优质油茶、6.67万公顷高产楠竹“三大基地”建设,确保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1%以上,活立木蓄积量快速向2亿立方米迈进。二是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林业经济实力。瞄准林业千亿产值目标,大力实施油茶、竹木、森林旅游与康养、林下经济、苗木花卉“五大產业提升行动”,积极培育和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林业特色产业,推动林业产业与医养健康、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培育新型业态,着力提升生态价值。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大力推进20万公顷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着手启动林业碳汇开发,科学编制林业碳汇发展规划,加强林业碳汇市场主体培育,争取将怀化全域纳入全省林业碳汇试点。

猜你喜欢

林长林长制全面推行
山西省印发《山西省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和五项配套制度
岚县创新林长制工作机制
达川区
甘肃省举行全面推行林长制情况新闻发布会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我省举办林长制改革专题培训班
长汀推行三级“林长制”
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在安徽揭牌
全面推行“营改增”及其对会计与税务筹划的影响
“鸡奶奶”的五世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