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与运用策略
2021-09-05李志香
李志香
【摘要】转化思想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属于学生数学学习生涯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学生在该阶段如果能够打好基础,则有利于数学成绩的不断提升。文章主要从数学转化思想出发,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转化思想的意义,提出了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转化思想;意义;策略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并逐步深入,使得教学目标从“双基”逐步转变为“四基”。所谓的“四基”,是指基本的思想、知识、技能以及活动。简言之,就是学生除了要掌握课本中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还应该学习解决问题中的数学思维、方法。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生涯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题方式,将转化思想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落实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二、数学转化思想的概述
(一)转化思想的概念
转化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也可以称为化归思想,实质是指利用较为基础的、简单的知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未知的问题已知化,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等,进而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转化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包含数与形之间的转化、数与数之间的转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等情形,将一些新的问题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的知识,进而解决问题。
(二)转化思想的特点
转化思想具有三大特点,第一是灵活性。数学本就是一门具备灵活性的学科,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通常,学生的思维不同,答题的途径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別。这就体现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也反映了该学科的灵活性。
第二是多样化。转化的思想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转化的思路虽相同,但由何种主体进行转化存在差别。比如可以将函数问题转化为图形问题进行解答,也可以将较为复杂的问题转变为简单的基础数据,或者将应用题转变为一种模型,解决思路不同,方式也千差万别。
第三是厚积性。通常指的是学生在进行知识的转化时,需要具备较为深厚的基础知识,才可以达到对知识的活学活用。一般,学生脑海中的知识储备量越多,对这类方式使用的质量就越高,解答速度就越快[1]。
三、转化思想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端,在这个阶段融入转化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识,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核心素养。下面就对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的意义进行阐述。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较为灵活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中传递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学生需要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通常,问题并不是固定的,其形式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转化思想,将未知的数学内容转变为所学过的知识,以不断提升解题效率。数学转化思想包含数与数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形与形的转化等多种多样的方式,通过这种转化,能够不断提升小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转化思想实际上是一种解题的思维和方法。在解题过程中融入转化思想,实现对问题的简化。在简化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就掌握了一种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认识负数”这节课时,通过建立数轴,直观了解负数,比较负数的大小,就是一种数学转化的思想。在数学课堂中融入这种转化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2]。
(三)有利于落实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学分析的观念、运算推理以及模型的思想。数感指的是一种数量关系,对结果估算的一种能力。符号意识指的是利用符号对数量以及数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解,能够使用符号对其进行推理。空间观念指的是基于几何图形对实际物体进行描述,能够对物体存在的各种位置关系进行想象等。数据分析以及运算推理是指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等。模型思想其实就是转化思想,将以上各类核心素养综合应用的一种模式,其主要是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未知为已知。在小学阶段使学生掌握数学转化思想,可以落实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一)利用转化思想,将新知变为旧知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很多数学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转化思想完成的。比如在小学一年级学习数字相加时,采用的就是凑10法,之后所学习的小数与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等,都采用了这种转化思想。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掌握这种新旧知识点之间的有效转化,才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一内容时,第一个内容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在学习该内容时,为了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转化能力以及解题的质量,教师可以融入转化思想,比如,“9+6=?”很多学生都能得到答案是15,但是究竟是如何计算的呢?有的学生通过数数的方式,比如从9开始之后再数6个数字,得出答案15;有的学生是将9先加1,再加上5进行计算。这两种方式最终得出的答案是一样的,但是很明显第二种方法更为简便。教师可以着重讲述这种凑10法的转化思想,先移后凑。教师可以将“9+6”化成15个小木棍,通过摆一摆、弄一弄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先移后凑的转化模式,引导学生思考,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利用转化思想,实现数和形之间的转化
数字和形状之间的相互转化也是转化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形状促进学生更好地思考,通过数形之间的对照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通过数形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解题。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时,学生需要认识分数,并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一般而言,同分母的加减法运算比较简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即可;但是对于异分母的加减法,学生在计算时总是容易出错。此时,教师可以融入以数转形的方式。
比如分数的加法“”,在计算这类分数的加法时,教师可以画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在图形中标出,,和,从标注好的图形中就可以看出这四个分数相加的答案,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学生异分母相加的方法,同时有效地落实了转化思想。
(三)利用转化思想,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在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除了基础的数字加减法之外,还会包含一些较为复杂的应用题。在对这些题目进行解答时,很多学生往往束手无策,数学教师不能一味地按照固有的解题思路,要善于在复杂的应用题中融入转化思想,将复杂简单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例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目:“在一片果园里,一共有141棵梨树与苹果树,其中梨树的和苹果树的两者是相等的,求梨树和苹果树的数量。”在看到这道题目时,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用方程解,但究竟该如何表达这两者的关系呢?此时教师就可以融入轉化思想,将“梨树的和苹果树的两者是相等的”转化为“梨树和苹果树之
间的比是27∶20”,有了这样的比例关系,又知道果园中总的苹果树与梨树的数量,就非常容易计算出两者之间的数量了。这样,复杂的数学知识逐步简单化,学生在解题时的信心会逐步增强。
(四)利用转化思想,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小学数学课本中包含数字的运算、图形的分析和计算等一系列内容,学生在对这类内容进行学习时,会觉得非常枯燥。尤其是图形的相关知识是非常抽象的,教师要善于将这种抽象的图形知识利用转化的思想将其具体化。
比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即底乘以高,但这个面积公式究竟是如何得到的呢?对此,教师就可以融入小组探究法,在小格子中画出两个图形,分别是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其中,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高是4,长方形的长是6,宽是4。在小组内部通过数格子的方式,学生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初步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其底乘以高。有了猜想之后,就要设计方案去验证这个猜想。比如有的小组就通过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切并平移的方式,得到了一个长方形,通过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验证了这个猜想。这就是一种转化的思想。教师可以将这种抽象问题具体化的转化思想着重向学生讲解,让学生了解到很多的新知识都是可以向旧知识迁移并逐步推导的。像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其采用的就是割补并转化的方式,将新知识转变为旧知识,将抽象问题转变为具体内容,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五、结语
转化思想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生涯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在小学阶段将其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学生数学思维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具体在渗透转化思想时,教师要基于所教学的内容合理地融入转化的策略,比如凑十法的转化策略、数和形的转化策略、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转化策略以及抽象问题具体化的转化方式。基于不同的转化思想,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引导方式,比如小组合作法、问题引导法等,发挥出转化思想在小学课堂中的作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徐阳,欧云.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渗透策略[J].读写算,2020(07):131.
周兴军.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0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