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群“三教”改革的意义、问题与策略
2021-09-05林徐润
[摘要]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群“三教”改革,具有服务类型教育发展、服务产业经济发展、服务学生高质量就业和服务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的重要意义。目前专业群建设面临着服务产业能力待提升、集群发展落实有偏差、产教融合实现不到位等现实困境,对此,文章提出从德技双馨教学团队、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和专兼结合“双师”团队开展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从课程体系重构、专业课程改革及精品教材建设开展高水平课程及教材建设,通过课程思政建设、信息化教学改革和项目化教学改革开展高水平教法改革等实施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三教改革;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林徐润(1975- ),男,广东揭阳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广东 深圳51817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GXJK283)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5-0057-05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是高职院校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建设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不仅需要对专业群内各专业教育教学工作重新梳理整合,还要突破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施全方位改革。基于专业群建设,开展立足职业教育的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能够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改革专业群教学团队、课程和教材、教学方法等途径,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真正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为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提供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一、价值意蕴:高职院校专业群“三教”改革的意义
加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立足职业教育深化“三教”改革,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多措并举,对于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发展、产业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服务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
(一)服务类型教育发展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的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高职院校开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深化立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三教”改革,主动求变,从教师、教材、教法等方面采取系列举措,进行全方位改革,进一步解决职业教育中“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固有偏见,以“群”的理念加强内涵建设,以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服务产业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类型,伴随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作为重要供给侧的职业教育也必须以高质量的发展适应产业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既是类型教育,也是跨界教育,教育属性与职业属性兼具,能够更直接地服务于产业、行业和企业。高职院校加快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适应产业升级和时代发展,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融入区域发展需求、产业发展需求和岗位能力需求,立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三教”改革,深入落实产教融合,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在教师、教材、教法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精准对接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育职业教育发展新动力,是服务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服务学生高质量就业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以儿童为中心”,而“以学生为中心”则是由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者于20世纪中叶正式提出的,“学生中心”理念还贯穿于接受三年制高等教育培养的工程技术教育及国际工程专业教育认证三大协议之一的《悉尼协议》。高职院校开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出发,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并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是服务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
(四)服务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
“双高计划”是教育部启动的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大计划,其中包括中国特色高水平的高等職业学校和专业群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内涵建设的有力支撑,是高职院校高端发展的关键途径。高职院校通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为引领,辐射带动全校特色专业群建设,实现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推动高职院校办学综合水平达到新高度,是服务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现实困境: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存在发展能力及动力不足、集群发展名实不符、产教融合广度深度欠佳等诸多方面问题,迫切需要高职院校认真剖析,从教师、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多渠道、多方位改革,保障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高水平开展,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一)服务产业能力待提升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指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服务产业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高职院校对区域社会经济的责任担当。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更应该肩负起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使命与责任,从契合到服务,最终到支撑引领产业发展。可是,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虽然能够实现契合产业发展,但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却略显不足。由于缺乏科学完善的产业需求调研,造成专业群人才培养标准与产业需要的用人标准不完全匹配,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内容安排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专业群教师服务企业能力不足,在服务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培训服务等方面没有发挥高水平师资队伍的优势,专业群“服务产业”的能力有待提升。
(二)集群发展落实有偏差
高职院校专业群是在高职院校内部按照基础相通、领域相近及岗位相关的原则,将各相关专业进行整合,实现专业集群发展和集约管理。集群发展是专业群的典型特征,在建设中要真正实现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实训场所、平台课程、教材开发、教法改革等方面的共建共享。而实践中,集群发展的落实远远达不到共建共享,往往是以专业群建设之名,行专业各自建设之实。缺乏专业群的整体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机制,专业群建设没有从“群”的角度谋划发展及重构课程体系,专业群教学团队仍各行其是,不仅难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更有甚者存在群内专业抢占资源的现象,矛盾重重,专业群“集群发展”落实有偏差。
(三)产教融合实现不到位
产教融合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是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必经途径。同时,产教融合也始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在专业群建设背景下,产教融合强调的是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与融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指出,产教融合要贯穿职业院校整个教育全过程。所以,产教融合不仅仅是产学合作,而是要融合发展实现共赢。目前在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能够契合产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合理布局并适时优化,能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与专业群建设,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等,但是产教融合在广度、深度等方面仍然实现不到位,停留在表层合作,未真正互相嵌入实现共同发展,更没有达成命运共同体,专业群“产教融合”实现不到位。
三、路径选择:高职院校专业群“三教”改革的实施策略
面对上述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的现实困境,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切实依据产业发展需要,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实施“三三举措”,即开展高水平教学团队、高水平课程及教材建设、高水平教学方法改革,进一步促进专业群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专业群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的能力,形成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模式,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一)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
1.德技双馨教学团队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加强德技双馨的教学团队建设,要在专业群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和知识技能积累两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将师德师风作为专业群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健全专业群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相关考核制度,全面开展师德师风养成教育,要求专业群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其次,还要加强专业群教师知识技能等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通过名师工程、学者工程、工匠工程等项目建设,为专业群教师搭建高质量的行业、产业、企业协同教学平台、实践平台和科研平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实践水平与技术研发水平。
2.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加强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专业群人才培养工作,坚持学生中心、能力本位,配合专业群“平台+模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专业群根据课程模块内容、特点不同,组建各具特色的模块化课程教学团队,每个模块团队分别负责各自模块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模块团队教师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按照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科学分工,共同开展模块教学、实践、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团队成员实现错位发展,逐步形成高质量的、可以引领教学模式改革的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
3.专兼结合“双师”团队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加强专兼结合“双师”团队建设,建立专业群“双师”团队培养机制。专业群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工作,开展入职培训,实施专任教师教研实习制,安排无企业经历的新进教师参与企业实践3~6个月。逐步完善校内“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办法,将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等标准纳入专业群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其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加大专业群对行业、企业技术技能大师等兼职教师的聘请力度,专业群与合作企业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与科研大师工作室,着力建设一支能够切实让学生受益、和产业紧密衔接、可以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专业群“双师”团队。
(二)高水平课程及教材建设
1.课程体系重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结合对应产业新技术动态和岗位核心能力动态,以产业发展新业态、岗位发展新要求来确定学生能力需求,坚持工作、技术、创新三驱动,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要从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全周期的角度,优化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做到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以项目贯穿,突出AI+特色,实施AI+改造工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联合开展校企合作的行业主流技术企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专业群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重组,打破传统的“必修+选修”课程体系模型,依据专业群内专业对应的岗位核心能力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标准与要求,构建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从满足学生通识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及群内专业对应岗位核心能力匹配的知识与技能要求的角度将课程分为三个类型,即公共+专业群平台课程(基础模块)、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模块)和公共+专业拓展课程(拓展模块),实现公共+专业群平台课程基础共享,专业+方向课程特色独具,公共+专业拓展课程有效互选。通过专业群课程体系重构,促进专业群人才“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和“基础能力、综合能力、专业能力、核心能力、创新能力”五级能力递进,可以使专业群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与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的标准更加契合,更加符合学生中心与服务产业的理念,也更有利于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2.专业课程改革。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加强群内专业课程改革工作,实施专业课程思政和线上线下混合等课程实施方式改革,开展专业课程模块化、项目化等课程结构改革。突出实践育人,建设“综合实训项目”“岗位实践项目”等系列实践教学项目,将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和技术引进专业群教学,提升实践教學效果。鼓励群内专业与行业主流技术企业合作开发高端证书,积极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坚持以岗定学,以赛促学,将与岗位能力对接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高水平技术技能证书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效促进“1”和“X”的有机衔接,将技能竞赛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真正实现岗位、课程、证书、竞赛深度有机融合。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在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过程中,校企共同开展专业群教学,共同开发高水平专业(群)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推动企业技术标准与专业群课程标准融合,促进职业教育高端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适应区域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3.精品教材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需要特别重视教材改革,并以此为重要切入点,推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专业群要加强教材建设管理,完善专业群教材选用机制,保障群内专业能够规范使用教材。开展专业群精品教材建设,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精准合作,邀请行业主流技术企业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教材及教学资源开发等工作中来,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內容,建设活页式、数字化、融媒体、立体化的专业群精品教材,满足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高水平教法改革
1.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高度重视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在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功能的同时,深入挖掘专业群课程的育人理念和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群课程课堂教学,切实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有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彰显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理念。启动专业群课程思政项目研究,突出专业群内专业及课程特色,建设专业群课程思政示范课,辐射带动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高水平开展。将课程思政改革落实到专业群建设规划及群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现专业群课程思政全覆盖,并积极凝练成果进行推广,充分发挥思政课程显性教育功能与专业群课程思政隐性教育功能的协同效应。
2.深化信息化教学改革。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深化信息化教学改革,突出信息技术特色,聚焦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专业群教师进阶性教育信息化培训,提升教师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能力。通过信息化培训,使专业群教师能够达到熟练使用信息设备、开发专业群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水平,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高水准教学方法研究,进而实现信息化与专业群教学的有机融合。逐步组织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的线上教学平台迁移工作,丰富专业群课程线上教学资源,开展网络教学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通过专业群信息化教学改革,促进专业群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和整体教学环境的提升与变革,提高专业群教学质量,凝练专业群教改特色,培育专业群教学成果,树立专业群教学改革标杆。
3.强化项目化教学改革。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强化项目化教学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课堂革命。坚持“两性一度”的“金课”建设理念,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建立项目化教学改革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专业群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积极探索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专业群课程信息化建设程度,推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专业群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打造具有专业群特色的标杆“金课”项目和精品实训项目。组织开展专业群分工协作模块化教学改革和项目式学习(PBL)课程改革等专项教学改革研究,为专业群教法改革提供高水平研究支撑。积极组织专业群教师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实效。
[参考文献]
[1]陈子季.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5):3-9.
[2]阚丽.基于高质量专业群建设的高职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20(24):52-55.
[3]李梦卿,陈佩云.“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8):79-84.
[4]李伟只.“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5):34-38.
[5]任占营.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变革意蕴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4-8.
[6]宋良玉.新时代工匠精神视域下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3):94-96.
[7]杨国良.基于成果导向推进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博弈分析[J].职教论坛,2020(5):57-62.
[8]张栋科,闫广芬.高职专业群建设政策、框架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7(28):38-43.
[9]郑永进.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实践路向及动力生成[J].江苏教育,2020(68):25-28.
[10]郑永进,黄海燕.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何以可能——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0(10):1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