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道德与法治学科关键能力及培养策略
2021-09-05戴慧
戴慧
摘 要 道德与法治学科关键能力包含学科阅读能力、学科思维能力、学科表达能力、学科情感能力、学科实践能力、学科信念能力,日常课堂教学可通过引导学生读懂教材,拓展课外阅读,强化情境教学中的价值辨析与判断,注重教学方法和评价引导,注重道德实践和公共参与,培养学科关键能力,以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学科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8-00-04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由此可见,学科关键能力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这种能力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同时彰显着学科独特的价值。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关键能力有哪些?如何培养这些学科关键能力?笔者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依托教材与课外阅读指导,培育道德与法治学科阅读能力
人的阅读水平从低到高有几个层次:纯娱乐小说——传统经典小说——史哲领域文章——思想领域文章——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实践中我们经常观察到,由于史哲类、思想领域的文章与书籍大多艰涩难懂,导致学生读不懂、不爱读、读不下去。深入思考,这与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教师会说: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语文老师的事吗?叶圣陶先生曾说,“所有的课都应当是政治课,所有的课也都应当是语文课。所谓都是政治课,并不是要求把所有的课都上成政治课,而是所有课都应当从学科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出发,自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样,所谓都是语文课,也不是要求把所有课都上成语文课,而是都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2]而哲学、政治学正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所教学的内容,道德与法治学科包含大量政治学内容,并蕴含着一定的哲学思想。因此,引导学生阅读史哲类、思想领域类的文章和名著,也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设计了正文、古文、美文、案例、情境、数据、文件等大量的文字阅读,此外还有阅读推荐栏目。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读懂教材?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正文,教师引导学生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以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如宪法等法律条文、十九大报告摘录等,学生大多觉得枯燥、难懂,更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有效阅读。如:指导学生归纳主旨大意、画画思维导图、分享阅读体会、开展阅读辩论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对于一些美文,如《岳阳楼记》等节选,可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在朗读中提升民族自豪感;对于一些漫画、图表和数据,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外,道德与法治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尤其是利用节假日,为学生推荐通俗易懂版的史哲类、思想类名篇、名著,有条件的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或“读书漂流瓶”活动。道德与法治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学科类阅读,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促进学生学会数据分析,提高理论素养,亲近道德人物,培育法治素养,涵养道德品质,提升人生境界。
二、强化情境价值辨析与判断,培育道德与法治学科思维能力
在已有研究中,笔者比较赞赏2020年福建省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多维细目表中,提出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具体包括价值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四类。其中,价值思维分为价值思维、法治思维和道德思维;逻辑思维分为定义与判断、比较与归类、归纳与抽象、演绎与具体化、综合分析法;辩证思维分为整体性思维、动态性思维和矛盾分析法;创新思维分为逆向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这一道德与法治学科思维能力及思维方法的界定,是从学科价值属性、逻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角度进行的分类。笔者建议,可以将创新思维纳入辩证思维,因为创新思维充分体现了辩证思维中的发展观点和矛盾观点。价值思维是目标和导向,逻辑思维是基本方法和支撑,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是核心和“活灵魂”。这些学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是可以培养的,且每一种思维能力要素可以规定具体行为表现,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因而,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和评价也具有了可操作性。
在教学实践中,培育道德与法治学科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有很多,其中,议题式学习、辨析式学习式需要特别关注。通过议题讨论或者范例分析展示观点,引导学生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在探究活动中拓展视野,有助于实现认同、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
例如,在“做负责任的人”一课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多种生活情境供选择:(1)每天早上自己做早饭。(2)收拾自己的卧室、书房。(3)每节课积极思考问题。(4)每节自习课不干扰他人。(5)有人落水立刻下水救人。(6)每年资助贫困儿童5000元。学生在最后两个选项上产生了争论,教师抛出思辨性问题:当我们没有承担一些责任,是否就是不负责任的人呢?引导学生体悟到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教师还创设了“糖丸爷爷”顾方舟的故事,让学生进行多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临危受命,接受还是拒绝?“死”“活”疫苗线路,引进还是研发?疫苗的临床试验,亲自试药还是找人替代试药?引导学生步入开放性、辨析式的学习路径,理性面对不同观点。
在日常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亲历自主辨识、分析的过程,并作出判断,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学生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过程中,在协商乃至争论中,逻辑思维、辩证思維和价值思维都将得以将培育。
三、注重教学方法和评价引导,增进道德与法治学科表达能力
语言和文字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外显路径。因此,道德与法治学科表达能力是与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课程教学而言,学科表达能力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按照常识,道德与法治学科表达能力也可分为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在日常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采用新闻发布会、对话交流法、叙事教学法、辩论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口讲,并对讲的内容进行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给予他们更多锻炼机会和表达机会。在文字表达能力方面,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小论文、提案书、倡议书、计划书、策划方案等栏目,帮助学生运用学科语言进行专业的文字表达。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道德与法治学科小论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将这些活动与学校德育活动、社团活动相整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无疑对学科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建议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期中期末考试、中考等考试中,创设考查学生表达能力的试题。例如,某省道德与法治学科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最后一题:五四青年节前夕,某校八年级9班思政课老师以“我和我的祖国——向榜样学习”为主题上一节专题课,并提供了如下学习材料。阅读材料,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本题分值15分,在主观试题中是分值最高的一道试题,需要学生结合本学科道德、心理品质、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自主的文字表达,能有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科知识、论证和探究事物、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
在此,我们尝试比较一下法国高中生哲学学科会考的理科试题,或许有益于拓展视野。其试题大致如下:(1)捍卫权利,就是捍卫自身的利益?(2)我们能挣脱自己的文化吗?(3)请就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言论及写作集》中节选写一篇论文。三个选题中选择其一进行论文写作。哲学是我国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比法国通过考试对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力度,我国的差距还很大。评价改革时不我待,评价改革更需从小学、初中就开始,切实推动德育课程教学的变革。
四、教学情境指向真信真行,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情感能力
道德情感是指对道德情境产生的一种相应的情绪体验,包括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一般情感,也包括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道德信念和高尚情操,包含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驱动力,是开启心扉的钥匙。德育课程改革中,始终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实践中,大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情感教育。
我们需要强调的是,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应在真实的情境和任务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真体验中激发真感情,才能让学生真信、真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众多激发道德情感的情境和活动,强调以情动人、寓情于理、情理交融,用真实打动人心,用细节激发共鸣,坚持理性、客观,不煽动、不逢迎、不滥情,引导学生开展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和实践体验。
例如,有教师在执教“维护国家安全”一课时,用“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贯穿全课。面对外军在加勒万河谷的蓄意挑衅,陈祥榕用身体保护战友,用鲜血保卫国土,用生命践行誓言。戍边烈士陈祥榕的感人事迹令听课师生为之泪目,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清澈的爱,如此纯粹,又如此炽热;如此柔软又如此坚韧。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验,这份深沉的爱,是戍边战士寸土不让的守护,也是医务人员逆行出征的勇毅;是科研新秀披星戴月的攻关,也是年轻扶贫干部日复一日的坚守。最终激发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青春之热血,永远为祖国而奔腾;矢志报国的“我”,就是民族的希望!
五、注重道德实践和公共参与,涵养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践能力
实践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特征。“实践能力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是对个体解决问题的进程及方式上直接起稳定的调节控制作用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3]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关键能力的实践能力,是指学生能应用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支持某种论断、表达和主张个人立场的能力,有采取行动调节情绪、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参与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能力,采取某种行动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具体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调节自我和人际关系的能力、参与社会服务的能力、公共参与的能力、环境保护的能力等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最终的落脚点,也是实现“知行合一”的归宿。
当前,项目化学习可说是道德与法治学科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提出项目评价,是按照不同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学生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如提交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师生可以对小组成果进行分析,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这一含义中包含了项目式学习和评价双重含义。
建议教师要充分利用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创设的模拟政协、模拟听证会、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网络问政、学生志愿者联盟等,多种道德实践和公共参与的情境,每学期提前策划、组织、实施1-2次长程的社会实践活动,多次的课堂实践活动。力求在课程和活动之间寻求平衡点,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培育实践能力,在知行合一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六、连接价值教育与个体需求,培养道德与法治学科信念能力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无疑彰显了信念、信仰等重要育人追求。笔者认为,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关键能力的信念能力,是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经历体验与实践,将外在的理念、知识、技能,经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内化为永恒持久并受用一生的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能力。信念力中包含了国家认同、政治認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等,具体表现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信念能力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每时每刻都在发挥着导向作用,指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实践选择乃至人生选择。因此,培养道德与法治学科信念能力是最重要、也是最难实现的课程目标。
如何将本课程中的国家意志通过教学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并形成信念能力?建议教师弃用价值观教育的知识范式,将价值观教育过程化作学生自主发生的学习过程,在“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格局中,将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还原为学习主题。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理性辨析、主动参与和代入体验中,构建丰富完整的学习经历,“完成成人社会教育意图与个人成长需求间的意义连接,从而推动和促进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和发育”[4]。
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有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教学中,设计了穿越环节,让孩子们穿越成为1919年巴黎和会前夕的大学生,以及1921年参加中共的一大的党代表。在“一大参会代表”们汇报结束后,教师提问:冒着生命危险召开的会议,为什么还要继续开呢?师生共同追寻答案。“要成立革命的组织”“要救亡图存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要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在对话中,先辈们生动的事迹、无私的精神影响着学生,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感染着学生,促使他们产生了学习先辈精神的信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信念、树立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理想信念。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深读党史这本“教科书”,用信仰书写青春,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在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讨论中,政治認同、法治意识、健全人格、道德品质、公共参与等将成为重要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学科阅读能力、学科思维能力、学科表达能力、学科情感能力、学科实践能力、学科信念能力等学科关键能力为脚手架,切实推动课堂转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笔者的思考还存在诸多不足,期待更多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7.
[2]曾瑞清,曾昊.指向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变革的思考[J].江西教育,2021(04):8-49
[3]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2005(04):1
[4]杨一鸣,王磊.彰显国家意志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想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18(04):12-17.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