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商丘火神台庙会发展研究

2021-09-05王亚慧陈楠靳琦

旅游纵览 2021年8期
关键词:商丘文旅融合

王亚慧 陈楠 靳琦

摘 要:庙会是融宗教、艺术、民俗、经贸和游乐等为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其文化性、参与性与体验性受到游客的喜爱。商丘火神台庙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庙会的旅游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文化内涵不丰富、娱乐体验项目缺乏、特色产品开发不到位等问题。在文旅融合发展大背景下,融合庙会的文化与资源优势,文章提出商丘火神台庙会应深入挖掘文化元素、规范庙会秩序、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增强居民参与等改进措施,以期推动商丘火神台庙会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文旅融合;火神台庙会;商丘

中图分类号:K892.24;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18GGJS023);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支持计划(2020-cx-002)。

引言

庙会文化是中华民族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古老、复杂而又新鲜的社会文化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单纯的观光游览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文化体验型产品受到人们的欢迎,庙会由于具有文化、经济、社会、娱乐等功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按部就班的生活提供了色彩。商丘火神台庙会是以祭祀火神阏伯而民间自发组织的群众活动,主要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之间进行,是商丘重要的文化名片。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火神台庙会以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为庙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对火神台庙会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挖掘,有利于传播当地文化,丰富民众生活,充分提升其影响力与知名度,进而提升商丘的旅游形象。因此对商丘火神台庙会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庙会旅游相关研究综述

庙会作为中国的传统民俗形式之一,国外学者对庙会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主要从国内学者相关研究进行分析。

我国学者关于庙会旅游的研究多选取知名度较高的庙会,且多侧重于定性描述,从庙会的资源、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在资源方面,张长伟、李广全以河南开封集市庙会为案例,借助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旅游资源评价研究,探析集市庙会与旅游的關系更好地推动集市庙会的发展[1];刘梦柯以四川省洪雅县五月台会为例,基于文化旅游视角,为洪雅五月台会旅游资源开发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期促进洪雅五月台会文化旅游的持续发展[2]。在文化方面,魏超杰阐述了中岳庙会的文化价值及其文化产业开发的作用与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庙会发展措施[3]。在价值方面,杨环焕研究济渎庙庙会活动开展的历程和意义,对推动济渎庙庙会文化的传承与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蔡梅良对南岳庙会文化的旅游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旅游价值提升路径,以推动南岳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5]。

商丘火神台庙会与其他庙会相比影响力与知名度较弱,对火神台庙会的研究也少之又少,如葛磊探讨了商丘火神台庙会的历史渊源与存在问题,并就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6];张慧芝从火神台庙会代表的地域母文化着手,探讨其与商丘地区城镇化的发展进程[7];余福海探讨古代社会火神阏伯的历史发展及其祭祀变迁[8]。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庙会旅游的研究多集中在知名庙会,对商丘火神台庙会的研究文献较少,且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历史渊源方面,对新时代旅游方面的庙会发展研究较少。本文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对火神台庙会旅游进行分析,以期对火神台庙会旅游研究内容有一定补充。

二、商丘火神台庙会发展概况

商丘火神台庙会源于对火神阏伯的祭拜,逢其生辰、祭日都来上香祈祷,秦汉时期早已开始,早期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唐代时期庙会规模盛大,清乾隆年间进入鼎盛时期[8]。随着城乡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庙会作为一个休闲、热闹、放松的场所再次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其庙会的上香、祭祀功能也逐渐向着更多元化方向发展,文化性、娱乐性、体验性也成为人们对庙会的追求,火神台庙会更多呈现出时代色彩。

火神台庙会包括豫剧、民间社火、非遗表演、杂技、舞狮子、打铁花、少数民族歌舞等表演,夹杂着手工艺品、农副特产、特色小吃等各种活动;饮食、娱乐类商品代替了传统的生产类商品,庙会期间商贩主要出售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食品类、玩具类商品,生产类商品几乎不存在;加之春节期间的夜晚灯会展览,热闹非凡,游人众多,极大地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是商丘市影响最大的庙会活动。

三、商丘火神台庙会文化资源

商丘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内涵丰富,有着“龙山文化”遗址、商文化、火文化、木兰文化、汉梁文化、根亲文化、微子文化、书院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包含商丘古城、火神台、燧皇陵等著名景点,对商丘文化底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商丘旅游活动的发展。目前,商丘旅游发展处于开发阶段,人们对商丘的印象多停留在交通、物资集运方面,对商丘的文化特性及旅游发展认知较少,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与有效开发,对人们的文化影响力有待加强,火神台庙会是商丘影响最大的庙会活动,参与人数较多,庙会的发展对商丘文化的弘扬与旅游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商丘火神台庙会主要在火神台、燧皇陵、开元寺以及各古迹之间进行,包括丰富的火文化、商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文化资源。三皇之首燧人氏在此钻木取火,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加速了人类的文明进程,商丘是火文化的故乡;帝喾、阏伯、商朝的建立者商汤均在此建都。同时,商文化主要指商人、商品与商朝,阏伯的六世孙王亥在此创立了商业文化,以物易物,被后人尊为商人始祖,“商人”“商品”等词即由此而来,商丘是商文化的发源地;除此之外,商丘还存在着刺绣、剪纸、柳编、挂毯等传统民间艺术,为火神台庙会的开展提供丰富的原料。除此之外,历代文人墨客也均在此留有诗作,丰富了火神台的文化内涵。

四、商丘火神台庙会发展存在问题

火神台庙会近些年来不断发展,但仍存在一些庙会主题不明确、与景点结合不紧密、文化内涵不足、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

(一)文化内涵不丰富,庙会主题不明确

文化内涵是庙会发展的精髓所在,文化是庙会发展的灵魂。目前,火神台庙会依托的商文化、火文化均未得到充分体现,对商丘火神台庙会缺乏主题性的把握,没有一个突出有特色的卖点。来访游客多为本地或附近游客,游览方式多是走马观花式的,停留时间叫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极其有限。

(二)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庙会秩序管理混乱

在庙会期间,具有本地特色的商品较少,文化旅游纪念品缺乏,不能激起游客的购买欲望,也不利于对该庙会文化的传播。除此之外,庙会摊位管理秩序混乱,垃圾较多,不能很好的突出庙会氛围,且商品未进行明码标价,质量上存在欺客现象,特色小吃不足,各种烧烤充斥其中,食品卫生安全等不能得到保障。

(三)游乐项目缺乏,基础设施落后

庙会中体现本地特色文化的游乐项目缺乏,游客认知度与获得感不足;活动形式落后,多以舞台化、表演的形式展现给观众,游客缺乏体验与震撼。除此之外,依托景区的基础设施较落后,垃圾箱、指示牌以及游客中心等方面有待完善,公共休息设施较少;空间规划不合理,存在空间浪费、大而空的现象。

(四)活动形式单一,游客体验性较差

庙会活动形式以唱戏、舞龙舞狮等表演类活动为主,且表演艺术落后,如舞龙舞狮的表演技艺不成熟,表演态度消极懈怠,更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此外,参与性、体验性、文化性的娱乐活动类型少之又少,与游客的旅游期望产生极大落差,降低了游客对庙会的好感度。

五、商丘火神台庙会相关提升策略

随着休闲时代的带来,人们越来越追求文化与体验。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文旅融合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商丘火神台庙会对文化元素的挖掘不具体、不深入,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庙会开发必须要突出文化主题特色,凸显自身优势,打造与众不同的文化体验场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以推动商丘火神台庙会的发展,使古老的庙会重新焕发新的光彩。

(一)凸显地域文化,打造特色庙会

商祖文化、重商精神与敬火意识是火神台庙会的精髓所在,是与其他庙会的区别所在,必须深入挖掘庙会文化内涵,把文化贯穿庙会始终,突出庙会的文化特色,使游客逛庙会的同时,增加对本地文化的了解。加强对文化的运用与体现,注重庙会旅游的文化展示,通过表演、影视、科技、文字等方式充分展现出来,滿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进而有效提升火神台庙会旅游的品牌知名度,促进火神台庙会旅游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打造有文化、有氛围的庙会。同时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弘扬优秀文化,推动庙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当地居民的幸福感与城市认同感。

(二)依托资源文化,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商丘有着丰富的民俗资源,目前火神台庙会缺乏对商丘特色产品的打造,庙会中多是基本生活用品、儿童玩具,含有商丘文化特色的商品较少,对商元素、火元素的应用不足,刺绣、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现较少。对于外地游客而言,有纪念意义的商品较少,不能激发游客购物热情,不利于商丘文化的传播。必须加强对文化产品的开发,用产品来拉近游客与商丘文化的距离,进一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融实用性、美观性、便于携带性与文化传播性为一体,设计出具有浓郁庙会特色的纪念品和民间工艺品,延长庙会旅游产业链。

(三)全面加强管理,规范庙会秩序

火神台庙会主要在火神台景区进行,火神台庙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对景区的规划与管理。火神台区域面积较大,然而场地利用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休息区域不足,且空旷区域较多,未进行合理开发,可进行适当的区域划分,如分成商文化区、民俗体验馆、博物馆、观星台等不同区域,根据不同区域推出特色旅游项目,增强火神台景区的娱乐性、体验性与文化性,进而提升庙会的质量,增加游客期望值,打造物超所值的庙会景点。

(四)融入科技因素,增强体验效果

科技的运用可增强庙会文化的可视性,增强游客的体验效果。对于庙会期间的表演可与科技充分结合,使游客身临其境、置身其中,感受庙会的热闹氛围;也可针对特定的“钻木取火”文化,打造“钻木取火”的三维空间,再现钻木取火场景,感受远古的文化气息;对目前存在的静态展览馆,运用科技使部分文物活起来,激发游客兴趣,在体验的同时学习相关知识,满足人们的文化体验需求。

(五)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居民参与

火神台庙会对当地居民而言是一场重要的文化及娱乐活动,是春节期间游乐的好去处。目前,火神台庙会娱乐活动较少,必须加强文化娱乐活动,增加居民的参与感,使当地居民在庙会中得到充分放松,充满欢声笑语,打造热闹、愉悦、和谐的庙会氛围,进而增强当地居民的幸福感与满意度。火神台庙会在当地的影响力较大,然而对周边地区及外界的影响力较小,对火神台庙会的宣传不到位,可充分利用抖音、微博、微信等短视频软件平台进行宣传与促销;也可借助相应影视、动画等形式进行文化的传播,扩大文化的影响力,推动庙会的发展;对活动的开展设置相应的宣传页与简介,附带庙会表演图片等,增强游客对庙会的认知。

六、结语

商丘火神台庙会是商丘市最重要的庙会活动,对当地居民意义重大。运用文旅融合旅游发展思路加强对火神台庙会的建设,促使火神台庙会大放异彩,以火神台庙会为契机,传播商丘文化,提升商丘旅游形象。同时,加强庙会与周边景区之间的关联性,建立适当的景区战略联盟,增强商丘旅游竞争力,更好地吸引游客,传播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商丘的旅游发展质量与水平,进而扩大商丘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张长伟,李广全.开封集市庙会旅游开发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6):12-15.

[2] 刘梦柯.文旅融合背景下庙会资源旅游开发研究:以四川省洪雅县五月台会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01-105.

[3] 魏超杰.中岳庙会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35):49-50.

[4] 杨环焕.济渎庙庙会的旅游价值探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3.

[5] 蔡梅良.南岳庙会文化的旅游价值研究[J].船山学刊,2009(4):53-56.

[6] 葛磊.商丘火神台庙会产业发展初探[J].东方艺术,2009(增刊2):62-64.

[7] 张慧芝.火神台庙会文化与商丘地区城镇化进程[C]//中国古都研究(第三十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6.

[8] 余福海.商丘火神阏伯祭祀源流考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2):127-132.

猜你喜欢

商丘文旅融合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商丘之旅
让更多企业在商丘长得大、飞得高
文旅融合背景下颍淮文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健全机制 优化环境 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