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05彭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医护出院血糖

彭蓉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体检中心 510000

2型糖尿病作为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常出现消瘦、多食、多尿、疲乏等症状,如血糖长期控制不佳,甚至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1-3]。目前临床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有效方式,只能通过控制血糖水平的方式控制病情,而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与健康管理质量密切相关。常规健康管理措施较为单一,加之部分患者缺乏对疾病管理的正确认知,自护能力较差,在控制血糖水平方面效果不甚理想。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是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与互联网平台进行结合,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健康管理措施[4-5]。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本研究经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6]中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具备较好的认知与读写能力,能够熟练应用互联网平台。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生活难以自理;有精神疾病史或精神障碍者;合并感染性疾病者。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范围为34~62岁、年龄(44.51±3.20)岁;病程范围为1~8年、病程(4.15±0.48)年。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范围为35~62岁、年龄(44.43±3.15)岁;病程范围为1~7年、病程(4.11±0.4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管理措施 专科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指导,内容包括疾病知识宣教、用药及日常生活注意要点等;待患者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血糖、血压等情况,1次/月。

1.2.2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措施(1)构建专用互联网平台,联合信息部共同开发医护通管理平台。该平台包括患者端、医护端及社区医院端3个端口,其中患者端可通过下载医护通应用程序获取,利用身份证与手机号进行注册登录后选取内分泌科,即可选取自己的责任医护人员进行在线交流;医护端通过科室权限代码登录,能够查看患者信息,并对在院与出院患者进行管理;社区医院端由各社区医院PC端与患者端进行对接,社区医院端能够获取患者出院后的血糖控制情况。(2)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①建立档案:患者入院后,为其制定个性化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其身体状况、病史、糖尿病症状等,专科医师结合患者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与血糖控制目标,并同步于互联网平台;如患者出现血糖异常,互联网平台能够提示预警,实施对症干预;嘱出院后患者自行输入血糖数据至医护通;②护理计划:由专科护理人员结合患者血糖与诊疗计划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并督促护理计划的有效落实;③营养干预:营养师结合患者体质量、劳动强度、饮食喜好及运动方案等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与运动强度方案;④健康知识培训:指导患者在医护通上学习糖尿病疾病知识、血糖管理、营养、运动等内容,采用学分制的方式保证学习效果,满分100分,针对评分<70分者进行二次学习;⑤在线沟通:患者可利用医护通的患者端应用文字、语言、图片等方式在线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医护人员则应给予专业的解疑答惑;⑥生成报告:医护通平台能够汇总患者血糖及相关检验结果并自动生成个性化血糖报告,便于医护人员查看患者血糖变化趋势;⑦出院评估:针对符合出院条件的患者,出院前将其相关信息转移至对应的社区医院,社区医院医护人员能够通过医护通的社区端与患者端对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的同时,患者也可对社区医院进行在线咨询;⑧出院管理:患者出院后,医护通定时发送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图文信息,以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同时患者上传用药、血糖等数据,以便于了解其用药情况与血糖控制效果。两组均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代谢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随访3个月后)代谢指标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 化 血 红 蛋 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及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2)自护能力: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采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由万巧琴等[7]翻译,其Cronbach’sα系数为0.84,共12个条目,包括遵医用药(2个条目)、规律锻炼(2个条目)、血糖达标(2个条目)及饮食控制(4个条目)4个分量表,各条目满分均为100分,>60分为达标,分量表各条目均达标为合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代谢指标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FPG、HbA1c、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后代谢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后代谢指标水平比较(±s)

注: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管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措施;FPG为空腹血糖,HbA1c为糖化血红蛋白,TC为总胆固醇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50 50 FPG(mmol/L)护理前8.85±1.03 8.79±1.08 0.284 0.777护理后7.74±1.25 6.53±0.62 6.132<0.001 HbA1c(%)护理前8.98±1.22 8.87±1.09 0.475 0.636护理后7.94±1.35 6.78±0.79 5.244<0.001 TC(mmol/L)护理前1.73±0.45 1.72±0.46 0.110 0.913护理后1.58±0.33 1.29±0.30 4.598<0.001

2.2 自护能力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遵医用药、规律锻炼、血糖达标及饮食控制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后自护能力比较[例(%)]

3 讨 论

家族史、肥胖、体力活动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均可能诱发2型糖尿病,持续的高血糖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见表现,会导致其机体糖脂代谢紊乱,引起糖尿病肾病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危害患者生命健康,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8-10]。传统健康管理模式内容单一,多通过口头宣教疾病相关知识的方式提升患者控制血糖水平的能力,但受到时间、地点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其管理效果不甚理想,不利于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影响血糖控制效果[11-12]。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是互联网与医疗相结合的成果,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的便捷性、普遍性及功能多样性等优点,促使健康管理更加多样、有效,以达到提升健康管理效果的目的。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FPG、HbA1c、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遵医用药、规律锻炼、血糖达标及饮食控制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其代谢指标水平,提高自护能力。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为其构建院内医护、患者及社区医院三端共联的网络平台,便于三者间的信息互换,使得沟通更加便捷、管理更加规范有效、相关知识更为全面专业,进而达到较好的管理效果。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能够整合医疗资源,在强化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还可为持续监测患者的血糖、血脂等情况提供途径,促进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控制代谢指标水平[13-15]。患者住院期间结合患者情况为其制定电子档案,并将数据同步于互联网平台,便于针对性护理与血糖控制目标的有效制定;同时能够及时发现患者血糖异常情况,不仅可提醒患者进行自我管理,也可让医护人员尽快对患者情况进行有效干预,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患者出院后,互联网平台能够为患者提供信息共享与交流的途径,促使其自行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加深疾病认知;平台血糖指标水平的收集能够使患者直观了解自身血糖水平,促使其自我反思导致血糖水平升高的原因,自觉规避导致相关风险因素,进而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水平。社区医院利用互联网平台与患者端进行对接,通过在线沟通实现对出院患者持续、有效的病情监测,随时随地对其行为方式进行干预,并提供针对性健康指导,纠正其错误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出院后血糖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水平,加强血糖控制,提高自护能力,从而利于保持病情稳定。

猜你喜欢

医护出院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