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地性视野下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活态传承策略

2021-09-05杨芝

湖南包装 2021年4期
关键词:木构侗族技艺

杨芝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简称“侗族木构技艺”)源自南方干栏式建筑,在发展过程中侗族民众借鉴汉族先进的木构建筑建造技术,结合侗族文化和地域特征最终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其结构和造型均显现出强烈的在地性特征。侗族技艺生长于封闭的农耕社会,而现代工业社会对侗族人生活的全面渗透,不可避免地打破传统的技艺传承模式和传承机制,对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冲击,尤其是技艺的跨地域传播和异地传承现象对技艺传承提出新的挑战。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汉族传统木构营造技艺在民族地区的在地转化成果,通过在地性视角可以为侗族木构技艺传承过程中如何平衡内外力量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对抗与冲突之间找到平衡,以求在新的一轮机遇和挑战中实现技艺良性发展。

1 理论回顾与技艺传承现状

1.1 在地性概念

“在地性”可译为“Site-Specifty”“in site”“locality”,“Site-Specifty”“in site”是艺术领域的一种空间转向趋势,它指代艺术在创作时的现场性、偶发性[1]。“locality”则是强调本土化、地方性特征。从字面上解释,“在”强调“在”的一种存在状态以及包含这种状态的过程和行为[2],“地”则突出了行为与过程的空间特征。杨弘任[3]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从“边界”的概念入手和“在地范畴”与“地方知识”出发探讨在地性的性质,并认为文化转译是维持在地性“边界维系”和“社会改造”平衡的一种手段。而侗族木构技艺归属于“在地技术”,并在场域中形成一种文化资本,从而产生身份认同感。因此,借助在地性角度研究侗族木构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1.2 技艺的存在形式

杨弘任[3]认为文化资本是地方技艺在地方场域中形成的一种资本形式。吴文浩等[4]从文化资本视角出发将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资本的存在形式分为具体的形式、客观的形式和制度的形式。技艺作为一种能动的实践,其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技艺人对世界的认知思维活动、对真理论证的实践活动,是实践的方法论[5]。文章综合以上观点,将侗族木构技艺存在形式分为以下3 种类别(表1)。

表1 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存在形式

以客观形式存在的技艺可以通过保存其物质载体达到保护目的,这是现较为常见的一种保护和传承方式。但这种方式将物从“人—物—环境”三者关系中抽离出来,技艺也就失去了价值。作为具体形式存在的技艺往往是抽象的,也是最有文化价值的,但因其没有通过物的形式展现出来,传承保护难度较大。随着现代技术的应用,技艺的存在形式也可以从物转变为非物的形式,这种数字化的方式能将物形态及技艺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也逐渐成为各大博物馆作为技艺保护的一种方式。技艺的具体形式也可以尝试通过非物形式进行展现,从虚拟空间中完成对技艺文化价值、技巧技艺的体验。

1.3 技艺传承和发展现状

2006 年侗族木构营造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行政力量介入并影响传统技艺的传承进程。传统的侗族技艺强调血缘关系、氏族关系和男性权威[6],随着时代演化和非遗政策的推动,传统的技艺传承门槛已大幅度降低。笔者在三江程阳八角寨的实地调研中对技艺传承人和地方群众深入访谈发现,以传承人为主的传承模式,其传习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表2 所示。

表2 三江侗族木构营造技艺传习现存问题

旅游需求带动侗族木构技艺产业化发展。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本地及周边省市对木构建筑、景观项目的建设需求,推动木构技艺产业化发展。在这种商业需求的推动下,传承人转换身份角色成为企业法人,承接民族工艺建筑工程设计、装饰装潢设计等相关业务(数据截至2021 年7 月15 日,从相关工商信息查询软件中统计,三江共有11 位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注册有建筑公司)。三江全县具备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木匠已超千人,但具备新型绘图技能,掌握建筑设计能力,满足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并能承接木构建筑、商业建筑、生活建筑等业务的综合型人才数量仍然较少。新一代“掌墨师”凭借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及对市场敏锐的观察力,广泛涉足旅游、教育、文创、电商等行业,是传统走向产业化发展的新尝试。

总的来说,在政府的支持和传承人的探索之下,侗族技艺已经走向初步的产业化道路,但其技术人才、民间力量、教学资源和传习模式方面无法支撑技艺的可持续发展。

1.4 发展困境

空间变换下的语意内涵缺失。鼓楼、风雨桥作为容纳精神慰藉、标识识别、文化教育社会活动等功能的场所,是村寨的“显圣物”,具有双重内涵的神圣场所和呵护场所[7]。经济活动改变了村寨的生态空间,鼓楼作为民族符号逐渐脱离原文化生态,抽离其符号内涵仅作为建筑元素挪用至其他场域。侗族民族符号的生成是渐进式的,它基于当地族群的生活需求、情感需求而产生,与民族的生活场景、节庆场景、文娱活动等场景紧密结合,形成集体记忆中的方向标,在信仰、宗教等观念加持下跃升为民族符号。在人为营造的空间内民族符号省略了演化的进程,缺乏与地方民众生活、地域环境的联结,依附在建筑上的文化意义、精神价值、生活价值消逝,建筑不再具有“神圣”价值。在民族符号标准化的过程中,鼓楼的象征意义先被提取出来,独立为文化认同的先决条件,并以一套相似的模式在其他地区复制生产[8],这种单纯对技艺的移植挪用缺少地域文化的考量,无法在其他地区获得生命力。

生态环境与场域变化的双重考验。一是生态环境对材料施展空间的压缩。首先,不论是出于安全或是生态的考量,大量地获取建筑木材建设房屋已不实际;其次,新增的木构建筑需求减少,进一步缩减技艺的应用范围。二是场域的变化进一步压缩技艺的生存空间。游客、学者、企业、政府等外来力量介入,改变原本的建筑空间和建筑场域,木构建筑已不再是传统的“家”和“栖息”的场所。随着场所容纳的场景越发复杂,传统营造技艺无法重建建筑的场所精神。从这两方面看,技艺无法从材料、技术和功能上为民居建筑中找到地域性表达的平衡点,技艺在本土文化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困难[9]。

技艺传承动力不足。从在地范畴来说,侗族木构技艺存在的场域已经受到现代社会外来文化的影响,民众对时空、价值等认知范畴已经发生变化,受现代知识体系的影响,传统地方的认知常识改变,在观念上弱化了木构建筑的神圣性以及木匠职业的崇高性,职业的选择也变得多元化。在地方知识层面上,侗族木构技艺作为农业社会中的知识技术,它在现代社会中产生的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无法满足民众当下的居住、经济利益和自我价值体现等需求,技艺现存的魅力无法吸纳人才。加之传统技艺的知识与现代知识体系相比更新缓慢,创新理论与应用较少,侗族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减弱,无法驱动传承系统的运行。因而知识再生和教育层面推进人才培养,是侗族木构技艺传承的关键所在。

2 在地性视角下技艺传承的新思路

2.1 多方赋权促发文化自觉意识

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激活传承动力。非遗的价值主体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力量,而这个传承主体不仅包括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还包括“非遗化”过程中衍伸的分享主体[10]。因而在传承中要把政府、企业、侗族民众、游客、学生、传承人、社区居民等[11]纳入传承工作的进程中。通过构建多元的行动者网络对这些角色进行增权和去权,实现权力分配的平衡[12];在相互牵制的关系中找到行动者之间的共识枢纽,以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构建集体身份的认同感,通过多角色赋权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可以防止部分角色话语权丧失,形成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局面。

2.2 在地化教育促进技艺知识更新

教育驱动技艺知识的更新,提升技艺的现代适应性。传统侗族木构技艺是农业社会下的实践产物,社会环境的改变必然会导致内部因素改变。现代文化在侗族地区的渗透影响着地方民众对技艺实用价值的认知,同时改变着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因而在技艺的传习教学上需要对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做出反应,尤其是民居建筑的审美情趣、空间需求、民众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等因素。在传承体系上,立足于地方高校资源和当代的科学教育体系,善于利用工业化生产方式、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等,针对教学理念、技术系统、综合材料特性、文化价值、生态哲学等领域开发新的课程体系,推动技艺在当下的应用和知识体系的更新,通过教育提升人才的综合素养,扩充传承力量。

2.3 跨界合作推动技艺的在地实践

跨界合作的实践为技艺寻找新的载体。杨弘任[3]认为技艺作为身体化的技能,其文化转译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的专家知识,减少内外价值传递失真的途径,以更好地应对外部文化的冲击。技艺的传承和传播需要在现代语境中传递传统的价值,通过产品的方式在大众群体中传递少数群体的文化价值,这必须通过转译的方式来进行。文化转译一方面是文化价值的转译,另一方面是表层语言的转译。表层语言的转译一般是通过组合的方式获取新价值,如文创设计中的元素借鉴、榫卯元素的灯具设计等;而文化价值的转译则要求形神俱备,从情境和意境上都需要有所体现。通过文化转译的方式可以将技艺知识应用到建筑领域、产品领域、公共艺术领域中,考虑生活场景、运动场景、休闲场景、娱乐场景等场景的需求,开发公共艺术、艺术品、设计作品、数字化产品等作品,为技艺传承注入新的生命力。

3 新思路下的技艺活态传承策略

3.1 利用专家知识更新知识体系

联合多元主体组建三江侗族木构技艺专家库,从知识层面推进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一是通过柳州市政府或教育局、文旅局牵头,以三江木构技艺传承人为基础,联合地方高校教师、高级技术人才、民众意见领袖以及学术界的专家教授等组成智慧团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或技术研讨会,针对技艺的材料创新及应用、传承工作、人才资质标准、侗族人民生活形态与居住空间需求等议题展开研讨,以学术交流推动技艺的知识体系更新。二是创建以传承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组织,联合各地区传承人形成合力,强化传承人队伍的内部合作关系;以组织带头与专家团队合作将研究成果推向实践,与相关部门制定出相关的技艺标准以规范行业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3.2 完善教学体系培养传承人才

完善传习教学体系,研产学融合带动技艺传承。与柳州市地方高校合作,打造研产学融合的教学体系。在教学领域上,完善传承人与院校的联合教学体制,开发一套实践与创新相结合的课程,从美学素养、实践素养、创新思维出发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并形成一套模式在地方院校推广。以工艺大师与高等院校联合教学为契机,开展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出与之相对应的高效的传习教学体系,培养一批具有理论科研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的骨干教师团队,以培养具有跨专业素养、科研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开发完善技艺传承和传授课程体系,优化传承教学的流程。以柳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科研团队带头,进行设计实践、材料创新应用、木质建筑结构创新等课题研究,并将成果反哺到教学和实践中。在人才的培养上,把侗族木构技艺纳入初级教育的实践课程当中,并将其作为方法论鼓励学生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地方民众对技艺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为侗族技艺培养地方人才。

3.3 设计介入推动技艺价值创新

积极构建设计师与传承人或手艺人的协同设计机制。广西大银工坊通过与设计师合作开发设计银饰文创产品,传统银饰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肯定。侗族木构技艺也可通过设计介入的方式,政府牵头促成设计企业与传承人的合作,在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和知识产权保障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传承人与设计师的强强合作,开发一批文创品牌、系列生活化的设计产品,如榫卯结构的家具设计、旅游商品、伴手礼等。除此之外应当深入研究当下民众的生活形态和场景,用设计的方式介入旅游观光、旅游消费场景、研学教育场景、技艺体验等场景设计中,通过服务设计构建新的场景,用服务增加技艺价值附加值。

3.4 数字化技术扩大技艺影响力

搭建三江非遗数字化保护和教学平台。以三江侗族木构建筑博物馆的建设为契机,除了保护以实物形式存在的技艺外,探索技艺载体由“物质”向“非物质”转移的可能,推动地方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虚拟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激光扫描技术等,将木构技艺数据化并建立完善的木构建筑数据库,在虚拟空间对木构建筑原汁原味保存、展示,并将营建过程以数字化形式记录下来通过网络工具传播和推广。开发虚拟体验应用软件或网络游戏,通过现有的交互工具和游戏操作方式在虚拟空间中为用户提供木构建筑的营造体验;在传习上,尝试从现实场景教学向网络场景教学转换,构建木构技艺数字化教学平台,用户可以在网络中学习技艺,在虚拟空间中磨练技艺,利用网络的便利性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吸纳更多的人参与到木构技艺的传承推广中。

4 结语

促进技艺的在地性知识在地方的再生是侗族木构技艺得以“存活”的根本。在技术越来越便利的当代,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可以凭借现代的技术和专家知识的优势积极畅想未来。在地性视角可以为侗族木构技艺传承提供新的研究角度,从知识更新、教学体系、设计介入、数字化传承四大方面提出侗族木构技艺活态传承策略,并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修正,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域特色和现实的设计需求,结合地方特色、地方文化、自然环境、市场需求等因地制宜开展传承工作,以维持技艺的活态性。

猜你喜欢

木构侗族技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湖南省通道自治县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
木构的味道
山西蒙元仿木构墓葬文化特征研究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九寨侗族斗牛赛事管理模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