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福建畲族传统村落发展路径与活化策略研究
2021-09-05高云
高云
(1.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2.启明大学研究生院建筑系,韩国 大邱 42601)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重视少数民族工作的推进,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少数民族乡村的发展。福建畲族人口占据全国畲族总人口约53%,多居于山地,其村落和乡村呈现出“大散居、小聚居”的模式。交通环境较闭塞,与外界沟通不畅,青壮劳力外出务工,村落中的传统畲族文化日渐式微,古建筑与生态景观监管维护不力,日渐凋零。目前出现在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福建省传统村落名录中的畲族村落屈指可数,基础面狭窄,区域明显集中,分布不够广泛,带动力不足,影响力也不够强。因此,为福建畲族传统村落探寻活化发展的对策,拓宽乡村振兴的建设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1 研究背景
1.1 传统村落的建设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的辐射面积已经延伸至全国将近两千个传统村落,福建省跻身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前沿,秉承“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性、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等理念,积极推动省内、国内、国际间各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在快速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福建省充分挖掘区域内市场的经济潜力,城市文化势必会为传统村落带来许多强烈冲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到“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可见,党中央对传统村落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过程中,传统村落既是保护对象,又是独特的发展资源[1]。在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福建省应当更加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建设与发展。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1.2 福建省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根据福建省民族宗教厅副厅长兰秀珍在主题为《集中力量打赢民族乡村脱贫攻坚战》的访谈实录中介绍,福建省有19 个民族乡,其中18 个为畲族乡;567 个民族村,其中畲族村有507 个[2],占据了全省民族村总量的89.4%。自2014 年12 月《福建省传统村落评审认定办法》出台后,截至2020 年2 月20 日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关于福建省第三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的公示》,福建省级畲族传统村落三批累计共14 个,第一批3 个、第二批6 个、第三批5 个(表1),上榜名录的畲族传统村落仅占福建省畲族村总数的2.56%。截至2019 年6 月6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福建省畲族传统村落累计共8 个,第二批2 个、第四批2个、第五批4 个(表2)。其中宁德市福安市坂中畲族乡仙源里村与穆云畲族乡桥溪村出现在省级与国家级名录中,具有研究的典型性。我国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不断流失,民族文化多样性优势也在慢慢丧失,从福建省的少数民族发展形势整体来看,畲族传统村落分布不均、数量稀少,导致少数民族村落文化不能良好地开展,被列入传统村落名单的村落屈指可数,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对福建省畲族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形成不小的影响,因此,争取福建省畲族传统村落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深刻的必要性。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福建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建设可以为民众提供交流空间,有效提升民间区域文化,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弘扬福建省特色少数民族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与精神动力,这对推动民族间文化互动和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表1 入选福建省省级传统村落名录中畲族传统村落名单统计
表2 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畲族传统村落名单统计
1.3 福建省畲族传统村落活化发展的紧迫性
畲族传统村落中,人地矛盾突出,极大限制了村落发展,限制因素包括自然、文化、社会等整体联系的各方面。刀耕火种的“山哈”民族因为贫瘠的耕地资源、闭塞的山区交通条件,绿色生态的良好自然资源不能被社会所普遍认知以及充分发掘利用。同时因为城镇资源无法高效输入,畲族传统村落失去了很多发展良机。村落中的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空心化”“乡村凋敝”“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等村落发展的人口问题日益凸显。
2 实践与成效:典型畲族传统村落活化发展案例分析
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之后,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努力攻坚精准扶贫,以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摘帽脱贫”。畲族传统村落大多处于偏远山区,生产力水平低下,基础设施稀缺,发展基础薄弱,但同时村落中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资源与农产品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成功“翻身”的典型畲族传统村落案例,就是利用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土地资源,开辟因地制宜的发展规划与策略,从此扶贫助力畲族村民,改善了村民的村落居住环境,利用社会基础设施,开创经济收益渠道,帮助畲族村民奔向小康道路,完成了传统村落的华丽转身。乡村振兴战略成功地开发了畲族传统村落乡村文化产业中的经济价值,用经济价值来提升乡村文化内涵,使乡村文化跟进时代潮流的发展[3]。它们的成功充分肯定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历史价值,发扬了少数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2.1 案例一:宁德市福安市坂中畲族乡仙源里村
2.1.1 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 旅游业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对于传统村落扶贫方式最灵活、返贫率最低、受益面最广的行业,为农民与市民、农村与城市架起连通的桥梁,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4]。宁德市福安市坂中畲族乡仙源里村将无形的历史文化“白龙祭母”孝文化与村落中有形的苏氏祠堂古建筑群落以及红色老区基点村成功联合,对外充分展示了畲族乡仙源里村传统村落集休闲、观光、红色文教特色一体化的乡村旅游的产业特色。2017 年4 月举办首届“白龙孝文化节”,吸引了周边畲族乡村以及游客达一万多人。其文化资源的增长大力带动了旅游产业,同时也带动了村落中的畲民集体经济发展,创建了特色民宿、红色文化建筑游览、农家乐、果园采摘、亲子拓展基地等项目,大力吸引青壮年回归畲族乡创业发展,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2.1.2 驻村科技扶贫模式的成功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栽培专家亲临现场,对仙源里村砂糖橘果树苗的养育状况、果园土壤质量状况、种植状况以及经营情况等作了深入调查,为该村的砂糖橘栽培种植提供了因地制宜的培育对策和管理方法,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改善效果。政府为畲族仙源里村查明了贫困原因,通过科技扶贫的方式,为当地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服务,落到实处为畲村民众解决了农业生产问题。
2.2 案例二:宁德市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桥溪村
2.2.1 自然生态环境先天优势 畲族乡桥溪村位于山多地少的劣势地理环境之中,没有良好的交通优势,但自然生态环境异常优美,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村中及周边蕴藏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加之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优势,畲族乡桥溪村充分发掘古民居、古建筑群、乡贤名人旧居以及福安红色文化遗址与革命遗址等资源,打造特色古村落“生态、宜居、宜游”的协调发展新模式。
2.2.2 转变村民意识,转变产业模式 畲族乡桥溪村在各级部门单位与畲民们的大力推进下,完成了修筑防洪堤坝、维护溪端堤岸、建设基础设施、修缮土木结构旧屋坡面屋顶、拓宽公路、河道清淤加固等工作。畲民的群众观念从“要我做”积极转变为“我要做”,渐渐形成了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的良好局面。桥溪村通过推动“村委+合作社+农户”模式,集体投资农产品,开垦种植茶园,并针对销路作出产量调整,同时借助社会资源和网络平台,升级茶叶种植产业链,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规模,以此增加茶农收入。
3 乡村振兴战略下福建畲族传统村落活化发展策略
3.1 整体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与风貌
2014 年12 月,福建出台《福建省传统村落评审认定办法》。《办法》规定,传统村落评审认定指标包括村落传统历史建筑和特色建筑、村落选址的格局和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 个部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要素可知,能够成功通过福建省传统村落评审,势必要满足古建筑风貌、村落景观环境和非遗文化传承这3 个条件。
古建筑是实体化的有形资产,它作为无形文化的寄托之所、培养之皿,承载了畲民的劳动智慧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保护与传承较之无形的历史信息和民族文化会更加容易。为了活化和发展畲族传统村落,应根据村落的具体地理位置和外部环境条件,保留原有畲族传统村落中的村落格局、建筑功能以及自然景观形态,持续维护村落中孕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组织畲族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申报中国传统村落和省级传统村落。在保护和修复物质性的建筑与景观空间同时,还应当注重建筑工艺文化的传承,延续畲族建筑的艺术生命。例如古时畲民用竹架搭建的“悬草寮”;畲客文化相融合的合院护拢式、卷棚屋顶建筑;上水村的彩兰衬底雕刻技艺以及龙麒纹饰;近代后期土木结构的“土墙厝”等[5]。培养年轻一代的建造者传承古建筑之美,保持畲族古建筑的气质风貌,延续传统村落的古老生命。
在整体提升传统村落的文化品位、挖掘丰富的古建筑文化信息的同时,还应大力改善畲族村落人居环境,最大程度保留畲民原有的生活和生产劳动习惯。更新传统建筑,整合人文风貌,紧抓村落空间中的原生态肌理构成,对传统风貌建筑、古民居等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做到精准抢修、依旧修旧、修旧如旧,恢复原有格局和旧时风貌,重新焕发少数民族的光彩。
3.2 传统村落活化滋养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快速增长的经济时代下,在畲族传统村落中,“艺随人亡”、原始农副材料缺失、民间习俗减少、畲民观念落后执行力不足等原因,导致了传统技艺的萎缩。畲族是没有文字流传的特殊民族,所有技艺只能口传心授,这加速了技艺的流失。近年来,青壮年人丁外出务工,村中人力资源匮乏,“空心村”“老龄村”的产生,使得非物质文化、传统技艺的传承根源被硬生生地阻断,多有不利。
传统村落是培养、孵化、抚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温床,只有将传统技艺还原其原产地和原始环境,才是最有利其发展的机制。畲族的语言、文学、叙事歌、体育、服饰与配饰、医药、图腾崇拜、节庆仪式、祭祖习俗等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各民族的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在原始发祥地进行根本性的保护、孵化和培养,尊重原生土地和村民,尊重村落固有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在内生发展的导向下,利用动静结合的手段,在畲族传统村落内因地制宜、取法自然,对其进行充分的浸染和滋养。静态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档案、陈列展示、宣传普及、教育体验和传习。动态手段:挖掘原料、培养青年传承人群、维持传统的风土人情,搭建畲族乡村文化平台,通过乡村文化产业振兴大力召回青年壮丁,延续畲族民族习俗,大力维护村落中举行的传统仪式,在流程的各个环节完善每一个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重塑畲族传统村落的内在文化品质。
3.3 传统村落中的特色产业活化振兴
3.3.1 农产品特色资源发展 许多传统村落中的特色资源利用率偏低,山地与人的矛盾突出,加之特定畲民人群共同生活的自我封闭方式,文化理念与生产生活方式较为落后,资源无法形成产业化,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一些农业产品的生产规划较为混乱,农作物的作业布局不合理,管理和经营太过粗放,这些不足都成了村落中产业升级的绊脚石。所以应当先从传统村落自身的农产品生产状况出发,厘清思路,优化农产品、扩大种植范围、规整生产状况、推广和拓宽销售渠道才是振兴村落产业发展的有效渠道。
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被称作“全国扶贫第一村”,地处偏远山区,却具有独特的白茶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2017 年初,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某白茶公司与赤溪村村党总支结对共建,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整体模式按照“以企带村、村企互动、共建双赢”的思路,通过“资源联享,促村财增收”“产业联动,促村民致富”“公益联办,促扶贫济困”“活动联谊,促社会和谐”——“四联四促”原则,有效推动村企共建“畲家白茶馆”,助力精准扶贫,实现了农产品的特色发展,达到了乡村振兴的目的。
3.3.2 生态旅游开发 除了农产品的产业振兴之外,生态旅游的发展也是一条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重要道路。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总体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居民越来越喜爱休闲郊游,大多前往近郊乡村了解农耕文化,体验村落人文,感受民族风情。畲族传统村落可以据此开发生态旅游线路,整合村落内外的建筑、景观、民族与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等资源。立足“三农”,以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为宗旨,强化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和延伸产品开发,推进农特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6]。这不仅能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还可以增加畲族的民族与民俗表演的吸引力,提供畲族刀耕火种的“山哈”文化的解读与展示,传扬优秀的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畲族传统村落的趣味性,以此构建“生态农旅”新模式,实现人、地、村、景、农的良好可持续发展目标。
3.4 环境整治驱动绿色村落持续发展
即便大力推动乡村旅游资源的活化开发,也要强调绿色生态环境的有序维护发展,并且优化村落的绿色生态人居环境。乡村振兴的战略不能独求发展,传统村落背靠山林,在形成独领风骚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要统筹兼顾,提高村民与游客的环境卫生意识,牢固树立且坚决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推动绿色村落的振兴。通过转换村落中的农产品种植为生态农业景观,推动美丽乡村绿色生态的建设模式,兼顾农业经济与绿色景观相辅相成发展,两者相得益彰,发挥最大效益,推动传统村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是集丰富的无形历史文化信息和实体古建筑群落与景观、自然资源于一体的“活化石”。目前,福建畲族传统村落数量少、基面小、发展路径狭窄,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形势下,应当构建多元化的活化发展及整体保障体系。体系应自上而下,从政府、领导、企业到畲村乡民;由外而内,从城镇到乡村再到村落,全面的、多维度的综合畲族历史文化、民族内涵、民风民俗、自然生态环境、特色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民意识提升等方面,多元结合社会、经济、科技等层面进行活化发展,完成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为村民脱贫致富,为畲村实现美丽乡村的蓝图。
本文对于畲族传统村落的发展与活化研究仍存在着一定不足,畲族村落的研究案例数量应适当扩充,研究质量上也有待提高,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深度应当继续挖潜。本次研究地域界面较为狭窄,仅限于福建省,而在浙江、江西、广东等地都有发展较成熟的畲族村落文化,如果还有更多的研究机会,希望能突破地域的限制,在其他畲族文化的聚集地多做调查研究,更全面地提高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日后的研究方向将会在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优化与提升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